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的保護管理與預防性保護

預防性保護的概念起始於1930年羅馬國際文物保護會議,起初主要針對博物館,方法是透過控制其內部環境,以達到減輕或推遲館藏文物劣化的目的。經過近90年的發展,這一概念已經不侷限於館藏文物,其手段也擴充套件為風險防範、管理決策、公眾意識等眾多方面。在文物保護未來的道路上,預防性保護的理論和方法也將不斷髮展和變化。

雲岡石窟的保護管理與預防性保護

雲岡石窟1、2窟老照片 (1939年)

基於文物儲存環境“潔淨、穩定”和文物本體“安全、健康”及管理措施“災備”的預防性保護理念日益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潔淨、穩定”是針對文物儲存環境而言,是指因環境因素或其他因素可能導致文物發生劣變或毀損所採取的各種預防措施。包括根據對文物儲存環境的監測(檢測)結果,採取相應的治理調控手段,努力實現“潔淨、穩定”的文物儲存環境需求。“安全、健康”是針對文物本體而言,指的是為保持文物安全健康採取的必要的干預措施,包括日常保養維護和必要的工程措施。災備是針對管理措施而言的,是指在預設的水災火災地震等災害條件下,文物的安全保障措施。

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和平初年,其主體雕刻於侏羅系雲岡組長石石英砂岩、長石岩屑砂岩夾粉砂質泥岩中。石窟歷經1500餘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大多數石刻風化嚴重、洞窟整體穩定性極差,部分洞窟坍塌嚴重,石窟面臨極大的儲存風險。20世紀以來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石窟面臨嚴重的環境汙染,劣化速度明顯加快。雲岡石窟自1955年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以來,一代又一代人做了大量保護管理工作,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以預防性保護作為其理論指引,極大程度上減緩了石窟的劣化過程。

雲岡石窟的保護管理與預防性保護

雲岡石窟1、2窟維修之後(1965年維修,攝於2020年)

風險評估——洞窟病害調查

進入21世紀以來,雲岡石窟組織石質文物保護專業工作人員依據洞窟病害嚴重程度逐年開展洞窟病害調查工作,旨在摸清石窟洞窟健康狀況。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制定了“雲岡石窟病害調查圖示標準”,對雲岡石窟的病害分類、病害測圖、病害描述、病害分析、病害報告等進行規範約束,陸續開展了10餘個洞窟的病害調查工作,這些第一手資料的積累,為石窟保護管理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環境控制——周邊環境整治

歷史上,雲岡石窟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無人看管狀態,周邊村民更是曾經在洞窟內烤火居住、蓄養牲畜。20世紀初才將村民遷出洞窟,然而數十年後石窟再次處於無人看管狀態,人為破壞嚴重,直至新中國成立大同市政府組織幹部群眾清理積土、剷除雜草,使洞窟具備開放條件。雲岡石窟周邊大小煤礦眾多,距石窟僅350米的109國道每天透過的煤車達16000餘輛,煤塵和廢氣汙染十分嚴重,雲岡石窟周邊環境指標嚴重超標。在1992年起,政府投資2。6億,在距洞窟1500米以外建設了一條運輸新線,將原有公路開闢為雲岡旅遊專線,從根本上減輕了環境汙染對石窟的危害。

進入21世紀以來,藉助大同市政府古城改造的東風,將原窟前道路移至後山,使景區面積擴大近10倍,開展了大規模綠化工作。經過上述治理工作,雲岡石窟周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全年二級以上天氣達到300天以上。

這些環境整治工作未雨綢繆,雖不能像博物館那樣設定封閉環境進行控制,但也做到了對區域小環境的最佳化,在文物露天儲存條件下達到預防性保護目的。

防護性設施——窟簷工程

雲岡石窟在北魏雕刻時,壁面處於裸露狀態,每日受到風吹日曬雨淋的影響。此後可能是古人發現其短時間內風化嚴重,遼金時期新建了木構窟簷,可惜其不久毀於戰火,清朝新建了5、6、7、8窟的窟簷,此後8窟窟簷損毀,7窟僅殘餘部分木構件。20世紀90年代依據其原形制,修復了7、8窟前保護建築,並於2012年開始新建了五華洞窟簷。保護性建築的修建,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對洞窟外壁面雕刻的直接沖刷,也能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引起的表面溫度劇烈變化,又能緩解洞窟內部環境的劇烈變化,對石窟起到一定的預防保護作用。有研究表明,以雲岡石窟第9、10窟裂隙風化速度為例,其風化脫落速度降低了三分之二。

