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應該按照康復計劃進行適應和鍛鍊?

當你配好助聽器,驗配師會拿出一張四周康復計劃表,對你接下來的助聽器使用“聲”涯進行指導,可別小看這貌似簡單的幾句話,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很多人因為沒有良好地度過適應期而放棄佩戴助聽器,今天我們來看看為什麼你應該按照康復計劃進行適應和鍛鍊。

為什麼你應該按照康復計劃進行適應和鍛鍊?

為什麼要逐步建立使用助聽器的習慣?

原因一

最初的積極經驗可以對後期堅持佩戴起到鼓勵作用

初次佩戴助聽器,全新的聲音,尤其是之前聽不到的高頻音或細小的噪音,會一下子湧進耳朵,有些佩戴者會覺得比較吵、難以適應,容易產生放棄或者以後再戴的想法。此時必須在安靜環境中使用,每天佩戴較短時間,當適應了聽更多的、不同音質的聲音後,你會對自己和助聽器充滿信心,這樣就可以輕鬆過渡到下個階段。

原因二

行動影響信念,循序漸進

一個明確的行動指導計劃,可以幫助聽損朋友建立積極的態度,而不是進入迷茫無助的狀態。尤其是

當你意識到能否成功使用助聽器取決於自己能否規範使用助聽器時,你會更願意按照要求做

;而助聽器會讓你感受到真正的作用,良好的效果又會鼓勵和促使你進一步使用助聽器。這樣良性迴圈,會讓你順利度過適應期。

為什麼你應該按照康復計劃進行適應和鍛鍊?

原因三

多環境聆聽,明確助聽器在不同場景下的效果,不盲目否認

康復計劃指導我們聆聽順序從安靜到嘈雜,各個環境下的聆聽效果不同,往往安靜環境好於其他環境。經常有聽友說在嘈雜環境下助聽器效果不好或者沒有效果,從而認為助聽器是沒用的,事實上他忽略了助聽器在其他環境下帶來的幫助。

原因四

佩戴的異物感,可以透過時間的延長而緩解或消失

即使助聽器外觀已經非常輕巧,初次佩戴仍然會有異物感,隨著時間的延長,異物感會慢慢緩解或消失,就像小編佩戴眼鏡一樣,十年佩戴史的我通常情況下幾乎感覺不到自己戴著眼鏡。

一起來按照康復計劃進行適應鍛鍊

看似簡單的適應過程,其實是

大腦重塑

習服

的過程,重要性不言而喻。試著大體按照順序在以下環境中使用助聽器,按照列表,以你舒適的程度或快或慢地進行。

在每一個環境中使用助聽器後,寫下助聽器的作用和遇到的問題,並在驗配師隨訪時反饋給他。

1、 在家面對面地聽一個人的聲音

2、 在家隨意走,試著分辨能聽到的所有聲音

3、 大聲、慢速朗讀報紙或讀書,聽自己的聲音

4、 在家聽一個人講話,但不要面對面

5、 大聲、快速朗讀報紙或讀書,聽自己的聲音

6、 在安靜的環境,與兩三個人對話

7、 在外面隨意走,試著分辨能聽到的所有聲音

8、 在嘈雜環境中購物或與其他人(一個人)談話

9、 在家看電視或聽音樂

10、在嘈雜環境中與兩三個人對話

11、在人群中或嘈雜的飯店中對話

12、其他環境

為什麼你應該按照康復計劃進行適應和鍛鍊?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聽覺的康復過程不比視覺,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除了硬體裝置外,更多的是佩戴者的堅持和努力。

樹立合理的期望值、抱有積極的心態、克服佩戴過程中的不適感和沮喪感

,你才會順利度過適應期,成功使用助聽器。當然,每個人的聽力基礎和適應速度不同,不論初次佩戴還是更換新機,都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鍛鍊,您可以與驗配師溝通,一起適當“個性化”定製您的康復計劃。

推薦閱讀

四周康復計劃

第一週

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

。主要是家中,每天佩戴1-2小時來重新熟悉和分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在這周,使用者可能會有佩戴不舒適的感覺,自己說話的聲音也會覺得悶悶的,如果這樣的現象能接受,不是很嚴重,那麼過段時間就會慢慢適應。同時,在這段時間裡,使用者應學會如何操作和使用助聽器。

第二週

在對助聽器有了初步的適應後,佩戴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了。

使用者也可以戴著助聽器到戶外比較安靜的場所了

,比如附近的小公園等。會發現聽到了一些他原來聽不到的聲音或者比以前聽得更清楚了。在這個階段,使用者應學會簡單的助聽器故障判斷的方法及技巧,同時學會好好保養助聽器。

第三週

使用者對助聽器已基本適應,

可以去菜場、超市等公共場所了

。在這一階段,家人應鼓勵使用者儘量多和別人交流,如鄰居、朋友,但也要提醒對話的人,使用者戴了助聽器,講話語速可以慢些,講的儘量清楚些。但每次交談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產生聽覺疲勞。

第四周

使用者對助聽器已經完全適應,除了洗臉、洗澡、睡覺,可以整天佩戴了,也

可以戴著看電視、打電話了

。這個時候,家人會發現使用者看手機或者電視的音量比以前輕了,與別人交流也更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