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必會知識點-意圖判斷2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模組中意圖判斷題一直是難點所在,它以主旨題為基礎,卻在選項設定上又不完全等同於主旨題,雖然近年來意圖主旨化的題目比較多,但今天本文重點談的是主旨題與意圖題的不同點,當文中無對策句時,透過字裡行間找到隱藏的“對策”。

1.原因暗含對策項

當文段談論的重點是某種社會問題時,我們如何找到問題的對策,文段中隱含針對問題的對策項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原因分析是其中的手段之一,這裡談到的原因分析一定是針對問題的原因分析才可以,若非文段主旨句中問題的原因分析,就不是文段強調的重點了。

舉個通俗的例子來說明:動物園中,由於遊客亂給動物餵食,導致小動物拉肚子死亡。那麼針對小動物死亡這個問題,我們提出的對策就是:禁止遊客餵食。這就是原因中暗含著問題的對策。

【例1】目前,各城市的城管機構設定不盡相同,一般分為城建監察 大隊、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委員會四種。由於城管工作實際是各自為政,沒有一部專門的全國性法律來指導,各地方政府根據立法權限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條例.但差異很大,難以系統化,並由此導致近年來各地不斷出現一些“城管暴力執法”事件,影響到社會安定。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當前我國城市多頭管理之“亂”

B、城管執法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C、城管納入法制軌道是當務之急

D、有必要制定全國性的城管法律

【答案】D

【華圖解析】文段中出現了“由於…導致…”這樣的因果關聯詞,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導致後邊的結果是出現了“城管暴力執法”事件等一系列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之前的原因分析部分:沒有一部專門的全國性法律指導。因此,應選擇原因所對應的對策項:制定全國性城管法律,故此題選D選項。A、B選項是非對策句可直接排除,C選項這個對策不正確,目前已經有地方性條例了,造成問題的原因是缺少全國統一的法律,C選項並非針對問題的對策項,予以排除。

【例2】對老百姓而言,不僅僅是在乎價格漲了幾毛、降了幾毛,而是想知道自己掏的錢是不是冤枉、是否合情合理。消費者之所以對電價等資源品價格波動那麼敏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類價格多由政府制定,經營者又多是國有壟斷企業。成本不公開、定價不透明,經營企業會不會憑藉壟斷地位獲取暴利?正是因為資訊不對稱,才容易讓消費者對資源品價格改革產生疑慮。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公眾對資源品價格波動相對比較敏感

B。資源品價格改革應給予公眾知情權

C。壟斷才是資源品價格難以改革的真正原因

D。政府應該退出資源品價格制定機制

【答案】B

【華圖解析】

文段中出現設問,一問一答,我們由標點符號的提示,可知文段最後一句正是文段的主旨句所在,重點分析最後一句話“

正是因為資訊不對稱,才容易讓消費者對資源品價格改革產生疑慮。

”原因分析是公眾和政府之間資訊不對稱,也就是公眾缺少知情權,那麼針對公眾對

資源品價格改革疑慮這一問題的對策就是要公眾有知情權,故此題選B。A、C選項非對策項直接排除,D選項提出的對策並不是造成問題原因所暗含的對策,予以排除。

2.反面論證引導對策項

言語題中意圖判斷題常常在文段出現社會上存在的種種問題,針對問題作者有時會提出相應的對策,至於對策如何提出,形式多種多樣,並非全部文段都是平鋪直敘的說明對策,使用各種輔助論述的手段是常見的,其中反面論證是常考的形式之一。

舉個通俗的例子說明一下:現在環境汙染問題突出,如果每個人沒有將環境保護當做自己的職責,不落實到行動上,會使得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這個例句中就是將提出的對策以反面論證的方式表述出來,進行正面的理解就是每個人應該把環境保護落實在行動上。

【例1】科學家最近成功破譯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科學家的努力當然是可貴的,30多年前中國科學家就開始了對白鰭豚的研究,其成果當然不止一張“全基因組圖譜”。但其對於保護這些可憐的物種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恐怕還不敢斷言,而且我們更多的是從白鰭豚身上找到可以“利用”的特點。如果科學家的研究不能成為保護這些生命的力量,如果有朝一日我們只能對著一個個浸泡在福爾馬林裡的標本來談論它的習性,用基因圖譜來證明它們的存在,這不是科學的善意,而是人類的罪惡。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得以成功地破譯

B。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解開生命的密碼

C。應該反思人類活動對物種犯下的罪惡

D。科學研究應對保護物種負起應有責任

【答案】D

【華圖解析】文段開篇用現在科學對白鰭豚的研究作為例子引出現在科學研究並不是保護物種,而只是在它們身上找“利用”的特點這一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文段後面用“如果…不…”這樣的反面論證引導詞,反面論證了對策,如果科學家的研究不能保護這些可憐的物種,那麼科學就不是善意的是人類的罪惡,也就是科學研究應該保護這些動物,即科學研究應該承擔起保護物種的責任,就是D選項的描述。A、B選項都是圍繞白鰭豚這一例子的描述,干擾排除。C選項中未提及文段的主體科學研究應予以排除。故此題選擇D選項。

【例2】雲南是“生物王國”,而且地處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江河下游地區的“生態屏障”。曾有一段時間,雲南想透過發展旅遊等第三產業繞過工業化來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現在看來,如果工業或者相關產業發展不到位,第三產業就沒有服務物件。不僅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制約,生態環境保護往往也因缺乏社會經濟資源,難以持久維持。

作者透過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雲南經驗證明發展工業與保護環境兩者並舉不悖

B.在雲南單純發展第三產業,保護環境的作用不大

C.在雲南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較多困難

D.在雲南發展工業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必要條件

【答案】D

【華圖解析】文段中出現“現在看來”在關聯詞中“看來”是一個結論性的引導詞,我們可以判定結論詞後面引出文段的重點部分,我們看到重點句是由“如果…沒有…”引導的反面論證,我們應對反面論證的觀點進行正面的理解,即可得到文段真正想表達的意圖,“如果工業或相關產業發展不到位,會造成第三產業就沒有服務物件,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制約,生態環境保護也難以持久維持。”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發展工業才能使生態環境得到保護,才能使經濟社會不受制約,第三產業才能有服務的物件。D選項就是文段想表達的正面觀點。A選項中把工業和環境保護描述成了並列關係,而文段中的工業與環境保護之間應該是條件關係,所以排除。B和C選項未提及工業發展這一主體,應排除。故此題選擇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