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做什麼用的本文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共計8張圖片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智慧結晶,也是人類文化精神的展現。中國的服飾文化歷史,貫穿上下五千年,多種形制的服裝,有趣的服裝起源,每一件細細說來都是一篇小故事。常看歷史劇的你,是否有好奇過古代大臣上朝的帽子,為何有兩個小翅膀?#山東碧海#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大臣每一走一步,那翅膀晃晃有看起來十分的可愛。其實這裡頭還有一個服裝起源,是一個傳說中的小故事。大臣戴的帽子是一種官帽,又叫做烏紗帽。最早起源於東晉,據《通典》載:“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當時,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烏紗帽 。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因此官帽就這樣的誕生了,但是官帽款式簡單,製作便宜,這種流行很快就傳到了民間,無論官民都佩戴這樣的帽子,只是有顏色和款式的區別而已。

最早的烏紗帽其實並非全是黑色的,貴族等勳貴人家,佩戴的可能是白紗帽,有區別於其他朝臣。一直到明朝才確立了全部都是烏紗帽的設計。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而烏紗帽的流行程度有很多詩句和細節可以考證。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下過詔書說:“自今以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宮士庶皆同服之”。由此可見,烏紗帽就是常服的一種配飾。在白居易的詩句中也曾表示過烏紗帽是可以贈送親友的一種禮物,甚至可以佩戴於歌伎頭上。

說了這麼半天,烏紗帽旁邊的小翅膀到底是做什麼的?這裡有個傳聞,是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剛剛成為皇帝的時候,很多官員沒有習慣身份的轉換,經常交頭接耳,嘀嘀咕咕,宋太祖趙匡胤不好當庭訓斥他們,畢竟很多人為他的黃袍加身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便想到了用這種烏紗帽來限制朝臣。在烏紗帽兩旁新增,長翹是用薄鐵片或竹篾做成的骨架,兩邊長度分別在一尺以上,官員們只要戴上它,再想交頭接耳,帽子兩邊的“翅膀”就會互相碰撞。官階越高,長翹越細。#職業裝專家#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當然這只是個小故事,其實是一個傳說,更像是後人杜撰出來的。這種傳說的源頭來自於元初人所寫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 角,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衡的兩 角起到避免朝見時“偶語”的功能。對於烏紗帽兩側的長翹,其實早有考究。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北宋以前早已有之的長角幞頭,這個幞頭其實一開始是用來固定帽子的帶子。長翹是由隋唐時期的幞頭演變而來,宋代正式文獻中也依然直接稱為“幞頭”或“折上巾”。晚唐、五代的各種幞頭角,從短角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翹沖天,各種誇張都有。敦煌壁畫裡的五代男供養人,也幾乎盡數頭戴展角幞頭。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甚至宋代人自己都不明白為何有這個長翹的小耳朵,宋代程大昌在《 演繁露 》中說:“幞頭之制,裁紗覆首,盡韜其發,兩 角系腦後……其改為硬 角,史不載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時也。”可見,長翹就是幞頭。因而,幞頭到長翹是服裝發展過程裡,演變出來的結晶。

而且,這種小耳朵裝飾,不是隻有官員使用,宮裡的僕人,甚至百姓也在穿戴這種帽子。流行程度透過很多壁畫和古畫都能參考一二。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結尾的最後,感謝讀者大大五嶽11的提問——關於元、明時代的官帽兩邊有長長耳朵有什麼作用,才有了這篇資料。如果你也有想要了解的服裝服飾知識,可以留言給小海,我們一起來共同尋找中國服裝服飾起源。

中國古代服裝知識2——古代官帽旁邊的小翅膀是什麼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網路整理,禁止轉載,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24小時內刪除。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禁止轉載,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24小時內刪除。

本文部分文案來自小編原創,禁止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