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需要深度系統整合,甲骨文的機會來了嗎?

谷歌雲平臺倡導者Kelsey Hightower最近分享說,谷歌團隊克服一切困難,為Oracle資料庫建立了Kubernetes operator。Hightower在推特上寫道:“我們已經正式跨越了鴻溝。”

事實真的如此嗎?

過去將有狀態工作負載放入Kubernetes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StatefulSets帶來了改變。Kubernetes生態系統在改進有狀態集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儘管並不完美,但它適用於大多數有狀態工作負載。

看看成功利用雲原生正規化的公司,最突出的是它們的垂直整合程度。以最佳使用方式利用硬體,同時仍為使用者提供他們所要求的體驗。

例如,AWS的Nitro就是這樣誕生的——需要在堆疊中進行深度整合,以有效地實現高效能虛擬化。谷歌增加了其託管的開源產品的塊寫入大小,以更好地與底層媒介保持一致。Microsoft使用SAP構建了定製機箱,以便以之前市場上無法採用的方式啟用HANA。

有目的的深度生態系統整合是一個成功的遊戲,這是一個超大規模公司正在投入的遊戲。

有很多公司將他們的產品與Kubernetes進行了深度整合,其中大多數是NewSQL專案,這些專案尋求分散式計算來解決問題。CockroachDB、PingCap的TiDB、YugabyteDB和其他許多都是在雲計算的原生世界中開始開發的,並且與最流行的有線協議相容,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看到它們的大規模遷移呢?答案是,它們處理資料儲存的方式與傳統DBMS不同。實踐者通常沒有將他們的DBMS推到垂直擴充套件的極限,也沒有看到水平擴充套件的必要性。他們的說法是,水平擴充套件帶來的複雜性大於好處。

我們看到像OnGres的StackGres、Percona的Kubernetes operator、Apache Cassandra,甚至MongoDB和Oracle等專案正在進入Kubernetes領域。

還有一些公司,比如MariaDB,他們致力於垂直整合到Kubernetes中,擁有六個以上的儲存引擎,每個引擎都有獨特的部署風格,一些能夠進行MPP操作,另一些能夠進行橫向擴充套件。利用Kubernetes使得無論MariaDB如何部署,SkySQL都能實現飛速發展。MariaDB已經開源了所有這些好處。

筆者一直主張,主流資料庫提供商不僅需要建立Kubernetes operator,還需要直接開發有Kubernetes“意識”的資料庫,甚至需要實際的深度整合。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領域。甲骨文,別讓我們失望!

原文連結:

https://thenewstack。io/kubernetes-needs-deep-system-integ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