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黑頸長尾雉

黑頸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humiae)又名地花雞,雄鳥額、頭頂、枕灰橄欖褐色而微沾綠色,兩翅覆羽暗赤栗色而具金屬光澤,羽中部並綴有銅藍色斑;翅黑褐色,頦、喉淺砂白色,胸沾棕,微具褐色斑點,腹和兩脅淡棕白色,具棕褐色橫斑。羽基具黑色和栗色相雜橫斑。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白頸長尾雉

白頸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ellioti)大型雞類,體長81cm,體型大小和雉雞相似。雄鳥頭灰褐色,頸白色,臉鮮紅色,其上後緣有一顯著白紋,上背、胸和兩翅栗色,上背和翅上均具1條寬闊的白色帶,極為醒目;下背和腰黑色而具白斑;腹白色,尾灰色而具寬闊慄斑。雌鳥體羽大都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喉和前頸黑色,腹棕白色,外側尾羽大都栗色。雜食性。主要以植物葉、莖、芽、花、果實、種子和農作物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該雉分佈於北緯25~31°之間,為典型的東洋界華中區東部丘陵平原亞區種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黑長尾雉

黑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mikado)大型雞類,體長53~88釐米。雄較雌大。雄鳥通體紫藍色,臉鮮紅色,翅上有一條顯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長,黑色,具顯著的白色橫斑,腳綠褐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臉紅色,背和翅滿布棕褐色斑紋和灰白色羽緣,腳綠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橫斑。相似種藍鷳腳鮮紅色,雄鳥上背和中央尾羽白色,頭具白色冠羽;雌鳥上下體均無白斑,腹具“V”字形暗褐色斑,腳亦為鮮紅色,區別均甚明顯,野外容易辨識。

長棲於下針葉林及混交林地帶的密林,或竹林及陰坡灌叢。性謹慎而膽小。告警時wok~wok~wok地高叫。繁殖季節雄鳥發出尖厲哨音。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孔雀雉

孔雀雉屬(學名:Polyplectron):共有8種。分佈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僅2種:灰孔雀雉和海南孔雀雉。雄鳥具冠羽,頸後披翎領,通體為烏褐色,具細點和橫斑,兩翼內側和尾羽有金屬紫綠色眼狀斑,似孔雀尾屏,故名;雌鳥略小,羽色較暗淡,尾較短,眼斑不明顯。單配型。

以往被視為灰孔雀雉的亞種,2004年中國學者透過DNA測序和分子遺傳標記等研究發現兩者的遺傳距離為3。1%,超過了鳥類種與種水平間的遺傳距離的範圍,應為獨立的物種。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綠孔雀

綠孔雀(學名:Pavo muticus)大型雞類,體長180~230釐米。雄鳥體羽為翠藍綠色,頭頂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綠色而具紫銅色光澤。體後拖著長達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羽端具光澤絢麗的眼狀斑,形成華麗的尾屏,極為醒目。雌鳥不及雄鳥豔麗,亦無尾屏,體羽主要為翠金屬綠色,背濃褐色,頭頂亦具一簇直立羽冠。外形和雄鳥相似,亦甚醒目,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種類,野外容易識別。

棲於沿河的低山林地及灌叢。雄鳥有精彩表演,向雌鳥炫耀開啟的尾屏。晨昏時立於棲木發出洪亮如長號般的kay~yaw,kay~yaw的叫聲。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白頭鶴

白頭鶴(學名:Grus monacha)是大型涉禽。頸長,喙長,腿長,脛下部裸露,蹼不發達,後趾細小,著生位較高;翼圓短;尾短,無真正的嗉囊;鳴管由氣管與部分支氣管構成;能在胸骨和胸肌間構成複雜的捲曲,有利於發聲共鳴。性情溫雅,機警膽小。它除了額和兩眼前方有較密集的黑色剛毛,從頭到頸是雪白的柔毛外,其餘部分體羽都是石板灰色。早成鳥。

棲息於河流、湖泊的岸邊泥灘、沼澤和蘆葦沼澤及溼草地中,主要以甲殼類、小魚、軟體動物、多足類以及直翅目、鱗翅目、蜻蜓目等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苔草、苗蓼、眼子菜等植物嫩葉、塊根,小麥、稻穀等植物性食物和農作物。殖期為5~7月。營巢於生長有稀疏落葉松和灌木的沼澤地上,巢主要由枯草和苔蘚所構成。每窩產卵2枚,卵的顏色為綠紅色,其上被有大的暗色斑點。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丹頂鶴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叢集多達40~50只,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白鶴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巖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整合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整合大群。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薺等植物的莖和塊根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嫩芽和少量蚌、螺、軟體動物、昆蟲、甲殼動物等動物性食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赤頸鶴

赤頸鶴(學名:Sarus Crane)是大型涉禽,共分化為3個亞種。後趾小而高位,不能與前三趾對握,因此不能棲息在樹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淺灰色,成鳥頸部裸露紅色的面板。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為黑色,白色而修長的內側飛羽垂直的覆蓋著尾部。嘴灰綠而腳粉紅。棲息於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澤溼地及森林邊緣。以稻穀及水生植物的根、塊莖為食,也取食魚類和蛙類。7-12月份繁殖,築巢於沼澤地帶成團的植物叢中,以水生植物莖、葉築成。每窩產卵2枚,綠色或粉紅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點。雌鳥孵卵,雄鳥守衛,孵卵期30天,由雙親共同照料幼雛。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

鴇(所有種)

頭小頸長。鴇科中型和大型狩獵鳥類,與鶴形目的鶴和秧雞有親緣關係,比雁略大,背上有黃褐色和黑色斑紋,不善於飛,而善於走 。如:鴇行(鴇鳥的羽莖);鴇奧(鴇鳥的脾臟與小腸)。鴇科(Otididae)中型和大型狩獵鳥類,與鶴形目(Gruiformes)的鶴和秧雞有親緣關係。約23種,腿長,適於奔跑。僅有3趾,缺後趾。體堅實,保持水平姿勢,頸直立,位於腿的前方,與其他大型走禽姿態相同。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