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內容大體是這樣的:Windows 10 內測版已經推出了一個不帶 IE 瀏覽器的版本。

我們都知道 Windows 去 IE 化是必然趨勢,官方動作繁多,但總是小打小鬧。

今年年初,微軟已經宣佈 Office 365 不支援 IE。

5月19日,微軟官方部落格中確認,IE 將於 2022年6月正式退役,由 Microsoft Edge 取代。

雖然“廉頗老矣,且尚不能飯”,但不能否認,IE 瀏覽器是一代人的回憶。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IE 瀏覽器那些年的故事。

IE為何而來?

開源青年前幾期的故事,都是圍繞作業系統來進行的。而 IE 的出現則跟前幾期的方向不同,它和因特網的發展更為緊密。

計算機和因特網的關係,就是點和線的關係。先有計算機解決算力問題,然後透過網路將每臺計算機連線在一起,兩者相輔相成。

1994年夏天,網景導航器佔據瀏覽器市場份額70%以上。微軟的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的 MacOS 還將網景導航器作為預設的瀏覽器,但當時的 Windows 沒有一個預設的瀏覽器。

為什麼瀏覽器如此重要?

網景公司的創辦人安德里森說:

“第一,它可以簡化並整合資料和資源的管理,不管是在當地硬碟上,還是在網路的任何一個地方。接下來,隨著應用移動到網上,瀏覽器便可以代替作業系統作為主要的使用者介面。作業系統便會轉化為其原來的作用,只能作為一系列驅動程式,比如用來驅動鍵盤和滑鼠。”

“第二,一個簡單的萬能介面的出現,會使網路在規模和範圍上都有很快增長。瀏覽器將會成為萬用介面,可以讓任何使用者隨便使用任何一種通訊裝置。”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馬克·安德里森,網景瀏覽器的創始人

解釋解釋:瀏覽器才是萬用介面,作業系統只不過是一個為滑鼠和鍵盤等外設提供驅動的應用程式,瀏覽器可以跨平臺,可以提供一致的使用者體驗。

微軟也看到了瀏覽器的所隱藏的重大潛力。但是為什麼不像蘋果一樣,直接用網景導航器?

顯然,微軟有自己的打算。從1995年5月,蓋茨釋出了一份名為“因特網潮汐波”的備忘錄中看到,蓋茨對於因特網的未來的思考:

“在接下來的20年,計算機功能的改善會落後於通訊網路的指數級改善。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將會對工作、學習和娛樂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因特網處在所有這些變化的最前面,在接下來的許多年裡,因特網的發展將決定該行業未來很長時間的行動方向……我已經體驗過好幾個階段,每次都使我更看重其意義。現在,我認為因特網有最為重要的意義。因特網就是自 IBM 個人計算機 1981年誕生以來最為重大的發展。”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比爾·蓋茨

現在看來,因特網確實達到了蓋茨當初設想的那個樣子,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為因特網的排頭兵,以瀏覽器為代表的的網路技術的發展確確實實讓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微軟認為瀏覽器作為因特網的“萬能介面”自己是一定要有的。但是從零開發不切實際。

所以當時和 Spyglass 公司合作,6名微軟的工程師基於 Spyglass Mosaic 開發出了 IE 1。0 版本。

這個 Mosaic 是不是就特別熟悉?

網景公司更名前就叫做 Mosaic 通訊公司,再往前追溯,Mosaic 之前是伊利諾伊大學 NCSA 的一個開源專案,該大學將 NCSA Mosaic 專案的所有商業授權全部交給 Spyglass 公司。

NCSA Mosaic 專案地址

https://github.com/alandipert/ncsa-mosaic

從這個角度說,網景導航器和 IE 瀏覽器可以說是同根同祖。

但如今,網景導航器還活著,以火狐瀏覽器之名安裝於全球的數十億電腦中,而昔日霸主 IE 卻將黯然走下神壇。

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開源加持的專案生命力的強大。

IE 的從1到10

1995年8月24日,IE 1。0、Windows 95、微軟網路正式推出。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IE1。0

