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1. 高句麗的起源

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公元5世紀後,高句麗被普遍簡稱為“高麗” [7] ,其君主也被中國皇帝冊封為“高麗王”。在這個高麗滅亡後的200年後,又出現一個叫高麗的國家,然而此高麗非彼高麗,只是名字相近罷了。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現在仍能找到古高句麗的一些蛛絲馬跡。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古高句麗遺址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古高句麗壁畫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古高句麗壁畫

2. .隋唐兩代帝王為什麼要將高句麗滅之而後快呢?

拿太宗李世民的一段話最有代表性。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太宗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然而,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含章可貞,無成有終。大意是:現在天下安定,唯有高句麗這個地方還不安分,雖然自己沒有什麼成就,但後世子孫能在自己幫助下,終於實現了最偉大的事業,這不是最好的結果嗎!以我的理解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當時的唐朝政治經濟空前強大,可以說就是當時的超級大國,不能容忍旁邊有這麼的一個強大的鄰國存在,必須採取先發制人的方式,除之而後快,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就是為什麼有唐一代不建長城的原因,作為一代英主李世民,更不可能把這個心腹大患留給後代子孫。

從另一方面說,這裡本是中國的故土,現在收回來也是無可厚非,此地漢朝時已經設立個郡縣,以地圖為證,現在用武力奪回只不過是要回自己已經丟失的東西而已。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漢設四郡

3.高句麗滅亡的過程

早在隋文帝時期,就曾派三十萬大軍征討,結果30萬大軍鎩羽而歸,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更是傾全國之力,攜百萬之眾,不惜血本的征討高句麗,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後慘敗而回,造成怨聲載道,烽火四起,最後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再到了太宗朝,御駕親征,雖然仗著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和眾多精兵猛將的相輔,雖然沒有吃著什麼大虧,但是最後也是功敗垂成,久攻不下,冬季來臨,只能黯然撤退。

只有到高宗李治才最終解決問題。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高宗 李治

666年五月,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病死,其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泉男生與弟弟泉男建、泉男產關係不睦,兩個弟弟趁泉男生外出巡視之時,搶班奪權,殺男生兒子泉獻忠,泉男建自任莫離支,發兵追捕泉男生。泉男生只好走保國內城,遣使向大唐求救。強勢首腦泉蓋蘇文之死,引起諸子爭權內訌,導致勢衰,為大唐滅其國提供了良機。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泉蓋蘇文

在658年,659年,都出兵赤烽,橫山擊破高句麗軍隊。殺敵各一,二幹人。在660年新羅以百濟藉以高句麗支援後入侵又求救於唐朝。唐朝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十萬軍隊,直接去伐百濟都城。大破百濟軍,獲百濟王義和太子隆,次子。使各城主,都投降於唐。使百濟五部歸附唐朝,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成了唐朝熊津等五都督府。唐軍乘勝進軍。以契毖何力,蘇定方,劉伯英,程名振各路率軍分道進攻高句麗。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李勣

被隋唐幾代帝王屢攻不下的高句麗最終是怎樣滅亡的?

蘇定方

666年十二月,唐高宗任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提師東征高句麗,新羅亦趁機聯合唐軍發兵攻之。轉年九月,李勣率軍攻克高句麗新城(今撫順市北高尓山山城),復趁勢連下十六座城池。667年,唐將薛仁貴率軍攻拔扶余城,扶余川四十餘城望風而降。李勣破高句麗五萬大軍於薩賀水(今遼寧丹東市西南趙家溝河),斬殺五千餘人,俘獲三萬人,乘勝攻克大行城。薛仁貴沿著海邊挺進,與李勣大軍會師於平壤城下。唐軍圍困平壤城一個多月,高句麗國王高臧見迴天無力,只好遣使來到唐軍大營向李勣投降。但泉男建拒不投降,關閉城門固守。五天後,唐軍破城,泉男建絕望自殺(未死),高句麗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