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幸福比承受痛苦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創造幸福比承受痛苦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圖片摘自網路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人來到世間,就是受苦的。

所以受苦本是常態。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一個概念:習得性無助。

他用狗做了一項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鈴聲一響,就對它進行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鈴聲一響,還沒進行電擊,狗就伏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即使把籠門開啟,狗也不會逃走了。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離,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所以當有些人在生活的過程中因為壓力,因為失去,因為內心不平衡,因為身體的病痛,因為事業的不順,因為感情的不和,造成這樣那樣的痛苦感受時,有些人就會漸漸習慣這種感受,認為這是命,既然是命,我也改變不了,那就認了吧。

當他們面試屢屢碰壁,考試屢屢不中,相親總不能遇到合適的時候,他們彷彿陷入了不能“成功”的怪圈,總被一種“無助感”包圍著,導致有的人甚至都開始懷疑人生了。為什麼有時會覺得自己如此無助?怎麼才能取得成功呢?於是心理學家們發現,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項工作上失敗,他就可能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他們覺得這是命中註定的結果,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無法遇到心愛的人,無法如他人那樣幸福快樂的過日子,我就是如此悲慘,我就是如此抑鬱,我就是如此倒黴,他們自怨自艾,他們妄自菲薄,他們也會怨天尤人,但是他們還會逃避到某個事物裡面做一隻埋頭的鴕鳥,不去面對,而是漸漸習慣了這種痛苦的感受,因為承受是不需要抬起頭來去面對的。

他們本身痛苦還不說,重要的是這種痛苦的情緒和無助的心態會傳染給他身邊的人,眼中無光,心中無愛,他們有的可能會將自己變成機械,重複的完成兩點一線的工作學習,壓抑內心真實的渴望和情感;他們有的可能會沉迷於某種成癮,比如喝酒打牌或者賭博,而逃避那些完全可以透過改變而離開的痛苦狀態。

這種痛苦的感受讓他們很難放鬆的開懷大笑,很難真實的去做自己,也會忽視身邊人的感受,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造成身心的亞健康和違背自己心願的週而復始的生活。

創造幸福比承受痛苦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圖片摘自網路

如果說承受痛苦是本能,是本我,那麼創造幸福就是自我,是超我,那麼必然難度更大,需要的勇氣和智慧也會越多,同時在成長和改變的這條道路上,還需要更多的堅持和力量。

幸福是什麼?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受,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不同,而且幸福感會隨時轉換,它沒有固定的標準,也沒有刻意的要求,但是一個人希望擁有幸福感的前提是他有創造幸福的能力,那麼哪些事物會和幸福感有關呢?

一、安全的環境:

在這裡所說的安全的環境是包括大環境和小環境。大環境就是指外部環境,比如現在的阿富汗人民,因為彈火紛飛,顛沛流離,國家戰亂,他們的人民目前就很難感受到幸福。小環境就是指我們居住的家庭環境,一個家庭中,如果每天都是在爭吵冷漠或者有著人身威脅或者言語暴力或者虐待的狀況下,缺乏愛、溫暖和關心,那麼這樣的環境我們也成為是不安全的環境,長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幸福感也會很難擁有。

二、健康的心態:

一個人如果心態是不平衡,或者是長期在痛苦壓抑的環境中,那麼他也很難能夠感受到幸福,因為痛苦和麻木會佔據他的情感世界。一個人在認知世界中,佔據比例較大的是憤怒、嫉妒、怨恨、哀傷、那麼他感受到幸福的能力也會較弱,因為他的關注點不在於發掘幸福,帶著覺察去感知幸福,而是習慣於看起來糟糕的事物。所以心態和幸福感的獲得有關聯。在心態中,那些仁愛、善良、豁達都是能夠讓人們能夠感知更多幸福感的心態。

三、有意義的生活:

人們的生活若缺乏了目標和意義,那麼幸福感也會來的比較少,因為平淡平常的生活會淡化了人們對事物的感知能力,而忽略了對新事物的嘗試、接受和探索,當重複性的習慣成為日常生活,那麼他們獲得幸福感的途徑就會減少,而當他們一直在探索好奇的路上,不斷的為了尋找和實現自己的價值和有意義的生活,行在路上的時候,他們的幸福獲得的渠道就會更多,因為每一天都可能是新的體驗,而不是重複著前一天一樣的審過。就如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偶爾也需要出去旅行一樣。

當然,和幸福感有關聯的事物還有很多,但是透過一項項科學理論證明,幸福感是可以創造的,也就是說當有些人習慣在習得性無助中生活的時候,有些人正在學習著如何創造幸福感。一個是逆來順受,是一種開始逃不開的命運,另一個是開疆擴土,是一種可以主宰自己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你選擇哪一種呢?

文字來源:ID yinnianhuakai2017 文/

李丹

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