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企業的脊樑:任正非建立華為基業的艱辛路程(下)

中國科技企業的脊樑:任正非建立華為基業的艱辛路程(下)

華為公司

第四章:

走投無路的選擇。

失業後的任正非後來去應聘過幾個崗位,人家都不要。一是因為他經營有過失誤,別人不信仼他;二是因為社會處在倒買倒賣時代,不需要技術,也沒有人欣賞他的技術。

任正非陷入了人生的深淵。

深圳已無立足之地,任正非只好回到貴州老家。在家鄉的這段時間裡,他的心情是十分失落和痛苦的,他看到白髮蒼蒼的父母,每天還省吃儉用為他還債,心裡很不是滋味,也很不忍心。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他深深地感到,人生不能就這樣荒廢,一個有志氣的人應該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爬起來。況且自己還有技術,還有一雙吃苦耐勞的雙手。於是,任正非又回到深圳。

正好當時國家允許創辦民營科技企業。任正非就從親友和朋友那裡湊了21000元錢,於1987年9月15日,到工商部門註冊了一家公司,起名“華為”,意為“中華有為”之意。從中可看出他心靈深處遠大的志向與恢宏的抱負。

此年,任正非43歲。

中國科技企業的脊樑:任正非建立華為基業的艱辛路程(下)

任正非

人們說“四十而不惑”,但任正非已走投無路,他為了活下去,他只能“不惑”而活。後來任正非在向記者回憶自己的創業經歷時說:自己已無路可走,被逼上梁山,沒有人要我,我還要養活孩子們和父母,只有硬著頭皮走下去。

由此,一家後來震撼世界的公司騰空出世,一位亨譽科技界的企業家就此誕生。

但是,創業何其不易!當時任正非借來的21000元,已全部用在註冊公司上了。因當時註冊公司必須要求3000美元註冊金。所以公司註冊完後,又無錢運轉了。可以想象,任正非當時的生活是何等之艱難。

此時,任正非的父母也擔心兒子支撐不下去,特意從貴州趕來陪伴兒子。一家5口人擠住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鐵皮出租屋裡。父親作為退休的政協副主席,每天抽的是從老家帶過來的最劣質的香菸。母親每天晚上到了快收攤時,才去菜市場買來最便宜的菜,甚至是被丟棄的菜。住的房子夏天像蒸籠一樣,難以忍受,雨天外面大下屋內小下。

女兒孟晚舟曾回憶說:住的鐵皮房,每遇下雨,需要幾個盆子在屋內接水,雨點打在鐵皮頂上發出的“嘣、嘣、嘣”,根本無法入睡。

公司的經營,開始也非常艱難。

公司註冊後,致於經營什麼,當時也沒有方向,最初只是做一些貿易方面的生意,賣過減肥藥,賣過火災報警器,也賣過汽浮儀,可以說是發現什麼賺錢做什麼。

後來,機緣巧合,在遼寧省農話處一位處長的介紹下,任正非開始做起了PBX交換機的代理。這種交換機,主要用於企業內部固話分機。

當時,華為代理的是香港一家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售物件是國內的一些企事業單位。代理該產品利潤非常微薄,只是賺取一點差價。

中國科技企業的脊樑:任正非建立華為基業的艱辛路程(下)

華為辦公樓

好則,總算是有收益,如果說這算是華為“第一桶金”的話,那麼,華為公司就是靠這項代理經營,總算活了下來,並慢慢有了些積累。

第五章:

“背水一戰”搞研發。

華為公司在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程控交換機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代理商越來越多,全國有200多家,僅深圳就有50多家。市場競爭異常慘烈,代理價格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薄,並且供應商還經常以斷貨相威脅。

公司靠什麼繼續生存,企業靠什麼進一步發展,新的問題又擺在了任正非的面前。

任正非也意識到,僅靠代理別人的產品,純粹是轉手倒賣,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也不是長久之計。企業要想立足和發展,必須走研發之路,要有自己的產品,要有自己的品牌,這樣才能有根基,才能走遠。