文物安全、穩定——洞窟加固工程

經歷1500餘年的自然劣化,雲岡石窟大量洞窟自然坍塌嚴重,許多巖體岌岌可危,隨時有掉落的風險。建國後,石窟管理機構陸續對大部分洞窟採取了化學灌漿、錨杆加固等一系列措施,基本解決了洞窟坍塌問題。近年來,陸續實施開展的“五華洞危巖體”“第3窟危巖體”“21~30窟危巖體”等搶險加固工程,旨在解決洞窟危巖體的掉落問題,以保證遊客和文物的安全,其也是一種預防性保護的措施。目前雲岡石窟的穩定性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隔斷水源——防水工程

水是影響石雕的根本性因素,雲岡石窟除了毛細水、凝結水和壁面沖刷外,大氣降水透過裂隙滲入洞窟威脅最大。從20世紀90年代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合作現場試驗,到西部防水試驗工程、14窟防水工程,都是針對裂隙滲水所採取的根本措施,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個別洞窟凝結水危害較大,透過科學研究,在第5、6窟等處加裝除溼機,有效緩解了這些地方的凝結水危害。石雕水害治理後,石雕風化速度得到明顯控制,預防性保護作用顯著。

細微護理——洞窟日常保養

近幾年來,雲岡石窟小塊狀、片狀岩石的掉落逐漸引起我們的注意。透過搭設腳手架近距離觀察後發現,表面雕刻大多存在片狀起翹,粉狀風化和微小裂隙切割等現象。倘若置之不理,則其最精美最有價值的雕刻將會消失殆盡。我們透過開展日常保養工作,對小型風化岩石進行加固、粘接,保證了表層雕刻的穩定性,減緩了洞窟岩石劣化程度。這些小型岩石往往內部脆弱,一旦掉落到地上將難以復原,難以實施被動性的修復工作,只有透過日常保養,在其掉落前預先修復加固,才能完整其價值。2015年以來,雲岡石窟開展了10餘個大型洞窟的預防性日常保養工作,石雕的儲存狀態得到顯著改善。

防止觸控——壁面玻璃防護

自從石窟對外開放至20世紀末,由於管理人員缺乏,窟內常有遊客人為塗寫亂畫的痕跡。在洞窟底部2米範圍遊客能夠接觸到的部分,不僅受毛細水上升的影響,遊客觸控時汗液中的鹽等汙染物也會加速表面岩石的風化,其次,不穩定狀態的岩石也可能因受到外力影響而掉落。我們在遊客進入參觀的洞窟設定可拆卸的玻璃擋牆進行隔絕,這樣既預防了遊客無意的觸控,又不影響參觀和欣賞,也能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拆卸。

雲岡石窟的保護管理與預防性保護

雲岡石窟第6窟內景(2015年,安裝遊客防護設施後)

宏觀把控——微環境監測

自20世紀以來,雲岡石窟洞窟內的微環境監測經歷了從人工、半自動到現在全自動一系列變化,為洞窟保護積累了詳實的資料資料,目前雲岡石窟已建成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監測指標涵蓋氣象、環境、文物本體儲存狀態等全系列,監測點達到300多個,每年形成監測資料數十萬條,為雲岡石窟保護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決策依據,在以環境監測為基礎,以環境控制為手段的預防性保護工作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有理有據——法規和規劃

在20世紀末,1996年國家文物局首次批覆了《雲岡石窟規劃》,1997年9月山西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批准公佈《大同市雲岡石窟保護管理條例》,這標誌著雲岡石窟的保護進入到有理可依,有法可據的階段。此後,為了適應新形勢,2011年實施了新的《雲岡石窟保護總體規劃(2008~2025年)》,2018年5月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批准公佈《雲岡石窟保護條例》。

綜上所述,雲岡石窟的保護管理工作一直圍繞著預防性保護的理念在進行,且取得良好效果,今後的保護工作也不應背離其理念和方法。雲岡石窟未來一段時間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預防性保護工作:

開展洞窟微環境研究,努力找到適宜洞窟完好儲存的條件,開展相關的模擬和現場試驗,減緩風化過程。

在不改變、少改變洞窟整體風貌的前提下,為外立面有雕刻價值的洞窟建造保護性建築,減緩壁面自然風化影響。

進一步改善周邊環境,周邊工礦應響應政府節能減排的號召,打造雲岡大景區內宜人的環境。

開展防風化加固材料相關研究,找到一種副作用小的切實能夠保護表層雕刻,提升其強度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