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華為專利反制開始了!

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因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起訴了包括亞馬遜公司在內的七家公司,又引起了業內關於華為的專利反制以及智慧財產權的討論。

根據天眼查資訊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開庭公告,案由為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原告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被告為亞馬遜公司、亞馬遜服務公司、亞馬遜資訊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仁寶資訊工業(崑山)有限公司、仁寶電子科技(崑山)有限公司、仁寶資訊科技(崑山)有限公司。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由於在此案中仁寶電子也作為被告方,業內人士猜測,案件或許與墨水屏的相關專利有關,畢竟這是華為與亞馬遜在消費電子領域唯一有競爭關係的產品。

任正非之前表示:之所以這些年沒有向很多公司去索要專利費,是因為太忙了,發展太快了。沒問題啊,現在被制裁了很多專案進行不了了,省下來的人員精力就可以剛好去算一下該收誰的專利費了。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這意味著華為要開始用專利進行反制,不願再當大冤種了。

擁有最多的5G專利,卻用不了5G晶片:華為太憋屈了

我們知道,華為一直以來在研發領域都維持很高的投入,專利數量全球領先,尤其是5G相關的專利全球第一。

而根據公開資料,華為近10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超過8450億,積累了超過11萬個核心專利,這意味著華為33年平均每天8。3個專利。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今年3月份,知名專利資料公司IPLytics釋出報告顯示,5G必要專利方面,華為一家的持有量比美國所有公司加在一起還多。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根據中國信通院《全球5G專利活動報告(2022年)》顯示,華為專利族佔比高達14%,位居第一,諾基亞專利族佔比7。6%(一項專利族包括在不同國家申請並享有共同優先權的多件專利),位居第六,但諾基亞充分利用了它的專利來營收——整臺裝置的總5G專利成本為40歐元,相當於人民幣285元,即每造一臺5G手機要給諾基亞285元專利費用。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在過去,諾基亞在5G手機的高專利收費遭遇廣泛討論,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但佔據5G專利第一的華為,卻在專利營收層面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與話題討論。

但過去兩年,美國的制裁大棒一個接一個打下來,從晶片製造斷供到不允許涉及美國技術的供應商供應華為5G裝置,這直接導致了華為系列旗艦沒有5G晶片,進而導致華為手機業務陷入困局。

擁有最多的5G專利,卻用不了5G晶片,在5G專利收費方面也沒有獲得相應的營收規模,華為實在太憋屈了。

放在過去開放的市場環境下,由於華為消費者業務擁有大量的利潤與現金流,自然也不屑於用專利大棒來制裁誰,因為專利制裁本身就有可能對市場造成負效應,也容易揹負專利流氓的稱號。

而在過去,華為也與許多廠商曾有專利交叉授權。比如華為與蘋果達成一系列專利許可協議,覆蓋GSM、UMTS、LTE等無線通訊技術,其中,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769件,超過蘋果向華為許可的專利98件。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已經收到了來自蘋果公司6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

有網友也指出,高通早就收了十幾年了,你研發投入那麼多,收點專利費合理!

尤其是現在華為面臨的情況不同了,目前華為被制裁了很多專案,利潤大受打擊,華為與其他企業的專利交叉許可,對華為也用不上了。甚至還有一些歐美企業在偷偷使用華為的專利,試圖避開專利費,專利大棒是時候拿出來用一用了。

華為在之前也曾發動了一些專利起訴,比如,2017年,三星等三被告構成對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的專利侵權,需共同賠償8000萬元,並支付華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50萬元。

去年6月份,華為起訴了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Verizon,要求其賠償10億美元。結果也是以Verizon敗訴低頭交錢而告終。

但整體來看,華為在專利收費與對專利侵權的訴訟層面其實一直以來都相對仁慈與保守,參照美國高通甚至諾基亞的營收來看,5G專利費可是很可觀的錢。

華為似乎也在醒悟過來,

比如在今年,華為心聲社群披露了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專利許可業務彙報》會議紀要,強調在智慧財產權方面擁有一定話語權後,要構建合理的價格基準,專利收費不能為了收費而收費,

也不能要得太低,要得太低就會遏制整個社會的創新。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但事實上,要的太低不僅會遏制整個社會的創新,

更多是遏制了華為未來可持續性的營收增長與研發投入,也不利於華為在ICT領域彰顯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更不利於釋放並盤活華為的專利價值與利潤。

專利反制:華為看齊諾基亞

事實上,在專利反制與營收上,華為應該學習諾基亞,事實上,從華為的表態來看,華為也在試圖向諾基亞看齊。

我們知道,諾基亞也是通訊專利上的大玩家,諾基亞在過去幾十年一直佔據手機行業產業鏈上游,多年來諾基亞積累了大量的通訊技術專利,其中主要涉及了通訊領域必不可少的2G、3G以及4G專利。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2G、3G時代,諾基亞都是專利的主要擁有者,4G時代,積極參與LTE研發的諾基亞擁有數量可觀的LTE專利;在2015年,諾基亞以166億美元收購法國競爭對手阿爾卡特朗訊之後,增加 5G 技術的專利儲備,強化了5G技術的佈局。

2018年12月,諾基亞的5G標準必要專利宣告量就已經超過1471件,在全球通訊廠商中排第二,佔比為13%,僅次於華為的17%。

截至2021年底,諾基亞在行動通訊領域大約擁有2萬個專利家族(每個家族由多個單獨的專利組成),範圍涵蓋2G到5G多項技術,其中有超過4000項是5G核心專利族。

諾基亞的5G專利龐大,但數量上依然不如華為,但專利營收規模遠超華為。

2021年3月,華為公佈的資料稱,2019~2021三年的智慧財產權收入在12億-13億美元之間。

但是諾基亞已經連續6年年收入1500億元以上,其中專利授權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去年只這一項業務就給諾基亞帶來15。02億歐元的收入,約合人民幣106億。