Windows 95 帶著初出茅廬的 IE 首次亮相,透過兩種方式釋出,一種是在光碟中, IE 被放到一個叫做 Microsoft Plus 的附加軟體中。第二種是它被預裝在每一臺 Windows 作業系統中。

啥是 Microsoft Plus 呢?四個字:增值服務。微軟將第三方廠商和自己開發的一些功能攢在一起,只需 49。99 美刀,即可擁有。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這你也會疑惑:咋回事兒,這咋用個瀏覽器還收錢?

沒錯,那個年代都這樣,不止微軟一家,網景那邊的導航器也收錢。

在反應微軟和網景公司瀏覽器大戰的《網際搏殺:微軟與網景的生死之爭》中有這樣的描述:

“網景瀏覽器免費發放,任何人都可以下載,用90天。學生和教育部門免費,任何人買都是39美元(後來升級到49美元)”

這裡插一嘴,網景公司不單單是個賣瀏覽器的,還賣伺服器,1500美元一臺,光有伺服器不行,上面還要跑一些像企業微信、釘釘,當時就是電子郵件服務,新聞組一類的企業服務,這個也收錢 500 美元,不知道是一年還是買斷,有知道的看官可以在評論區給大家科普一下。

插嘴完畢,回到正題。

IE 從此被微軟當做掌中寶,IE1。0 版本釋出幾個月後,IE 1。5 支援了HTML 表格渲染。

這裡又會有人迷惑,支援表格有啥了不起?

其實很簡單,1995年的網頁不會這麼華麗,當時比較流行的網頁佈局方式就是使用 HTML table 標籤來進行佈局,這個知識點可以拿本記一下。

但 IE1。5 並沒有向 Spyglass 支付專利費用,最後微軟賠償 Spyglass 800個 W 了事。

釋出3個月之後,IE 2。0 支援 SSL、Cookie 等現在還在使用的功能。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IE2。0

1996年1月,微軟為 IE2。0 釋出了 Mac 版本,售價 19。99 美元,包括一本操作指南圖書,30天的 MSN 上網服務,外加其他一些功能。

可惜了,我沒體驗過 Mac 版本的 IE 瀏覽器。你們體驗過嗎?

1996年8月,IE3。0 釋出,是首個脫離 Spyglass 原始碼的版本,是首個支援 CSS 的主流瀏覽器。這個知識點記一下。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IE3。0

就這樣突飛猛進到2002年,IE 瀏覽器以 95% 的使用率排名世界第一。

跌落神壇

時間來到 2013年,正在使用 Eclipse 寫網頁的我不可避免地遇到網頁相容的問題,而讓我最頭疼的就是對 IE 瀏覽器的適配。

那個時候我真心希望 IE 瀏覽器原地消失,現在也是。

隨著2004年 Firefox、2008年 Chrome 的釋出。也就是從這時期,我成為了 Chrome 的忠實使用者:介面美觀、外掛豐富、網頁載入快、線上儲存書籤等一系列功能好用到爆炸,這個2008年出道的小年輕,讓 IE 這個老大哥相形見絀、自愧不如、無力抗爭,甚至紅著臉躲避。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Google Chrome(2008)

這是 IE 瀏覽器市場份額不斷縮小的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有兩點:對公開的網頁標準有限支援和安全性問題。

瀏覽器的競爭,其背後是看不見的各種網路標準的競爭,誰市場份額大,誰就有制定規則的資格,像各種開放協議、開放網頁標準等等。

網景公司的偉大之處在於,希望構建開放的網路環境,開放的網路標準,並且也是這樣做的。

我是老大,但是我不稱霸,不退群,反而我還支援開放標準。

直到現在,Mozilla 的網頁上,還寫著他們最初的願景。

從微軟釋出首個沒有 IE 瀏覽器的 Windows 10 版本,回顧 IE 那些年

相比之下,微軟就有自己的“小算盤”了。本來能夠使用開放標準實現的功能,微軟就要使用帶專利的元件重新實現,來達到相似的功能。並且對 HTML、CSS、JavaScript 上的支援也不盡相同。

