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S1到澎湃C1,17年到21年,是哪吒鬧海還是螳臂當車?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2017年2月28日,小米5C釋出,小米帶來了第一款手機晶片,澎湃S1,這是繼華為後又一家國產手機廠商開始量產晶片,28nm製程,4個A53大核2。2GHz,4個1。4GHz的小核,與驍龍625差不多的效能不算落伍,但是小米5C這款產品沒有什麼亮點,小米第一款自研晶片沒有激起什麼浪花,只留下一串漣漪供大家遐想。

澎湃S1到澎湃C1,17年到21年,是哪吒鬧海還是螳臂當車?

按照晶片廠商與手機廠商的默契,晶片與手機旗艦機一樣,需要每年更新一次,但是澎湃晶片在2018年沒有了聲音,榆次同時壞訊息一個接一個,澎湃晶片流片的訊息不脛而走,根據爆料來看,澎湃S2專案真實存在,而且完成度非常好,但是在流片的時候失敗了,晶片在設計的時候都有冗餘設計,即使有問題也有改進空間,可能是澎湃S1的成功導致團隊盲目自信,沒有ECO直接流片,導致了流片失敗,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接二連三的流片失敗讓整個專案走進了死衚衕,最後一次流片失敗後回爐就再也沒有了澎湃S2的訊息。

澎湃S1到澎湃C1,17年到21年,是哪吒鬧海還是螳臂當車?

澎湃晶片採用10nm製程,一方面是流片失敗,另一方面是成本與售價難以平衡,同樣的效能,算上研發生產費用,比外購驍龍晶片還要貴,手機價格會不可控,小米不是華為,沒有辦法將這樣的晶片買到一個合適的價格。

時間來到了2019年,澎湃晶片母公司松果被拆分成了大魚半導體,接下來就是最近的訊息,藍芽晶片、ISP晶片澎湃C1,手機晶片這條路很難走,小米在整個產業佈下了自己的棋子。小米旗下的長江基金近幾年在半導體領域瘋狂投資,這也是小米登上美國製裁名單的一個原因。

澎湃S1到澎湃C1,17年到21年,是哪吒鬧海還是螳臂當車?

現在入局是是哪吒鬧海還是螳臂當車?

我們要知道,做晶片要有兩個必要條件,財力、客戶,這兩個缺一不可。

財力上小米已經不是4年前的小米了,現在的小米是全球銷量前三的手機廠家,資金儲備充裕到可以造車,財力雄厚就不用再為資金擔心了。

澎湃S1到澎湃C1,17年到21年,是哪吒鬧海還是螳臂當車?

小米的澎湃晶片前期也不會給別人用,客戶就是自己,不用擔心銷路,現在的小米有了一定溢價能力,只要晶片沒有什麼大問題,都可以在自家手機上嘗試。

澎湃S1到澎湃C1,17年到21年,是哪吒鬧海還是螳臂當車?

除了小米內部的原因還有外部環境的變化,首先是美國對國內公司的制裁,華為就是前車之鑑,即使有了晶片設計能力還是會被掐脖子,如果手裡沒有一點技術只會更難生存,其次是國內環境變化,現在半導體行業有大量資金湧入,環境也好了很多,產業成熟了很多,有很多東西可以直接拿來用。最後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華為釋放了大量晶片人才,都是經驗豐富,能力過硬的人才,人才問題搞定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