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最亮的金星就在那裡,觸手可及。我的孩子們都喜歡看星星,“爸爸,金星旁邊的那顆叫什麼?它上面那一顆呢?……”。是的,對於深空與宇宙的興趣或許埋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從兒時抬頭的那一霎那就種下了。這一切的神秘皆源自最初的那次“大爆炸”以及後來的不斷“爆炸”,多重宇宙“Multiverse”的演進造就了每個人心中最閃耀的那顆新星。

當我拿到Unique Melody The Multiverse Mentor群星之上的時候,這支“四字”耳機的名字著實提起了九段的興致,何等自信可以讓UM敢於如此俯視眾生,以多重宇宙大爆炸後最閃耀的新星來命名?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開箱。當我看到這支耳機的一剎那,我幾乎是不能自拔的,Banksia種子就像把天文望遠鏡中的遙遠行星拉近到了眼前,而藍色鈦合金中框之後的碳纖維耳機殼體則完美的“重塑”了浩瀚的深空,已不止是逼真而是入意了。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何以 “群星之上”

Unique Melody何以自信到給一支耳機冠以“群星之上”之名?帶著這一疑問我認真把玩了The Multiverse Mentor近一個月的時間。負責任的講當聽者首次戴上這支耳機開聲後即能感受到巨大的震撼,一種以往在任何入耳式耳塞上都不能獲得的強烈感染力。這種感受不單單體現在強大的低頻表現上,但卻也與這支耳機的優異低頻效能關係甚大。而如果讓我去形容這種聽感,我會說這是一些頭戴式大尺寸振膜動圈耳機常常可以給到的感受。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讓我們細看UM“群星之上”的硬體設計,與前一代Mentor似乎是相仿的設計思路,依然是UM最擅長的多單元動鐵結構。只不過這次的The Multiverse Mentor選用了四枚獨立定製動鐵單元來負責低頻部分,而為了讓低頻回放實際效果更佳,設計師為低頻動鐵單元的後腔進行了增強處理。但是,我並不覺得這樣的設計可以給到實際聽感中的震撼感受,讓我們繼續探究。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從多年前的MEST系列開始植入的骨傳導技術似乎一直都在進化中,從我們最熟悉的線圈式骨傳導到後來限量旗艦系列上出現的雙振骨傳導,UM一直在不斷探索效果更加明顯、實際聲音表現更為出眾的骨傳導方案。而這次的“群星之上”首次搭載了業界罕見的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這種單元具有更加出眾的震動舒適性與節奏感。同時為了讓這一全新骨傳導單元的工作效果最大化,UM的設計師使用了耐高溫的導電鈀漿以及雙層陶瓷層基礎上加設純銅基板等巧思來調整聲學腔體內的結構,優化了這枚骨傳導單元的效能。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這還不夠,我們知道人耳的聽力範圍通常在20~20kHz內,對於低於或高於這一範圍的聲音訊號的敏感度會明顯降低,所以UM開發了Freguency Shift技術來把聲學腔體內部器件的諧振點移頻至20kHz以內,配合最佳化後更出眾的靈敏度設計,可以大幅度的最佳化人耳聽力範圍內的混音效果。在以上技術加持下的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在“群星之上”的實際發聲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聲音的傳導力量感與凝聚感,亦能改善全頻段的聲音純度與通透性。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我們似乎已經找到了“群星之上”出眾氛圍感的營造奧妙了,除了有著聲學結構加強的定製獨立四單元動鐵低頻單元外,擁有Freguency Shift技術加持的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極好的“再造”了大尺寸動圈單元耳機的低頻瀰漫效果與氛圍。當然,不僅僅是低頻,兩枚中頻、兩枚中高頻,以及四枚高頻定製動鐵單元所負責的其它頻段其實皆因新骨傳導單元的加入而受益。當然,為了讓各頻段獨立單元的效能得到更準確、有效的效能發揮,UM在“群星之上”上還採用了複雜的五分頻設計,同時每一枚單元都具有獨立的發聲導管,從而避免了腔體內聲波傳遞的互相干擾問題,保證了相位準確。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蓬勃生機,如星空般璀璨

