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新城:科創引擎構築製造業新高地

涇河新城:科創引擎構築製造業新高地

撰 稿:王 朋

編 輯:秦 風

編 者 按

2021財經西部特刊《陝西再出發》日前出爐,全面聚焦陝西高質量、低碳化轉型之路,深度解讀這座科教大省、能源大省當下的改革新政邏輯,本文為系列報道之一。

2

018年的一個週末,創維集團創始人控股股東、開沃集團創始人黃宏生,來西安考察了一天,行程匆匆。原計劃在晚上飛南京的航班上補個覺,但卻有感於一天的所見所聞,遲遲難以入睡,“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西安,真是厚積薄發,人才濟濟啊!”

之後幾年裡,黃宏生對西安的“偏愛”持續發酵:先是投資百億元打造開沃新能源汽車智造基地;而後又在2021年6月初再次加碼,宣佈斥資100億元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打造創維智慧電子產業園。

在簽約儀式上,黃宏生意猶未盡:“西鹹新區具有雄厚的創新承載力,創維希望以此次簽約為契機,深耕智慧製造領域……未來將會有更多好專案落戶新區。”

能讓這位資本大佬如此盛讚,涇河新城的“創新承載力”一時引得外界不少關注。無獨有偶,作為全球光伏矽片和元件“雙霸主”的隆基股份,早於創維此番大手筆之前五個月,宣佈將在涇河新城打造全球單體最大的光伏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達180億元。

得益於行業龍頭企業的大單加持,定位於“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的涇河新城,勾畫的“科技創新新引擎 先進製造業新高地”格局如今漸顯輪廓。

西安“北跨”核心聚集區

城市的發展是一道系統又複雜的命題,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龍頭西安市,要發揮引領、示範、輻射和支撐西北地區的發展,提升城市首位度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首位度的衡量標準,除了經濟資料這一重要指標,城市的政策、產業結構、人口、教育、醫療等資源狀況,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城市要有足夠的空間來實現對這些資源的承載。

可以看出,無論是陝西省層面,還是西安市層面,近年來一直在解決西安城市發展空間的問題,換言之也是在提升西安的城市首位度。

在2018年出臺的《大西安2050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中,首次明確了大西安的格局和體量,提出以西安、咸陽、渭南、楊凌、西鹹新區為主體的規劃範圍內,實施“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空間戰略,促進大西安與周邊城市協同發展,共同打造國家一級城市群。

雖說幾年下來略有調整,但“北跨”始終是西安空間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

在西安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對“北跨”的表述中,強調要加快實施渭河發展,重點發展航空、汽車、軌道交通等產業,建設渭北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作為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的五大組團之一,涇河新城地處西安中軸線的北部,正是“北跨”戰略的核心聚集區。

得益於近年來基礎設施和路網建設及對接的快速推進,涇河新城與西安主城區的時空距離不斷拉近,這也為其更好參與最佳化西安城市功能佈局、提升城市發展能力,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涇河新城亦確定了自己的發展思路——定位“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打造“科技創新新引擎 先進製造業新高地”的現代化新城。

對資本而言,城市發展策略及重心就是風向標。可以說,涇河新城在新一輪的區域發展中,已然提前佔據了明顯優勢。

先進製造業新高地

產業決定城市發展,產業型別決定著未來發展空間。

涇河新城要實現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的途徑,便是大力發展製造業。這種發展策略的制定,一是契合了大西安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所強調的內涵,又結合自身區位優勢,使之有著更為可行的落地性。

為此,涇河新城提出“做最優生態環境、引最多優秀人才、聚最強高階產業”。三“最”既是目的,也是決心。

近年來,涇河新城打造先進製造業新高地上,也取得了諸多成績:

2018年,引進法士特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等專案;

2019年,玉灃智慧製造中心、雲泰數通涇河新城大資料中心、中創為量子西北總部基地等創新科技高含量的產業專案相繼落地;

涇河新城:科創引擎構築製造業新高地

2020年,引進西北安全應急產業園、陝煤研究院新能源產業基地及中車智軌生產基地等29個專案,引進各類科研院所70餘家;

2021年上半年,隆基股份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專案、陝煤研究院新能源材料產業園、涇河新城協同創新中心等8個重點專案同步開建;6月,創維智慧電子產業園簽約落戶;

……

隆基股份、創維集團等行業龍頭紛紛將目光聚焦於此,且大手筆跟進。這既是對涇河新城區位發展前景的認可,也是對其“誠意”的肯定。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這些大體量製造產業的相繼落地和投產,同時也釋放出訊號——透過擴大產業空間範圍,透過這些優勢產業的延伸,這裡完全有可能再次培育出新的行業頭部企業,牽引城市能級的個性化特色提升。

以隆基股份的專案為例,專案投產後,能帶動4000人就業,預計年產值達400億元,年均營收約120億元,實現利潤約12億元,上繳稅收6。4億元——如此一個“世界級”體量的專案,可進一步篤實涇河新城先進製造業的地位,同時對於上下游產業鏈也必然帶來明顯的集聚效應。

科創“含金量”再升級

先進製造業的雛形已然顯現,涇河新城的做法是“再添一把火”。

2021年3月底,著眼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科技成果產業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三大目標,加快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競爭力的高水平平臺,陝西舉全省之力打造“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

“秦創原”的目的性極為明確,利用平臺的搭建,在陝西打造一個高地,進而吸引資本、科技、企業和供應鏈在此聚集,加速產業叢集的形成和最佳化,快速形成競爭優勢,為科創發展提供內驅力。

涇河新城率先響應,於5月底出臺了《涇河新城涇河灣院士科創區產業扶持專項政策(試行)》——除了直接對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進行激勵,還從金融支援方面給出了激勵舉措,推動金融機構支援科創企業發展,推動科創企業借力資本市場。依據該政策,單家企業最高可疊加獲得4000萬元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專項政策中提及的涇河灣院士科創區,是涇河新城近年來著力解決科技產業“兩張皮”問題而謀劃落地的“大手筆”。

早在2019年,涇河新城就定位於打造科技中心、創新中心、人才中心、休閒宜居中心的“院士谷”規劃對外披露。據陝西本地媒體報道,“院士谷”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落實陝西省委、省政府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工作要求重要抓手,是建設“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的重要抓手,是涇河新城策劃並全力打造的城市發展引擎。

按照規劃,涇河灣院士科創區(院士谷),到2023年底實現研發投入佔區域企業總營收比重達到5%,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800家,引進培育“獨角獸”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工業企業總營收比重超過60%……

如今,涇河灣院士科創區已被確定為“秦創原”協同發展的重要板塊。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政策的進一步明晰和升級,對於涇河新城矢志構建先進製造業新高地,無疑又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