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思維》:擁抱失敗,才能走向成功

《黑匣子思維》:擁抱失敗,才能走向成功

要想成功,先得習慣失敗。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失敗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我們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也懂得只有從失敗中學習才能進步的道理。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就算我們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卻依然在犯錯,而且是一次又一次。

成績不及格,老師已經覆盤了,知道自己錯在哪了,但下一次依然在同樣的地方犯錯;

因為睡懶覺,上班遲到了,雖然進行了自我反思,但遲到的現象還是會發生;

……

如果從失敗中學習真的很容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見事實並非如此。

作者在《黑匣子思維》這種書中告訴我們:要從失敗中學習,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犯錯,以及發現自己犯錯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糾正自己的錯誤。拒絕失敗、無視失敗,成功就只是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而只有擁抱失敗,將失敗當做更進一步的資本,才能更快地取得成功。

接下來錘鍊君將透過

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失敗的好處以及從失敗中學習

三個方面來向大家介紹本書的主要內容:如何才能做到從失敗中學習?

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模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一、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相比較成功,我們對失敗是極其抵制的。我們經常會想:如果一生都不犯錯,那該多好啊!

但這注定只是奢望。縱觀歷史,不管是誰,從來沒有一個人能不犯錯,哪怕孔聖人也不行。

原因很簡單:人的大腦在看待問題時遵循著一些特定的迴路,而其中的某些思維迴路會讓我們不斷的犯錯。在這些迴路發揮作用時,我們需要不斷的警醒自己,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

首先,導致我們失敗的第一個思維迴路是閉路迴圈。

所謂的閉路迴圈,是指失敗之後,但對導致失敗的相關資訊進行了歪曲的解釋,甚至故意忽視掉這些資訊,從而導致失敗的結果久久無法得到糾正。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歐洲曾經流行過一種叫做放血療法的治療方法,醫生對這種方法極為崇拜。在應用這種方法之後,如果病人最終痊癒了,醫生就會很驕傲地說:“沒錯吧,這個方法確實很有效!“;如果病人死了,醫生就會很惋惜地說:“病得太重了,這麼先進的方法都治不好。”

反正不管患者是生是死,放血療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種觀念持續了很多年,最終透過科學實踐證明了放血療法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治療方法,但死去的人卻再也救不回來了。

難道醫生不想救人嗎?不是,只是因為他們太相信放血療法了,從而對它造成的不良後果視而不見。這是潛意識的一種思維模式,不洞察己身,很難發現其中的問題。

現實中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我自認為自己是長跑健將,如果在比賽中拿了冠軍,那正好證明自己確實有那個實力;如果跑了倒數第一,就會將原因歸結於天氣、跑道的質量、隊友配合不力等等,反正自己是沒問題的。

閉路迴圈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對自己的觀點絕對自信。如果你認為放血療法絕對有效,那你找到的所有證據都會支援你的觀點,從而讓你越發堅定自己的判斷。

導致我們經常失敗的第二個思維迴路是認知失調。

當我們在面對那些足以對我們的認知產生巨大沖擊的證據時,我們通常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承認自己的錯誤。但眾所周知,這很難。我們都認為自己很聰明,不會這麼容易上當受騙,而如果接受錯誤,那就代表著自己沒有想象中那麼聰明,這會讓我們感到很難堪,自尊受到了傷害。因此,我們一般採用的是第二種做法,那就是否認錯誤,為自己辯護,甚至不惜篡改已知的證據,使之符合自己的判斷。

這就是“認知失調”。

書中提到一個實驗,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準備了一堂課,學生們為了這堂課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結果教授只是準備了一個非常無聊的話題讓大家討論,而且嘴不能停,這讓參與討論的學生感到相當尷尬,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選擇聽這堂課就是一個錯誤。

但下課後,當有人問及學生們對這堂課的看法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告訴其他人,“這堂課充滿趣味、激動人心”。

為什麼?

上課的決定是自己下的,同時為了上課我們還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果承認這堂課無聊透頂,那會顯得我們很愚蠢。為了避免被傷及自尊,我們得努力說服自己,讓自己認為這堂課確實很棒。

這就是認知失調。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一直陷入自己的錯誤判斷中無法自拔。

《黑匣子思維》:擁抱失敗,才能走向成功

選擇偏倚是第三個導致我們失敗的思維迴路。

同樣以放血療法為例。上文說了,醫生對這種療法非常崇拜,原因在於從表面上看它確實救了很多患者,而患者也因為被治癒而對這種療法瘋狂點贊。這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這樣的證據是片面的。

為什麼呢?

用放血療法給病人治病,有兩個結果,治好或者治不好。治好的病人自然會對這種方法大加讚揚,給出很多正面的評論。但那些治不好的病人呢?他們當然會持反對意見。但他們已經沒有機會發言了,因為他們死了。這也導致了我們看到的所有關於放血療法的評價都是正面的。用片面的證據推導結果,自然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現實中這種情況也不少見,比如現在要做一個關於夫妻關係的問卷調查。如果你問一位先生:“你和妻子的關係怎樣?”,他大機率會說“關係很好”。為什麼呢?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就算他和妻子關係不好,他也不會說出來。採訪十個人估計有八個會這麼說。如果據此得出一個結論,“夫妻關係都很和睦”,這顯然是不靠譜的。

錯誤並非故意為之,而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這可能讓很多人感覺鬱悶:想要成功就那麼難嗎?但換一個角度,如果把錯誤看成一個個學習的機會,那是不是離成功更近了呢?

