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了?中間價連跌三天,為何離岸價和在岸價雙雙拉昇

一覺醒來,人民幣出現大變局。

11月29號,在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三連跌的背景下,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反彈超過900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日內漲約500點。

你可能會懵了,匯率就是匯率唄,還分啥“離岸”和“在岸”啊?難不成一張毛爺爺在國內就是“在岸”在國外就是“離岸”嗎?

跌了?中間價連跌三天,為何離岸價和在岸價雙雙拉昇

近幾年來你可能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比如伊朗用人民幣結算石油,俄羅斯巴西用人民幣結算化肥等等,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加深,也就出現了在境外經營人民幣存放款的業務,這其實就是離岸人民幣;而存放在境內的人民幣,也就是在岸人民幣。

離岸人民幣相較於在岸人民幣來說,“年紀”小,規模小,按照“小兒子”更受寵的“慣例”管制也更少;而在岸人民幣呢?

“長子”“年紀”大,家長對他的管束、要求更高,所以儘管在岸和離岸都是“同根生”,但二者在面對外在環境影響時,價格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幅度。

跌了?中間價連跌三天,為何離岸價和在岸價雙雙拉昇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跌三天,離岸價和在岸價卻雙雙拉昇了呢?

在岸也好,離岸也罷,就算二者的價格幅度會有偏差,可整體走向基本一致。這是為什麼啊?

歸根到底,人民幣的匯率是“央媽”說得算。

也就是說,“小兒子”離岸價要聽“大哥”在岸價的,而“小兒子”在國外“見世面”,它的價格也會影響“大哥”在岸價。

而中間價中間價就是賣出價和買入價的平均值,中間價連跌三天,離岸價和在岸價卻雙雙拉昇了,說明人民幣匯率市場正在被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