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闆娘 | 川西北印象之六

到達馬爾康已經是大年初三了。

馬爾康市(原馬爾康縣),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為“興旺發達之地”。

馬爾康緊緊偎依著梭磨河兩岸而建,整個市區長度4公里,寬度僅僅幾百米,被後來者稱為“瘦成一道閃電的城市”。

我們抵達馬爾康的時候是晚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接待我們的招待所,沒有暖氣。

飢寒交迫的我們放下行李就到街上去買吃的,整個街道上清清冷冷,幾乎看不到行人,潮溼的空氣不知道是因為剛下過雨還是馬上要下雨,感覺更加的陰冷。

走了半條街,看見一個掛著“小賣鋪”三個字招牌的視窗,裡面有燈光,我們試著敲打窗戶,一個藏族男孩探出頭來:

“買什麼?”

“有什麼可以吃的?”我們基本上看不到裡面,只能大聲問。

小男孩跑進房間去叫了媽媽過來,有泡麵和火腿腸,還有香菸、和青稞酒,真是我們都需要的。算好了價錢準備付錢,一陣燒烤的香氣從窗戶裡飄了出來。

“什麼味道這麼香?”我們好奇地往窗戶裡面探尋。

馬爾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闆娘 | 川西北印象之六

友友提供的照片

“我們在烤洋芋,你們想吃麼?”

和老闆娘又一番商量,給我們烤了十塊錢的洋芋,那個烤洋芋是我印象當中最好吃的烤洋芋了。

每個洋芋都只有乒乓球大小,細膩香甜,外面加了藏羌特有的調料,有青稞酒作伴,那天我們吃飽喝足在睡袋裡一覺到天亮。

第二天從卓克基土司回來,我們又想起來前一天的烤洋芋,一是因為那個烤洋芋太好吃了,另外也因為春節與藏曆新年難得的重疊在一起,縣城裡居住的藏羌和漢人都放假了,商鋪也都關了門,我們也實在沒什麼好吃的。

“你們又來了,今天想買點什麼啊?”藏族老闆娘遠遠地就看見了我們。

“還是想吃你的烤洋芋啊!”我們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哈哈,這些大城市的人就是奇怪,喜歡吃我們這裡的洋芋!”藏族老闆年扭著頭和在屋裡的男人大聲調侃著我們。

可能是因為昨天買了她很多洋芋,也可能今天我們來的早,老闆年就擺出了一個小桌子,放了幾把小凳子,我們就圍著桌子坐下來,邊喝啤酒邊等烤洋芋。

仔細看老闆娘的五官,有點像記憶中的阿依古麗,沒有藏族人的高原紅,面板是那種健康的顏色,穿著羽絨服,但是裙子還是藏人的服飾。

她一邊烤著洋芋,一邊給我們講起她的爸爸。

馬爾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闆娘 | 川西北印象之六

友友提供的照片

她的家在草原牧場,有很多的犛牛和羊,一年賣牛和羊的收入很高,多達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他的爸爸總是留下家人的生活所需後,就到寺院裡去供養那些修行的喇嘛。

爸爸是個很虔誠的佛教徒,遵循著佛教徒“少欲知足”的生活信條。

可是年輕漂亮的女兒不願意過這種清淡的生活,成年以後去了深圳、廣州,到了上海、北京,遇到了現在的男人,有了那個小男孩。

在外面看過世界的女老闆帶著愛人和孩子,還是不願意回到草原上去像爸爸那樣生活,但是她回到了馬爾康。

她說,離爸爸近一點,離寺廟近一點,心裡安定一些。

遠處籠罩在薄霧中的黛青色的山巒是背景,空氣中的溫潤總是感覺像是有雨,馬爾康安靜的街道有點不太真實,進進出出的藏族老闆娘一會喊著話和屋裡的男人聊天,一會兒扭過頭來招呼著我們,那個小男孩就倚著門看著我們,也不走近,也不離開。

就這樣一副畫面不太真實地留在了記憶裡:馬爾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闆娘。

馬爾康的烤洋芋和烤洋芋的老闆娘 | 川西北印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