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石例》序「1」

《漢石例》序「1」

文生於義,不生於例也。義恰而例自立焉,故不獨《春秋》有例,若《易》,若《詩》,若《書》,無不有例。其例既定於聖人精義之心,非有所比擬景傅也。為文必當明例,碑誌又文字之最謹嚴者,其例尤不可不講。元潘景梁、王止仲,明黃太沖,遞有所述,然取法不越昌黎,是謂昌黎以前金石之文皆獷語也,先河後海,豈其然乎?古人制鍾範鼎,義專裒顯,麵人儷事,不患本末不審,故款識流傳,類皆檃括行能,文質究宣,但主銘勳,不關記事。變金為石,其義猶是,其例亦當猶是。秦漢以來,矩矱具存,可覆驗也。自昌黎一變而為述事,後世史籍舛午,往往足資考證,故各家文集碑誌,尤為可貴,昌黎之功,誠亦不細。然不得因後掩前,反疑古人渾噩為不達也。

朱竹垞嘗謂墓銘莫盛於東漢,鄱陽洪氏《隸釋》《隸續》其文其銘,體例非一,宜用止仲之法,舉而臚列之。竹垞既未有成書,錢塘梁氏《志銘廣例》、吳江郭氏《金石例補》、嘉興馮氏《金石綜例》,搜採較博,舉例尚疏,至長洲王氏《碑版廣例》,雖上取秦漢,下訖中唐,其旨乃主於摧毀漢人,專以文章正統與韓、歐,其言曰:漢碑版之在世亦多矣,或奧而賾,或枝以蔓,雖或得焉,其所得嘗不敵其所失。又曰:漢碑版不皆出於文士,乖離析亂,人率其臆,未嘗有例也。噫,古人物勒工名,一器且不苟作,何有旌功寫德,託垂千億,乃曾不得一文士為之操觚乎?晚近尚欺心之學,且有專標柳子厚、馬少監、張子野、黃夢升諸文,以為碑誌正宗者,是並韓、歐之例可廢,何論漢也。

吾友寶應劉君楚楨,始本竹垞之意,壹以東京為主,傅以經術,加之博證,纂為《漢石例》六卷,蓋惟深通漢學,故能得其大義,義舉而例亦因之俱舉。文章家既讀潘、王之書,即何可不進以此箸也。楚楨為端臨先生從子,少與儀徵劉孟瞻齊名,號“揚州二劉”,作令畿南,迭更盤錯,時遣人持券告貸京師,而一錢不以累民。比官元氏,貧愈甚,循聲亦愈起。訪獲縣境古碑甚多,其尤著者則《延熹封龍山碑》,自來金石家皆未見也。靈石楊君墨林及弟子言雅好金石,讀君書喜且寶之,因請刻入《連筠簃叢書》中,而以校勘之事屬餘,餘既獲交孟瞻,又獲交楚楨,故樂序行其書,楚楨又箸有《寶應圖經》,精博與孟瞻《揚州水道記》埒,“二劉”之目豈虛譽哉。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初六日,平定張穆序。

【1】此文也收錄於張穆《㐆齋文集》。

(來源:《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第40冊)

《漢石例》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