二、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失敗

作者舉了一個關於聯合利華公司生產噴嘴的例子。

聯合利華的噴嘴因為噴洗衣粉的時候總是堵住,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需要重新設計。高壓系統專家、流體力學和化學分析專家輪番上陣,依據科學原理設計出了最合理的噴嘴結構,但問題卻依然得不到解決。到最後,他們放棄了提前設計,而是先打造出一個最原始的噴嘴,然後一步步的嘗試、矯正、改進,最後終於製造出了合乎要求的噴嘴。

在這裡,聯合利華其實是採用了生物學中進化的觀點。進化遵循“累進”原則,即每次選擇的結果都會傳遞給下一代、再下一代,以此類推。而噴嘴的最終形成也是遵循了這一過程,每一次的效果都比上一次好一點,每一次的失敗都為下一次的試驗積累了寶貴的資料。我們最終看到的噴嘴結構合理,形狀獨特,宛若大師細心雕琢的傑作,但其實,它只是成百上千次失敗之後的必然產物罷了。

由此可見,成功總是蘊含在無數的失敗當中,如果將失敗視為可供利用的資源,成功也就離你不遠了。

首先,失敗是最好的保衛資源的方式。

很多人不願意看到失敗,就算失敗了也故意視而不見。因為失敗了會讓他們感到難堪,而且調查失敗的原因時會浪費資源。

但問題在於,就算你故意視而不見,失敗造成的損失並不會消失不見。失敗了不去做調查,資源會一直被浪費。相反,如果調查出真相,從此就不會犯錯,會節省很多資源。

這其實就相當於掩耳盜鈴——以為自己聽不到,鈴鐺就不會響。此大謬也。

其次,失敗有利於創新

當做某件事失敗了,我們就說產生了一個問題,而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創新。從某種意義上,社會的進步,技術的革新,都有賴於問題的出現。

舉個例子,公交車很方便,但下車之後還得走十幾分鍾路才能回家或者到公司,卻讓很多人感到太浪費時間了。怎麼解決呢?共享單車應運而生。

再比如說,當牛頓機械定律可以解決所有物理問題時,就沒有會想到要去建立相對論。但當有些問題沒辦法透過牛頓定律解決時,就得尋找新的方法,於是相對論的出現就順理成章了。相對論的出現就是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而誕生的。

創新過程是為了解答某個難題而出現的,如果沒有問題,沒有失敗,沒有缺陷,沒有挫折,創新就沒有了源頭,社會也就失去了進步的動力。

《黑匣子思維》:擁抱失敗,才能走向成功

最後,經常面對失敗的人,不容易被打垮

很多人拒絕失敗,不想看到失敗,因此,他們沒有應對失敗的經驗,一旦失敗來臨,他們往往會驚慌失措,很容易崩潰。華麗的成功光環籠罩下的,其實是一顆顆一碰即碎的玻璃心。為了維持自己的光環,他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在一次重要的考試的前一晚,作者看到有很多學生在操場上狂歡,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他們並不是遇到什麼高興的事,僅僅是因為對第二天的考試成績不抱希望。但他們又不想讓人質疑自己的天賦,成績不好不是因為天賦不好,而是因為喝醉酒了沒有發揮好。

與之相反的,是那些勇敢接受失敗的人。在他們眼裡,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反饋。成功了,說明自己做得沒錯;失敗了,說明自己犯錯了,需要糾正。每次的失敗都會帶給他們巨大的提升,表現在行動上,就是越挫越勇,不容易放棄。

從失敗中學習,與失敗共舞,你就會發現,失敗是一種多麼寶貴的資源。

上面我們說了從失敗中學習好處非常多,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三、從失敗中學習

要從失敗中學習,首先得先發現失敗。

有些朋友納悶了:發現失敗很難嗎?不難吧?

確實,失敗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很常見。想要考上大學,結果沒考上,就是失敗;上班想要早點到,結果遲到了,這也是失敗。其實,只要預期目標發生偏離的結果,都可以稱為失敗。

但這樣結果明確的失敗不是我們探討的主題。等到塵埃落定才知道自己失敗了,這太遲了。

我們要在結果還沒有完全確定之前,就要確定自己是不是走在一條通往失敗的路上,然後及時調整方向,最終獲得成功。

這就是我們從失敗中學習的第一步:

如何確定自己失敗。

我們就需要用到一種方法,名字叫做“隨機對照實驗”。

還是以放血療法為例做一下說明。

將所有病人分為兩組,一個實驗組,一個對照組。對實驗組使用放血療法,對照組沒有使用放血療法,除此之外,兩組患者的其他條件都完全相同。因為兩組患者的其他影響因素都完全相同,最終結果就只能取決於放血療法。事實證明,採用了放血療法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從而讓人們從對這種治療方法的崇拜中驚醒過來。

