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理哭訴:中國的反應不應該如此強烈

最近一段時間,東歐小國立陶宛可謂是“出盡風頭”,只不過,這種透過挑釁中國底線“出風頭”的方式,也讓他獲得了比預想中更為嚴重的懲罰。

自從立陶宛在中方底線問題上做出錯誤選擇之後,中國立刻給予嚴厲反制。除了宣佈給兩國外交關係降級以外,也從多層面對立陶宛這個國家實施全面反制,以此來彰顯“一中原則”不可挑釁的立場。

立陶宛總理哭訴:中國的反應不應該如此強烈

從現在立陶宛的種種反應中能夠感受得到,對於中方的反制,他顯然沒有做好任何準備。而且更令人諷刺的是,立陶宛國內出現了一種割裂局面,一面是立陶宛企業哀聲載道,一面是立陶宛政府仍然執迷不悟。

據瞭解,立陶宛方曾反映,從立陶宛運出的貨物在中國難以完成清關。中國海關反饋的理由是:海關係統中沒有查詢到“立陶宛”這個國家,所以那些立陶宛企業只有兩條出路,要麼就是把這些產品原路返回運到國內,要麼就是把這些產品一直停靠在中國港口外。可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會給立陶宛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

立陶宛總理哭訴:中國的反應不應該如此強烈

除了在清關問題上遇阻以外,立陶宛媒體還提到,中國後續“要求總計2700多家跨國公司不得繼續使用立陶宛的原材料”,否則將對其“採取制裁措施”。面對中國這種“2選1”的選項,這些跨國公司無疑會更傾向於中國,這都導致立陶宛企業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

如果說在此前,這些制裁大棒沒有打到立陶宛企業頭上時,該國政府還能繼續囂張地對付中國,那麼現在明確感受到疼痛的立陶宛,再也無法忍下去了。

立陶宛總理就向中方妥協稱,會謹遵同中方簽訂的承諾協議,並表示“中國完全不需要做出如此強烈的反應”。立陶宛總理還提到,“中國不屬於民主陣營”,對立陶宛的制裁只會讓西方世界更加團結,還威脅稱,立陶宛會繼續加強與歐盟的溝通,爭取儘早解決外交和出口難題。

立陶宛總理哭訴:中國的反應不應該如此強烈

不得不說,直至當下,立陶宛政府還沒有發現事態的根源,中國海關早在此前就明確表明,已經有一些國際公司同立陶宛切斷聯絡,並非是因為中國的制裁,而是他們主動做出的選擇。畢竟從實際利益出發,選擇中國市場才是情理之中,而現在立陶宛卻想透過扭轉輿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受害者形象”,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尋找不被制裁的所謂“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