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不同的舌苔狀況各有妙招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於37。5 ℃,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發燒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重要臨床表現,可見於多種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但有時體溫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某些情況可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及妊娠期,進入高溫環境或熱水浴等均可使體溫較平時略高,這些透過自身調節可恢復正常。

發燒在中醫學認為主要包括外感發熱和內傷發熱,可以透過一般治療以及藥物治療。

1、外感發熱:在中醫認為外感發熱的發病原因,與風寒、風熱、暑溼、風燥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會侵襲患者體內導致患者出現發熱、頭疼、鼻塞、流鼻涕、脈搏微弱等症狀。

2、內傷發熱:內傷發熱通常是由於飲食勞倦或七情變化而導致的體內陰陽失調,患病後患者多發為低熱,表現為頭暈、手足心熱、自汗、盜汗等症狀。

發熱的病因可以透過病人的舌苔表現出來,不同的舌象代表不同的身體狀況,根據舌象可以採取更有針對性的用藥和護理,以促進身體恢復健康。

1、舌紅無苔,表示體內熱氣正盛,津液不足,陰液是舌苔生長的物質條件,如果患者體內陰液缺乏,則會導致舌頭生長缺乏必需的物質條件,從而會造成舌苔減少。而且中醫方面認為人體內的陰陽屬於互相制衡的關係,如果體內陰液不足,則會導致虛火較為旺盛,而虛火旺盛會上行反應在舌象上面,進而表現為舌頭顏色偏紅。此時應當適度的多飲水,補充津液。可以用麥冬、石斛、蘆根煮水,代茶飲用。

發燒,不同的舌苔狀況各有妙招

舌紅無苔

2、舌紅苔黃,提示脾胃溼熱蘊結,溼熱蘊結脾胃,導致脾失健運、胃失納降,所形成的一種症候,一般是飲食不調,釀成溼熱而引起。胃火可反映於舌頭,因此患者常伴有舌尖紅、舌苔黃膩以及噁心嘔吐等症狀,可選用清利溼熱的藥物調理,例如茵陳、澤瀉或者是茯苓等。如果中藥治療的效果一般,患者可以考慮服用中成藥治療,常用藥物為龍膽瀉肝丸。

發燒,不同的舌苔狀況各有妙招

3舌淡苔白膩,提示體內寒溼,中醫認為,內證以厚舌苔為主,溼證以膩舌苔為主。其主要病因病機為內溼陽氣鬱結證型,主要見於痰溼等,此時伴隨的症狀會有食慾不振,飲食無味。推薦服用藿香正氣散。

發燒,不同的舌苔狀況各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