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我們看小說或電視劇《

白鹿原

》,其中關於黑娃的描寫,

鹿三

跑來告訴

白嘉軒

:黑娃跑了,要去做

麥客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那時正值

關中

大地“三夏”大忙時節,村外田地裡麥浪翻滾,黑娃全力奔跑,跑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想要為之努力的方向,走出白鹿村,成為和白鹿原上祖祖輩輩一樣的麥客。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當黑娃真正開始自己的麥客生涯時,發現並非想象中的那樣的美好,沿路幾度差點餓死,並遇到了許多以麥客謀生的人,有人因熬不住苦累,加之飢餓難而喪命麥客路,有人餓著肚子忍耐飢渴拼命割麥,就是為了找碗飯吃。而黑娃在生命微弱時刻,不惜體力在郭舉人家的麥田裡拼命割麥,成就了自己麥客的夢想,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際遇。這裡對麥客這種職業,作了詳細的書寫和描述,讓我們對這個古老的職業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麥客,是指替別人割麥子的人的一種稱呼,麥客是西北人的叫法。麥熟季節,農民外出走鄉到戶,替別人收割麥子。他們是過客,到了異鄉就三五成群地聚攏在鄉鎮某些陰涼的地方,等著被人僱用。他們衣著簡陋,頭髮蓬亂,操著生硬的外地口音,袒著黝黑的胸脯,臉卻是笑著的。定格了,就是一幅黑白的版畫。一把鐮刀,一頂草帽,一個化肥袋改裝的扁平行囊,就往往是全部的家當。他們或坐或臥地說笑著,緊盯著來往的人。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在我國北方,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後,割麥便成了賺錢的重要手段,以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例,如果二三十天掙個五六百元,足以支付孩子的學費。由於麥子成熟的時間不同,逐漸形成了一些人以收割麥子為職業的人,換取收入的人,稱呼為麥客。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事實上,一種職業就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著標志。麥客這種職業當然不能例外,它的誕生與當地農耕生產緊密聯絡。至於說什麼時候出現,恐怕無法考證具體的時間,在明清時的中國地方誌中就有記載。“文革”十年裡麥客銷聲匿跡,直到家庭承包制實行後麥客又首先新出現在關中農村。而我們這代人卻見證了它消亡的歷史,且看到了這種古老職業在農耕生產中留下了最為濃墨重彩的那一筆。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而每到麥黃的季節,這些農閒的農民就去做麥客,附近村莊的農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往往都頭戴草帽,揹著蛇皮袋,腋下夾著一把或兩把長柄“木鐮”,帶上磨石和鐮刀刃,最遠趕到河南一帶的村鎮集市上蹲成一溜,等著需要收割小麥的農民來叫。如果有人叫著,雙方談好收割的價格,民間叫“出場”;出了場的麥客,意味著找到活幹了,主人家管吃管住,收割小麥按畝計算報酬。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麥客活幹得好,麥茬收得底,運氣好,就可以在一個村子能幹上個十天半個月的,少跑路,就能多掙到錢;如果運氣不好,遇到連陰雨天氣,沒吃沒住,都捨不得住店,就在村莊附近尋個破磚瓦廠待在裡邊,喝著涼水,吃著自己帶的乾糧。因為是依靠苦力掙錢,家境貧窮,跑出來掙錢,就捨不得花錢,能省則省,能不花就不花。就這樣,一個村莊收割完了,轉移到另一個村莊,一路攆著麥黃的節點奔走。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隨著農業科技的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大型農機具的推廣和普及使用,每到小麥成熟時節,原來需要一週時間才能收割完的小麥,機械化一天就可以完成,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了出來。收割一畝地的小麥,不到20分鐘就完工,麥粒倒入四輪車直接拉回家晾曬,兩天時間就過完成了過去需要一月時間的活。因此,

聯合收割機

的出現,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麥客也就慢慢退出農業生產的歷史舞臺。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現在,每當看到小麥快要成熟之時,看到金燦燦的麥田,想起過去那些操著不同方言的農民,在炎炎三伏天,彎腰揮鐮割麥的場景,都已成為逝去的記憶,可內心的那種情結,仍然在心頭盪漾……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

西北正在消失的白鹿原“麥客”和“拾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