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給自己加一個“社恐”的標籤。

“微信群裡的大家好,我是新來的實習生,我的話可能比較少,因為我有點社恐。”

“好巧啊!我也是!”

看他們開心打招呼的樣子,似乎一點也不“社恐”。但是離開微信群,到了現實,你就會發現,“社恐”這個詞再合適不過了。

自駕出差捎上同事,不料一路尬聊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終於挺過年會各種social,又被邀請參加after party,婉拒理由尷尬又不失禮貌;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走親串戚,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再次陷入語塞……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社交場景,在社恐們看來卻是完全搞不懂的難題。為什麼有這麼多年輕人變成社恐了呢?

年輕人一邊社恐,一邊渴望

“社恐”,是社交恐懼症的簡稱,在醫學上是一種焦慮性障礙,但是在網路上,這個詞代表著“不想社交”。在各種社交網站上搜索“社恐”,你會看到大量的相關討論。

微博上經常有類似話題頂上熱搜,比如#8成年輕人認為自己有社恐#、#社恐人群的噩夢#、#當代社恐最想逃離的瞬間#、#社恐人有多矛盾#,每個話題都有過億的閱讀量和上萬條討論。

人們用圖片和文字分享自己的社恐表現,既有不得不面對社交場景的無奈,也有表現不佳的沮喪,更有害怕下次社交的焦慮,

有人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樓梯走了 16 層。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對於部分職場社恐,和同事一起坐電梯實在是一件“太過恐怖”的事

但神奇的是,在#社恐#相關的小組、話題下,社恐群體總能侃侃而談,一方面他們說自己不敢打招呼,另一面又在網上和別人聊的熱鬧。

年輕人嘴上喊著社恐,實際上很渴望社交。

有聚會喊他可能不去,但要是不喊他又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了;遇到喜歡的人不敢搭訕,但又會悄悄地在對方的朋友圈點贊,期待對方關注到自己;

不喜歡主動找人聊天,但是聽到同事在聊新買的汽車,最近正好想換車的自己,又希望能一起說上兩句。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日劇《凪的新生活》中,社恐女主角“小心翼翼”地維繫與同事的關係。這也是很多職場社恐社交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種一邊害怕,一邊渴望的矛盾心態,才是“社恐”的真面目。相比起看上去人人“社恐”的熱搜,年輕人在線上的社交活動一點也不少。

2020全球數字報告顯示,人們每天花在手機上的約3。7個小時中,大約有一半是花在社交和通訊應用上。“社恐”的年輕人,其實玩手機的一半時間都在和人社交。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座商場,幾個年輕人正坐在等候區玩手機

除了傳統的社交,陪伴類App的增長趨勢越來越明顯,遊戲陪玩、陪聊等付費型陪伴App大量出現,選擇網路社交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為什麼年輕人明明在線上如此積極,但又都說自己社恐?

線下和線上,完全是兩個世界

網上流行的“社恐”其實有著更適合的理論——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指的是在與其他人見面和交流時產生的憂慮,具體表現為害怕與陌生人相處,為無聊、說蠢話、被忽視感到擔心,不知道在社交過程中要說什麼。這些表現與社恐的描述完全一致。

簡單來說,就是社恐們線上下社交場合不夠自信、過分在意他人看法,所以產生害怕情緒,本能選擇遠離現實社交。

而社恐們喜歡在線上社交,是因為網路對他們有利。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南京圖書館裡,使用電腦上網的年輕人。相比起線下碰面,年輕人更願意在網路建立友誼

在網上交流看不到臉,也看不到動作。這種環境為社恐提供了很好的掩護,他們的緊張表情、不自然的肢體動作、眼神迴避、語言卡殼等都可以潛伏在網路之後。

不用擔心表情和動作之後,人們有了更多的餘裕去編輯資訊。

發的資訊不用秒回,可以好好想想,反覆修改,甚至發出去了還能撤回。

這種寬鬆的環境對社恐最是友好。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在日劇《#遠端戀愛~普通戀愛是邪道~》中, 南波瑠飾演的女主角透過社交軟體開始了一段網戀