UM透過獨到的設計造就了“群星之上”與眾不同的聽感與絕佳的音樂性表現。隨著聆聽時間的增加,我愈發理解了品牌的命名之意。或許,Unique Melody The Multiverse Mentor並非在硬素質與細部表現等方面有著超越一眾頂級入耳式耳機的實力,但它無疑是目前同類產品中唯一一個可以營造出更大規模感及更強音樂氛圍的。這種特殊的聽感讓其在絕大部分的音樂型別回放中都擁有出眾的音樂性與感染力,或者換成更通俗的表達,它比所有對手都“好聽”!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值得注意的是,搭載十二枚動鐵單元與一枚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的“群星之上”還擁有相當不錯的驅動靈敏度,這一點無疑是UM設計師所刻意為之。在這種設計下,這支耳機雖依然無法做到被任何前端都驅動到“風生水起”,但至少在大部分的隨身音樂播放器下是可以非常好的進入工作狀態的。甚至一些推動能力比較出眾的手機小尾巴搭配“群星之上”都可以很好的感受其獨到的音樂氛圍營造能力。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當然,一部旗艦音樂播放器會是“群星之上”這種頂級耳機的“最佳拍檔”,比如Astell&Kern SP3000以及海貝R8。我尤其喜歡前者下的“群星之上”,比如聆聽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李宗盛EP專輯《山丘》,這也是我的標準試音曲目。這套組合下的開聲就可以感受到極好的寬鬆感,不會過於空曠的現場,但輕鬆且舒適,中高頻有著非常好的延展。吉他的聲響很舒適但並不會搶鏡,彈性與清脆感都恰到好處。來到李宗盛開嗓,中年大叔最標準的嗓音在“群星之上”的回放下顯得多一份粘稠,少一分寡淡,歷經滄桑的感覺拿捏的實屬到位。硬把自己從歌聲中抽離,關注細節的表現,“群星之上”的中高頻完全聽不出很多頂級耳塞相仿的刻意拔高與亮色調調音,很舒適沒有一絲刮耳感,但細節卻一絲不缺。更吸引人的還是中低頻部分,豐滿的包圍感,瀰漫的低頻似乎加熱著聽者的身體,這時勁道依然很足很準。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出彩的中低頻表現一定會挑起古典音樂愛好者的神經,我給大家推薦一首好聽的現場錄音:《霍洛維茨在莫斯科》。這是大師在離開紅色蘇俄六十餘載後首次重返祖國,於1986年在莫斯科舉辦的一場音樂獨奏會的錄音。據說當時大師在蘇聯掀起了巨大的風潮,不僅音樂會的門票被一搶而空,甚至連音樂會的過道都擠滿了熱情的聽眾。毫無疑問,從音樂好愛者的角度來分析,這種現場錄音的質量可謂典範,尤其是空間感的重現。說起空間感,這一定是耳塞這一形態產品不可迴避的“天花板”,因為先天聲學條件的限制大部分耳塞是很難重現出真實且自然的錄音現場的。也正是難度夠高,九段願意用這張專輯來給“群星之上”做一次測驗。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SP3000下的“群星之上”是非常適合用來聆聽鋼琴曲目的,回放上面的專輯時你可以閉上眼睛更好的感受位於舞臺正中的鋼琴位置。大師手下的琴似乎“活”了過來,輕盈地散發著芬芳的音樂顆粒。讓我們來到《Mozart Piano Sonata NO。10,K。330》,大師的手指似乎就在眼前,每一次觸鍵都清晰明瞭,泛著活潑的色澤,躍動感帶出了莫扎特的情緒。大師的速度是偏快的,“群星之上”很好的把圓滑的琴音與悅動的旋律融合,造就了愉快的氛圍感。繼續聽舒曼的《幻想曲》,大師的琴聲猶如歌唱一般帶出了順滑的線條,把一顆顆音符連成了浪漫的呼吸。當樂曲過去大半,我彷彿才回過神來,把手指放在膝上型電腦的鍵盤上卻打不出半個字。“群星之上”是可以輕易讓聽者迷醉於音樂之中的,它讓我似乎置身於莫斯科音樂院的現場久久不能自拔。

多重宇宙的群星之上耳機聽過麼?三萬塊配移頻壓電骨傳導單元

碾壓級的優勢,寫在最後

如上面所述,寫了這麼多年的音訊裝置評測幾乎沒有詞窮的經歷,而這次在Unique Melody The Multiverse Mentor這翻車了。其實上面有打下多段內容,但不管如何詳述似乎都無法清晰的表明這支耳機的特殊之處,索性全刪掉了。毫無疑問,UM的這支旗艦耳機是配得上“群星之上”四字的,它在音樂性的營造與聽感的回饋方面做到了超越一眾旗艦,是目前市面唯一可以給到聽者大尺寸動圈頭戴式耳機那種“圈味”的產品。

除了聲音,這支耳機的外觀設計似乎更加出彩,它並不如很多競品一樣花哨,也不似某些金屬腔體同類秀著極致工藝,由經驗豐富的匠人純手工打造出的單元腔體無時無刻不在契合著“Multiverse”這一名號,耐看且舒服。如果有需要,你甚至可以為自己的耳朵定製專屬的私模“群星之上”,這也是大部分同類,尤其是UM以往限量產品所不能的。三萬餘元的售價著實不低,更無從談及“價效比”,但怎奈它是目前業界獨一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