可以說是 IE 瀏覽器憑實力成為了開放網頁的絆腳石。

業內專家和網頁工程師對於微軟這種行為表示不能理解,而且隨著事件的推移,這種批判的聲音日益增加。

直到 IE11,其對 HTML5 的支援,相對於其他瀏覽器,仍然偏低。

微軟你不想想,得罪了這幫人,那後面的網頁技術生態人家還會帶你玩不?

這也是為什麼在 IE 瀏覽器除錯網頁的時候,工程師都會非常痛苦的原因。

第二點,瀏覽器是一個特別隱私的應用,相信你們的瀏覽器書籤中,總有幾個讓你紅著臉躲避的網址,懂得都懂,這就對瀏覽器的安全性提出了要求。

而安全性向來是 IE 的弱項。

想象當你剛從大學的晚自習教室出來,回到宿舍,脫鞋上床,拉上小簾子,戴上耳機,熟練地開啟一個讓你紅著臉躲避的網站,當你點選播放的時候,獨自欣賞優美的“人體藝術”影片時,你不知道網站已經在電腦上安裝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廣告軟體、間諜軟體。

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都是室友給力,懂得都懂。

這種不經過使用者同意就在電腦上安裝軟體的行為叫做“路過式下載”,經歷過的看官評論區扣個1。IE 是重災區。

而且微軟對於 IE 的漏洞修復時間相比於同一時期的慢很多,可以說是很拉了。

雙管齊下,IE 逐漸成為了被很多人詬病的瀏覽器,使用率連年降低。

觀點

當我看到 IE 瀏覽器從 Windows 10 版本中移除的時候,內心十分歡喜。畢竟作為只在安裝系統後使用的“一次性”瀏覽器,時不時的出現在系統選單中,這種感覺就像見了分手的女朋友,彼此瞭解卻再又無法分享我從網頁上獲得的快樂。

當翻開 IE 瀏覽器誕生的那段歷史的時候,我發現 IE 並不是從 0 到 1 開發出來的,而是基於 Spyglass Mosaic 衍生而來。

你微軟那麼厲害為啥不自己從 0 到 1 造一個?真正的創新不就是從0到1?從無到有地把一個事物創造出來嗎?

兩週前,我有幸去參加了一場作業系統相關的開發者大會,在大會上,遇到 Purple Hat 的工程師,想體驗一下大會主辦方的作業系統。

下載映象、建立虛擬機器、安裝一氣呵成,隨後問了一句,這個安裝載入程式不是社群自己寫的,用的是 CentOS 的。

所以這不是創新麼?

按照創新之父熊彼特的創新方法論:“

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式,讓生產要素重新組合

”。

創新並不是從0到1,而是將現有的技術重新整合在一起。

就像這公眾號的內容,每一個故事都不是原創,只是把歷史的素材加工重新組合在一起。難道不能給讀者嶄新的閱讀體驗嗎?

喜歡的看官記得點個在看哈,

這個號看到的人也比較少,需要咱們各位看官動動手指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也能讓我更有更新的動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微軟釋出首個Microsoft 釋出首個沒有 Internet Explorer 的 Windows 10 版本 https://www。oschina。net/news/142975/microsoft-release-win10-without-i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Explorer

https://zh。wikipedia。org/wiki/MSN

Highlights of journey from IE1。0 to IE9。0 https://msexchangeguru。com/2011/03/12/ie9/

《網際搏殺:網景微軟的生死之爭》[美]邁克爾·卡蘇曼諾 大衛·約菲 著

開源青年

開源青年是一個挖掘開源故事的頭條號

每週三更新

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