而且,線上聊天還有表情包可用。研究發現,網路表情符號能夠在表達感謝、發出問候時增強語氣,在提出要求時軟化語氣,還能讓聊天更容易進行下去,不至於無話可說。

剛加微信不知道說什麼,發個表情包吧;話題不知道如何結束,發個表情包吧;對方的訊息不知道怎麼回合適,發個表情包吧。

萬能的表情包讓聊天變得輕鬆、友好,讓線下不知所措的社恐們變身社交達人。

而一旦到了線下,所有的一切都無法隱藏。細微的表情、緊張的語氣、不合時宜的回答,通通會被對方觀察到。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日劇《凪的新生活》中,在和同事面對面談天時,社恐的女主角需要一直糾結思考如何做出完美的迴應

不過,線上社交雖然更容易,但也有不足。它所呈現的,永遠只有一部分。

每個人都喜歡給別人看自己好的一面。

《紐約時報》曾經對2500箇中度、重度社交媒體使用者進行了調查,發現近七成的人想透過社交媒體讓別人更瞭解自己,最好是體貼、理性、善良等正面形象的自己。

在一項對微信朋友圈的研究中,超過一半的人傾向在朋友圈中展示積極情緒,而只有不到2%的人願意展示負面情緒。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也就是說,透過社交媒體瞭解到的其他人,可能只是對方費盡心機搭建起來的形象。對於這一點,連續塌房的追星族們深有體會。

人們盡力在線上展示自己“理想的樣子”,但是這樣也更累更花功夫,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主動嘗試是“社恐”的解藥

線上的社交無法彌補線下的孤單。在現實交往中,很多人明明身線上下,注意力卻依然沉迷線上。

習慣了在微信朋友圈上與人互動,難得參加聚會,大家卻聊不起來。只有到上菜的時候,才一通拍照,然後發朋友圈互相點贊。

明明坐在一起,每個人卻依舊捧著自己的手機,不夾菜絕不放手。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聚會吃飯,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菜一上來就一起品嚐,而是先掏出手機拍照,然後分享到朋友圈

本來應該社交的情景和機會,被線上侵佔了,每天花數小時甚至十數小時在電子螢幕上,留給現實生活的注意力資源自然就少了。

人們在線上聊得熱鬧,但現實裡反而更孤獨了。

長期對線上社交的使用,也弱化了人們在現實交往中的技巧。

在一項對微信朋友圈的研究中,研究者對大學生進行了採訪。當問到“微信朋友圈給你帶來了哪些困擾”時,約30%的人認為朋友圈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有所減弱。

而且,人們也漸漸厭倦了社交媒體上的“精緻”。中青報對微信朋友圈的一份調查發現,想關閉朋友圈的人已經達到了35。8%,還有13。8%的人曾經關閉過。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西安大雁塔景區,一名女孩在拍攝剛剛買到的幾張門票,準備發朋友圈秀一下

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加的好友越來越多,從同學、家人到同事、領導,發朋友圈不再是件輕鬆簡單的事情。

思前慮後,擔心別人看到會產生各種想法。不敢說真話,甚至有時候不敢發朋友圈,逐漸對朋友圈的交往產生焦慮和恐懼。人們漸漸不願再展示自己。

“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愣是下班走了16層樓梯”

在日劇《遠隔40萬公里的戀愛》中,千葉雄大飾演的宇航員極度討厭煩人的人際關係,寧願選擇在宇宙中獨自生活

其實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害怕社交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意他人的看法。如果被他人的眼光束縛真實的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不自由。

我們社交的本來目的,並不是對自己苛求完美,而是展示自己真實的一面。

與那些欣賞我們,願意和我們交流的人做朋友。這樣的社交,才最帶感。

不必考慮那麼多,全身心投入自己。放下束縛、展示真我,才是舒適社交的真諦。

享受每一次和陌生人的相遇,全情投入每一次和朋友的相處,在人群中自信出擊,佔據C位,秀出真實自我。

這種生活,又何嘗不是更帶感呢?

敢秀更敢愛的超A底氣,更需要外在彰顯的加持——辦公選天章,自信彰顯自我,嚐鮮社交,讓生活更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