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最近討論《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的文章頗多,我也有幾個學生特意飛去日本看了展覽。《祭侄文稿》作為經典的書法作品,原稿的藝術價值和珍貴程度自不必多說。

我想作為一個寫字的人,湊個熱鬧去發洩情緒的爭論一番展品的儲存條件,亦或參與一場政治問題的口水戰,真還不如踏踏實實把帖重臨一下,再好好品味一下顏體行書之獨特魅力。

上個週末,我於臨習過程中,感慨頗多,撰此短文與朋友分享。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顏真卿《祭侄文稿》原稿

行書法帖有三,一為《蘭亭序》,二為《祭侄文稿》,三為《寒食帖》。作為以行草書為重點研習和教學的老師,我臨《蘭亭序》各種版本有五百通以上,臨《寒食帖》幾十次有餘,唯獨臨第二法帖《祭侄文稿》統共不足五通。為什麼我臨《祭侄文稿》這麼少呢?細想來恐有偷懶之嫌。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 臨 蘇東坡《寒食帖》區域性

《祭侄文稿》原作23行,234字,中間塗改30餘字。文徵明的《心經》260字,我臨一遍3小時足矣。《蘭亭序》324字,臨馮承素神龍本不到4小時,背臨則更快。《寒食帖》129字,臨寫不到2小時。而《祭侄文稿》這230餘字,我從頭到尾臨完至少要5個多小時。可見此帖之難!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臨《祭侄文稿》全圖(點選圖片可放大)

用筆:小狼毫

用紙:仿古原漿草皮紙粗麵

尺幅:1尺×1。2尺×3張

總的來說《祭侄文稿》臨習有三大難點,其一是筆法。

《祭侄文稿》本為祭文之草稿,顏真卿在悲慟心情下,任筆為之,雖因思緒萬千,有多處塗改,但想必書寫本身所用時間並不會太長。但既然是臨帖,就切忌不能把自己書寫習慣帶入臨習過程中,洋洋灑灑,一瀉千里的寫一

大篇

,並不能說明自己就習得了法帖之真諦。

我的建議還是要仔細觀察墨色乾溼,分析字形結構,行氣變化。

臨寫比較難的法帖時,我的習慣是在原帖每行用鉛筆打一條中線,在臨寫的紙上每行也打一條。

這雖是個“笨辦法”卻可以幫我迅速的抓住一個字結體的特點,字與字之間縈帶的關係,行與行的呼應。我把這條線叫做臨碑臨帖的“生命線”。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 臨《祭侄文稿》區域性 圖一

難點之二在於臨寫時易“入戲”,情緒波瀾起伏。

《祭侄文稿》是一篇充滿悲痛情緒的文章,每次臨帖我都會讓自己沉浸在臨寫的作品中,去領悟、體會原作者書寫時的心理狀態。這樣才可做到不僅形似更能神似。但顏真卿書寫此文時的狀態是悲痛欲絕的,所書字裡行間傾注了滿滿的悲傷之情。單是通讀一次,不知怎麼,就讓我忍不住回想起76年唐山大地震九死一生後看到死傷無數的畫面,所以每每面對《祭侄文稿》總是難於起筆。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 臨《祭侄文稿》區域性 圖二

此次臨寫,為讓自己更多的專注於書寫本身,而不要被書寫內容影響到心緒,故將所有塗改之處省去未臨,並將原帖23行壓縮到了21行,行氣因此相應有些調整,是我自己的處理。用紙方面,此次選用仿古原漿草皮紙的粗麵臨寫,也是為了更好的體現原作中顏真卿破除法度,跌宕起伏的遒勁筆力。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 臨《祭侄文稿》區域性 圖三

難點之三在於還原神韻。

結體筆法可臨習,而情感永遠無法再現與超越。歷史學家將《祭侄文稿》推崇為行書法帖第二,足見其藝術高標的地位。從原作墨跡的角度衡量,《祭侄文稿》某種程度上甚至比《蘭亭序》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蘭亭序》畢竟是經過初唐書家的勾摹傳承至今,暫不論作品是否融合了唐人的演繹,單就反映作者當時書寫心緒,情緒狀態而言,我們就很難確定其是否還原了王羲之本意的真實面貌。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 臨《蘭亭序》

而《祭侄文稿》則根本不算一幅正式作品,草稿的形式本身使得顏真卿最真實的情緒,透過筋骨內蘊的筆法,連綿不斷的筆勢呈現出了精妙技法的本真面貌。我們作為後人,最難的就是再現當年作者洶湧澎湃的情感,故只能透過更細緻的觀察,對細節更精準的臨寫,從而慢慢體會作者當年書寫此文時心情變化注入筆中的實質。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臨《祭侄文稿》區域性與原作對比

用墨的角度

,我試圖體會,一個心緒悲傷煩亂的作者,恐每次心緒起伏奮筆疾書時,肯定是顧不上講究墨色統一的,應該是一口氣寫到墨色已盡才會再想起蘸墨。所以我在臨習時,也採取飽蘸墨汁後,連續書寫多字,幾乎感覺墨沒了,方再次蘸墨。此種處理,會使通篇墨色濃重枯澀交替呈現,更加契合當時作者的內在情感之變化。

章法的角度

,《祭侄文稿》可謂自然天成,毫無雕飾。章法的安排隨心而為,整篇文章的節奏以情推進,時而剋制,時而激憤。書為心畫,書如其人。顏真卿在用作品中疏密的行氣,表達著內心起伏不平的感傷。我在此次臨寫過程中,剋制了一些既往臨習時的悲痛情緒,故章法佈局比較平整,連貫。這種並非揮灑酣暢的書寫,也許會有朋友認為並沒有得到《祭侄文稿》之精髓,但我認為,有節制的去將自己與原帖情緒進行連線,才能更多的從藝術與學習的角度,獲得此帖中難得的細節。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楊再春臨《祭侄文稿》區域性與原作對比

最後,我想有個小建議。與我一樣的習書之人,

如果此次《祭侄文稿》去日本展覽,你暫無緣看到,併為這事心裡存著些“委屈”,那咱們就正好用上這個“委屈”的情緒,利用春節的假期,好好重臨一遍這行書第二法帖吧!

歡迎大家把自己臨寫的作品發給我們小編(微訊號:morenshuo),甚至也可以年後快遞過來給我,期待與大家一起學習切磋!也算是給我這個76歲的書法老教師進一步研習《祭侄文稿》督促。

「楊先生講碑帖」再臨《祭侄文稿》有感——楊再春

大年三十(2月4日,下週一),敬請期待楊再春先生拜年小影片!

預祝大家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