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

能講好故事的企業,不一定是好企業;但好企業,一定能講出很多好故事。

一家企業在普通群眾眼裡,到底是唯利是圖的吸血鬼,還是備受尊崇的良心企業?企業在群眾眼中的輪廓(模糊而不精準),我們稱之為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

很多偉大的企業,在發展成長和成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獨特的標誌性動作,樹立了根深蒂固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

最早的是海爾,1985年張瑞敏在眾多同事的見證下做出一個驚人舉動,他帶頭掄起大錘砸爛76臺質量不合格的電冰箱,在一眾質量意識薄弱的同行中,率先扛起了“質量”大旗。

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

對於TCL,我們耳熟能詳的是李東昇《鷹的重生》系列文章的釋出,文章中深入探討了企業遭遇國際化挫折的真正原因,以及用涅槃的方式完成重生,引起了業界的廣泛共鳴。最終,TCL成為眾多企業戰略轉型或二次創業的先進典範。

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

提到偉大的企業,就無法忽略網際網路企業,一家富可敵國的阿里巴巴。馬雲在2008年突然提出“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就改變銀行。”儘管阿里巴巴在商業上幾何倍地攻城略地,並無往而不勝,但在沒有任何事實作為依據的情況下,大家覺得這是馬雲吹的眾多牛皮之一。後來的事情大家多知道了,支付寶橫空出世,強大到無法忽視。直到在另一次大會上炮轟監管大大,引起輿論崩塌。

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

相比之下,任正非一向以神秘低調而出名。但在企業重大抉擇時總能力挽狂瀾,要麼是文章要麼是講話,由內而外,先有1998年的《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2001年的《華為的冬天》,後有10月底五大軍團成立大會現場,任正非也在演講中表示“我們要用艱苦奮鬥、英勇犧牲、為國捨命,打出一個未來30年的和平環境”。儼然是一家正能量濃度、愛國濃度最高的企業。

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

而另一家長期受人喜愛的企業,聯想則用一系列動作,把幾十年積攢的人設敲得粉碎。聯想在貿工技的道路上賺得盆滿缽滿,本可以悶聲發大財。卻在某次國際5G標準重要會議上棄華為而選擇米國競對(技術路線的問題,本無可厚非),之後楊元慶又在應對《財富》主編提問“聯想到底是一家中國公司還是美國公司”時支支吾吾,結巴了半天以“根植於中國的全球化公司”應對。如果放在平常年份也就算了,現在正是同仇敵愾的時間,他們豬油蒙了心,站錯了隊。不久前,又在申請科創板中鬧出了笑話。

格局大小,一看便知。

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大多是注重儀式的,要麼是另起爐灶,先破而後立;要麼是猛藥治痾,斷臂而求生;要麼是隱忍低調,向內聚實力。不管何種形式,都是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氣,都是活脫脫的獻祭。

企業形象奠定背後,標誌性的獻祭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