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OS系統到底是不是安卓?

這幾天鴻蒙系統開放測試後,很多朋友都在分享,加上去年炒得沸沸揚揚的安卓4。4軟體安裝到鴻蒙作業系統上的提示以至於有些人在亂帶節奏,這些人就是非蠢既壞。那麼鴻蒙作業系統到底是不是安卓呢?我是一個實打實的iPhone使用者,但是對於這幾年華為所做的事情還是略知一二的,鴻蒙其實華為現在做的事情某種意義上來說鴻蒙已經不能算是安卓了。如果非得要硬掰扯,那也可以算是安卓吧,但是絕不僅是所謂“專屬定製、深度最佳化”那麼膚淺,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方舟編譯器開始說起。

華為鴻蒙OS系統到底是不是安卓?

這幾天鴻蒙系統上線後,使得華為剝離榮耀後再一次地登上了各大新聞的頭版,從P30成為最後一代可以安裝Google系應用的華為手機再到搭載麒麟990SOC的Mate30系列釋出被Google全部禁止安裝任何Google應用,這一年終於到來了,華為其實在很多年以前就在為了迎來這一天而給自己鋪好了很多條後路,最早出現在公眾視野裡的就是所謂的“方舟編譯器”。

華為鴻蒙OS系統到底是不是安卓?

早年間方舟編譯器一度讓一些科技媒體和一些朋友解讀為就是華為針對安卓系統做的一些系統層面的最佳化,但事實是並非這麼簡單。直白一點說,開發人員日常使用的Java、swift之類都是屬於高階語言,但是這些語言機器是聽不懂的,我們做程式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機器能讀懂我們的指令,從而執行。這就需要編譯器來“翻譯”人類的語言給機器。但是機器和機器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高通只會英語,麒麟機器只會漢語,不可能讓所有的軟體開發人員把每一個程式的譯本都直接寫好,再舉個例子,如高通家市場佔有率達到90%以上,那作為開發人員的你,肯定更傾向於開發高通的語言程式,至於麒麟家,因為太麻煩,況且也沒有一個成體系的直譯的編譯器,不如省下來精力去全力開發高通家的。所以Java的編譯器是屬於一種比較中性的翻譯,可以理解為一套通用的翻譯吧,他可以讓每個機器再從Java轉換成自己可以使用的語言。

華為鴻蒙OS系統到底是不是安卓?

安卓系統的編譯邏輯考慮到效能層面的影響,它並不會你安裝的所有程式的每一行程式碼都全部編譯出來,而是透過一些大資料(資料來源是Google Play,對於沒有谷歌的國內市場,這個可能對我們影響很小)把日常人們最常使用的某個程式裡面的某些程式碼優先編譯出來。

而方舟編譯器可以理解為我不用通用的機器碼,直接翻譯成漢語版本,只考慮自己家的麒麟晶片。由於是針對性的編譯,這樣就能大大提高麒麟晶片的效率,舉個容易理解而又不是很恰當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比如9+9+9=27,方舟編譯器可以直接套用乘法口訣9*3=27,這樣一來可以大大降低了一些無用功佔用麒麟SOC的效能。但是開發編譯器和執行環境這樣的浩瀚超級工程不是誰都能搞定的,可想而知每年華為研發經費那麼高都幹嘛了!解決了工具問題,華為憑藉自己足夠大的體量,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者來開發所謂的“華為或者麒麟專版的app”,這麼做無疑也是針對Google的,谷歌不傻,也不可能束手就擒,讓你在我家裡拆家?於是乎隨著美國政策的頒佈,這一天終於來了。

華為鴻蒙OS系統到底是不是安卓?

谷歌徹底跟華為中斷所有業務往來,這也意味著新版本的安卓系統是不會讓麒麟980以後的華為手機安裝的,好在還有AOSP這個開源的安卓系統,但是這個系統需要完善的地方就非常多了,用AOSP做底,然後在系統層面之上再做一些修改,這時就可以直接把方舟編譯器掛進來,這樣一來有AOSP的底層,就意味著之前的安卓程式可以在開源的安卓AOSP上執行,而以後新的app可以使用方舟編譯器來編譯從而只支援我自己的鴻蒙作業系統,不過這些東西實際對於沒有谷歌的國內安卓使用者來說體感並不強,你可以理解為給你換了一套系統主題吧!反正也不需要在Google Play安裝App,所以並不用人云亦云,也沒有什麼高深莫測,我們不需要改變任何使用習慣,踏實地用就好了,當然了,也基本不會有什麼質的改變。

不過這對於歐美(主要是歐洲)市場影響是巨大的,如果不能使用谷歌系的軟體,就好比於對於你不讓你用頭條、西瓜影片、抖音等所有位元組系的軟體,或者說騰訊系的軟體一樣,甚至是有過之無不及。這就等於讓華為直接在國外市場踢出了主流市場一樣,華為的鴻蒙OS,實際是為在國外市場的生存所不得以而為之的一步棋,不過目前依靠華為足夠大的市場佔有率,有了鴻蒙OS以後就可以慢慢地佈局一整套華為的鴻蒙生態,到那時候才是可以真正立足於全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