隨機對照試驗不僅僅用在這些看似非常嚴肅的科學專案中,在生活中同樣適用。我們知道,影響一個人跑步速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鞋底的摩擦係數、氣溫、空氣溼度等等。

如果你是一個長跑運動員,你感覺跑得有些慢了,想知道是不是鞋底的摩擦係數影響了自己的速度。這個時候就可以用隨機對照實驗來最佳化自己的速度了。

你可以換摩擦係數比之前大和比之前小的各試一次,以第一次的資料兩相對照,就可以知道摩擦係數對自己的速度到底有沒有影響、摩擦係數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

但有的時候,隨機對照實驗不是那麼好做的,尤其是面對一個比較龐大的專案的時候,我們會不知道該從哪下手。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新的名詞:

邊際效益

邊際效益是指:如果一個大問題很難解答,可以將它分解成許多小問題,透過對這些小問題進行隨機對照,就可以得出結果。

比如我們總是給某個貧困地區捐款,但這些資金是不是真的起到作用了呢?無法確定。

但如果應用了邊際效益這個概念,我們就能很清晰地得出結論。

怎麼做呢?我們知道,捐款的使用範圍很大,包括醫療、掃盲、修路、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等等。我們可以將捐款的一部分用在提升某個地區的教育水平上,而另一個地區則保持原狀,最後將這兩個地區的資料放在一起進行對照,由此可以看出這筆捐款是不是真的發揮了作用。如果教育水平沒有得到提升,那就說明這筆捐款的使用方式不對,應該及時調整。

透過前兩個步驟,我們已經知道了到底怎麼做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犯錯,是不是走在失敗的路上。但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需要集思廣益,快速糾正所犯的錯誤。但這有個前提:犯錯的人要心甘情願地站出來,分享自己的錯誤。

但問題是,現實生活中,犯錯的人很多,但勇敢承認錯誤的人卻少之又少。因為承認自己犯錯在很多時候意味著要接受懲罰,要被老闆批評、被同事指責,要遭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所以,營造出一種在某種程度上“容許失敗發生”的氛圍勢在必行。

我們往往因為急於得到一個結果,在沒有找出真相的時候就隨意譴責,這樣就很容易找錯譴責物件。同時,很多問題的發生不是因為馬虎大意,也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各種複雜作用的後果,員工本身並不認為是自己的錯。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大懲處力度不但不會減少錯誤,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書中有個案例。一個嬰兒被自己的母親夥同他人虐待死亡,但媒體卻對有責任保護嬰兒的護工發動譴責,最終形成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護工被嚇得躲藏起來,他的女兒也遭受了死亡威脅。示威者想透過這種方式讓護工提升責任心,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護工大批勵志,很多服務崗位人手不足,被親生父母殺害的兒童數量上升了25%。這就是不顧真相隨意譴責的後果。

當錯誤出現時,不急於譴責,不執著於“為什麼”,而是把焦點放在“怎麼做”上,失敗就很容易發現並得到糾正。

建立一種寬容的、勇敢承認錯誤的氛圍,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其本質上其實是透過降低承認錯誤的成本,從而達到暢所欲言的目的,我們可以利用另一種方法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黑匣子思維》:擁抱失敗,才能走向成功

這種方法被稱為

“死前驗屍法”。

舉個例子,如果你現在要創業,現在假設創業失敗,計劃泡湯了。現在你和你的團隊坐在一起,把所有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全部列出來,一一分析,找出失敗合理的原因。

這個方法好處有兩個。

第一,因為創業並不是真的失敗了,開會也不是追究誰的責任,因此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積極發言,發表自己的意見。第二,找出失敗的原因不是為了打擊創業的積極性,其目的是為了查漏補缺,透過討論將所有可能導致失敗的問題全部解決,減少創業風險。

死前驗屍法其實是對建立一個願意分享錯誤的氛圍的一個補充,因為極具操作性,因此被很多人青睞。

每個人都向往成功,但沒有失敗,哪來成功?與失敗共舞,從失敗中學習,將失敗視為上天的恩賜,你的人生將會充滿希望。

至此,錘鍊君總結了一下,關於失敗,我們聊到了以下三個方面:

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我們沒有停止犯錯,失敗就會一直存在,如果抵制無效,無法遠離失敗,不妨接受它,擁抱它,這樣將讓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失敗的好處:

每一次成功的背後,都有著成百上千次的失敗做支撐。不僅如此,它還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智慧產生的源泉。

從失敗中學習:

隨機對照實驗讓錯誤無所遁形,寬容的環境讓大家敢於分享錯誤,死後驗屍法更是降低了犯錯成本。從失敗中學習,並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更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與成功相比較,失敗確實讓人討厭,但在整個人生中,我們卻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犯錯。如果說整個人生是一座巨大的冰山,那成功只能算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失敗才是海面以下的巨大山體。

失敗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討厭它、抵制它,它就會變成你甩都甩不掉的累贅,讓你不堪重負;而只有包容他,接受它,它才會變成你成功路上的強大幫手,助你揚帆起航,駛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