但是,搞研發選擇哪個方向,開發什麼產品呢?任正非在代理香港公司程控交換機的過程中,他非常用心地瞭解掌握了該類產品的結構和效能,也瞭解到了國內的需求市場。當時的國內通訊市場,正處於由過去幾十年所使用的有線型向無線型更新換代的轉型期,需求量很大。而而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很弱,根本無法和海外廠商進行競爭。各地市郵電局主流市場,更是被國外產品長期佔據,形成了“七國八制”的局面。

於是,經過長時間的反覆考察論證,任正非決定自己幹:開發適合國內市場使用者的小型模擬空分式交換機,代號取名為HJD48專案。

從此,華為開始向“代理商”告別,任正非也走上了他的研發之路。

中國科技企業的脊樑:任正非建立華為基業的艱辛路程(下)

任正非與華為

任正非開始“招兵買馬”。任正非“挖”過來的第一個人才是鄭寶用。鄭寶用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籍貫福建莆田,1964年出生,華中理工大學(即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後來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1989年,博士還沒畢業,就被當時毫不知名的華為公司和任正非“挖”了過來。

任正非自己雖然不懂通訊技術,但是他知人善用。他任命鄭寶用為總工程師,全權負責HJD48的研發。

當時的公司的辦公和研發條件,極其落後簡陋。公司租住在深圳寶安縣蠔業村工業大廈三樓,50多名年輕員工跟隨任正非來到這棟破舊的廠房中,開始了他們充滿艱險和未知的創業之路,他們把整層樓分隔為單板、電源、總測、準備四個工段,外加庫房和廚房。

人們在機器的高溫下揮汗如雨夜以繼日地作業,設計製作電路板、話務臺、焊接的電路板,編寫軟體,除錯、修改、再除錯。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正非幾乎每天都到現場檢查生產及開發進度,開會研究面臨的困難,分工協調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

這裡也成了任正非和員工們的宿舍,十幾張床挨著牆邊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裡面,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做得累了就睡一會兒,醒來再接著幹。這也是創業公司所常見的景象,只不過後來在華為成為了傳統,被稱為“床墊文化”,直到華為漂洋出海與國外公司直接競爭的時候,華為的員工在歐洲也會打起地鋪,外國小夥伴無不驚呆稱讚。

為了激勵員工,也為了堅定自己的決心,在動員大會上,任正非站在三樓的車間兼會議室裡,指著窗外對全體員工說:“這次研發成功,我們都有發展,如果研發失敗了,我只有從樓上跳下去,你們可以自謀出路。”

任正非的決心充滿了悲壯。鄭寶用不負眾望,他帶領團隊經過幾個月夜以繼日地奮戰,HJD48程控交換機研發成功,經過在浙江義烏首個局點開通試用,完全達到了標準要求。

華為的研發事業初步獲得成功,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任正非也從這初步的成功中得到了信心和力量,更加堅定了他的研發之路。

中國科技企業的脊樑:任正非建立華為基業的艱辛路程(下)

5G技術

從此,任正非一發而不可收。此後又研發出被命名為JK1000空分式端局第二款程控交換機。再後來,任正非不斷加大對研發的投入,一步一步向前衝刺,努力搶佔世界通訊技術的制高點。

當然,在科技研發的艱辛歷程中,經歷過無數的挫折、失敗和磨難,但任正非都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在強手如林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終於站到了世界之巔。

華為35年的歷程,可謂突飛猛進,獲得了幾何性發展,技術研發戰績碩果累累,占上世界多個第一:5G技術全球第一,研發投入全球第一,發明專利全球第一。

那麼,這一切的成功和成就,都來自於對科技的重視和研發的投入。對此,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作為帶領這個團隊攀上世界之巔領路人的任正非,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成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驕傲,成為了全國人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