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打軍線電話

現在的社會,通訊成為最為方便最為展示科技領先水平的平常事,無論語音、影象、資料還是其它通訊傳輸功能,都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溝通交流。但是在三十多年前,除了縣級以上的黨政機關、部隊的團級以上單位,包括鄉鎮政府以下的地方,電話還是稀罕物件,打電話也是很時髦的事情,而長途電話,更是人工輾轉接打,很難要通不說,即使等了半天勉強接通,音質也特別不好,需要喂喂的吼上半天。

我當兵的時候,坦克團的電話是那種拿起話筒,總機亮燈,然後總機接線員接通問需要接通哪裡,然後由總機透過塞線插接入受話方線路再振鈴提醒對方的交換方式。而向師機關或師屬其他團營打電話,就需要由團總機要通師總機再轉接的方式。那個時候由團到師長途線路很少,我們團只有一條,另有載波線路作為輔助,只是載波線路經常故障,所以除了團首長和司政後機關外,其它的很難能打通軍線的師以外電話,團與地方的外線電話聯絡更是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

後來到了集團軍政治部機關,司政後之間是三位數的自動撥號電話,要軍屬各師團或軍區及以上,則要先撥通總機再透過人工轉接。軍機關處長以上的辦公電話是按鍵式電話機,樣式上比普通辦公室撥號盤式的好看一些,再就是號碼開頭數字不一樣,我們普通單位的第一位數是4,(我辦公室是496),而處長以上辦公室或家庭電話第一位是5,別看這個小小的區別,打電話卻許可權差別巨大。比方說我想要下面坦克八師的電話,在上課時間或者晚飯後熄燈之前,撥打總機211、333,基本都是忙音,不撥上十幾次別想聽到總機甜甜的問好聲。而5打頭的,撥打總機基本上秒通。不過在1989年下半年的時候,集團軍機關換上了四位數的程控電話,通話質量和撥通速度有了質的飛躍。

說了這麼多,也不一定正確,屬於我個人的側面理解,懂行的給予指正。

今天說一下我的一次打長途經歷。1989年7月,我從家信中得知我的父親在菏澤地區黨校學習一個月,一個晚上閒來無事,和總機班值夜班的戰友電話閒聊時,忽發奇想,問她能不能把電話打到菏澤地委黨校。她說很難,但是可以試試,於是湊著長話不忙,在我拿著話筒聽著的情況下,開始轉接濟南軍區長話臺,轉接山東省軍區總機,轉接菏澤軍分割槽,其中由於線路忙,線上等了幾分鐘。接通菏澤分割槽後,由我用菏澤話,懇請他們轉接一下地委黨校辦公室,一開始不願意給接,後來央求一番,給接通了。興奮的我對著接電話的人說了一陣子好話,麻煩他幫忙找幹訓班鄉鎮班的曹xx,說明了是部隊長途,後來竟然真的從宿舍裡給找來了……

其實說是長途,也就是三百公里的本省內,但是卻繞來繞去,費盡了線路和人力。

這次通話,沒有戰友私誼相助根本不可能實現,這次長途電話,也讓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