諾基亞一年專利授權收入,就遠遠超過華為3年的智慧財產權(專利營收)收入。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這些收入的背後,是諾基亞在專利收費上的強勢,不比華為的剋制,諾基亞是妥妥的專利流氓。

因為專利費,諾基亞一直在全球不斷髮起專利訴訟。包括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聯想、HTC、黑莓,但凡你叫得出名字的手機品牌,基本都曾經被諾基亞起訴過。

比如2011 年,蘋果被諾基亞告了後,向諾基亞付了一筆約 30 億人民幣的賠償金,此後的每個季度得向諾基亞 9500 萬歐元的專利費;2014 年,諾基亞又告了三星,三星也是賠了幾億歐元。

從諾基亞的專利策略來看,

其一是廣撒網,不手軟,不留情,

它訴訟的物件幾乎覆蓋了全球的各個角度。

它在每一起訴訟中都申請了禁令

,比如

自2021年6月以來,諾基亞針對OPPO、vivo等公司的全球專利訴訟遍及全球8個以上國家和地區,還在每一起訴訟中都申請了禁令。

利用其在通訊領域長期以來的壟斷地位,固定其5G時代的高專利費。

其二是不侷限於行業,不留死角

,甚至汽車廠商戴姆勒、豐田、本田、日產等也因車聯網零部件的專利費被諾基亞起訴過。

專利反制,華為要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其三是專利收費高昂。

針對5G專利授權費用,根據2018年諾基亞對外公佈的收費標準,每臺使用其專利的手機,應向其支付高達3歐元(約合人民幣22。95元)的專利授權費。按諾基亞的收費標準和專利份額推算,一臺裝置需要繳納的5G專利費總額高達約40歐元(約合人民幣283元)。

與之相比,去年華為正式宣佈了5G手機專利費率標準:對遵循5G標準的單臺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約合人民幣為15元)。並提供適用於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

顯然,

華為在相關專利費用的收取上要比諾基亞良心了很多。不僅比諾基亞良心,比愛立信與高通都要良心。

與諾基亞每臺使用其專利的手機3歐元不同,愛立信收費有 2 種,高階機型 5 美元,低端機型 2。5 美元。高通是根據手機價格和網路支援計算,封頂 13 美元。都比華為要收的狠。

但華為良心換來的是專利侵權高發以及利潤的下滑。從諾基亞的專利訴訟發起的規模與慣常做法來看,

其實也是利用專利訴訟在不同的行業的一種立威的手段,

諾基亞試圖告訴別人,想要神不知鬼不覺使用其專利而不又付費,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從華為日前公佈的前三季財報來看,華為今年前三季營收是4458億,對比2020年的9000億,2019年的8500億,跌幅是巨大的。

根據業內估算,華為今天營收能否突破6000億都是個問題。而即便是達到6000億營收的水平,也是直接退回5年前,對於華為來說,寒冬真的已經來了。

因此,在今天的環境下,華為有必要放棄仁慈,將專利營收的規模做大,而

專利費本身就是合理的收費,它是基於全球的專利遊戲規則來的,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在專利收費上的仁慈與剋制,其實是對自身的研發投入的殘忍。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6月曾表示,

華為很多智慧財產權不會武器化,智慧財產權是相互交叉許可

,“我們太忙了,發展太快了,沒時間收取專利費,當我們不忙的時候,閒下來的時候,即使要專利費,也不會像高通一樣要那麼多”。

從華為的想法來看,它作為一家巨頭通訊公司,

要有大格局,有必要將自己的專利技術以較低的費用分享給更多的企業,讓全球更多的企業享受到華為5G帶來的好處

,帶動行業的進步與開放,要樹立一種互利、開放、包容的、有格局的企業形象。

這種想法在開放自由的國際商業競爭環境下來看,是好的,也是有必要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在美國的不斷制裁下,國際競爭環境已經不同了,華為的主營業務已經遭受了巨大損失,

華為在這種境況下還保持這種開放的大格局胸襟,傷害的是華為自身的利益。事實上,華為也看到了這方面的損失。

看齊諾基亞本身就是看齊國際標準與規則,

諾基亞依賴5G技術賺得盆滿缽滿,並將其打造成為一項坐地生金的業務。

它基於未來5G趨勢能敏銳的察覺到在與自身基因相契合的通訊業務核心領域深挖出增量空間

,其實也是給國內巨頭如何透過組織架構調整、業務方向的調整實現轉型上了一課。

從最近諾基亞釋出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營業利潤就達6。5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7億元,在全球消費電子衰退與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諾基亞的營收與利潤已經非常可觀。

從目前來看,華為的5G專利數量與規模超過了諾基亞,但在專利營收規模上,差距很大。因此,從當前華為開始表態要抓專利收費業務來看,無疑是開了一個好頭。

華為的專利上的營收潛力不弱於諾基亞,狠抓專利營收,華為在專利營收上無疑也有望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從更務實的角度來看,

華為開始梳理自己手裡的籌碼,轉變自己對於專利收費的態度與策略,而不是寄希望於外界態度的轉變

,專利營收無疑還有很大的營收增量空間可以挖,梳理諾基亞的專利打法與思路,或許可能會幫助華為開啟更廣闊的營收天地。華為,也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