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需要“可信AI”?

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進行至第二天,華為、京東、螞蟻等企業,中國信通院、中科院中英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等研究結構、清華、復旦、交大、浙大等高校,共同發出了一份倡議——《促進可信人工智慧發展》。

對很多非業內人士來說,看到“可信人工智慧”(簡稱“可信AI”)這組詞語時,一定是滿腦疑惑:人工智慧還有“可信”和“不可信”之分?

“通俗點說,‘可信AI’的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以人為本。”金磚國家未來網路研究院中國分院院長朱禹濤解釋。

“可信AI”源起

若從上世紀50年代算起,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已經歷三次浪潮,目前正處於從第三次浪潮走向第四次浪潮的階段。在前兩次浪潮中,人工智慧技術都處於實驗室階段,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並不產生直接關係。但自從進入第三次浪潮,人工智慧技術邁入產業化階段,併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的技術,開始融入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出巨大變革賦能的潛力。

根據IDC測算,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產業規模為1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2%;另根據中國資訊通訊院研究測算,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已達到約434億美元(約30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

然而隨著人工智慧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其應用領域的風險與隱患也不斷顯露,比如演算法安全導致的信用風險,黑箱模型導致演算法不透明,資料歧視導致智慧決策偏見,系統決策複雜導致責任事故主體難以界定,資料濫用導致隱私洩露風險等。

機遇背後蘊含著挑戰,更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慧信任程度的思考。因此,2019年6月,二十國集團(G20)提出“G20人工智慧原則”,並在其五項政府建議中明確提出“促進公共和私人研發的投資力度,以促進可信賴的人工智慧(Trustworth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創新;需建立一個策略環境,為部署值得信賴的人工智慧系統開闢道路。”目前,這項倡議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人工智慧發展原則。

學術界其實比政策制定者們更早一步推開了可信人工智慧的大門。2017年11月,來自上海的科學家何積豐在香山科學會議第S36此學術研討會上,首次在國內提出了“可信AI”的概念,即人工智慧技術本身具備可信的品質。當下,可信人工智慧研究範疇包括安全性、可解釋、公平性、隱私保護等多方面內容。

隨著“可信”成為共識,產業界也緊跟學術界步伐,紛紛投入“可信AI”的研究。資料顯示,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可信人工智慧研究論文數量相比於2017年增長近5倍。此外,京東、百度、騰訊、阿里等國內巨頭,微軟、谷歌、IBM等跨國企業都紛紛設立相關部門或專案探索“可信AI”的應用實踐。

“可信AI”的中國實踐

表面上看,當AI被打上“可信”標籤,似乎限制在變多,這是否將不利於未來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

“其實並不是。”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陶大程認為,在“可信”框架下,人工智慧可以被規範化的管理,而當一件事被規範化管理,並不意味著被限制,而是意味著給這件事的發展指明瞭方向。這就像給人工智慧列了一個“負面清單”,在“負面清單”之外,人工智慧的發展潛力可以被釋放。而人工智慧的負面清單就是“非以人為本”。

比如,有了“可信AI”的概念,反而更有利於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一直以來,智慧城市建設的瓶頸就是資料不能互通和隱私如何保障的問題,這也是中國智慧城市一直停留在1。0階段的重要原因之一。”朱禹濤表示,但如果透過“可信AI”建立一套脫敏的資料儲存和呼叫機制,就可以解決當下智慧城市建設所遇到的難題。“只有這個問題解決了,智慧城市才有可能邁入2。0階段。”

除了智慧城市建設,“可信AI”還有利於推動中國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可信AI是數字時代‘抵禦風險’的關鍵能力。”螞蟻集團副總裁、首席AI科學家漆遠介紹,在中國,“可信AI”技術目前已在反欺詐、反洗錢、反賭博、企業聯合風控、資料隱私保護在內的多個風控場景下落地,支撐著企業防禦風險的需求。

“‘可信AI’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方向,當前中國已有了很多前沿的研究。但未來,中國在進行應用和落地時,依然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合作,這樣才能讓中國的‘可信AI’實踐走向世界。”朱禹濤呼籲。

欄目主編:徐蒙 文字編輯:張煜 題圖來源:本報記者:海沙爾 攝 圖片編輯: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