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今天我們聊聊國際空間站沒落的主觀方面原因,君不見國際空間站是個同床異夢的怪胎哈。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1。各有打算,沒有合力

各國利益訴求很難統一,表面上叫國際空間站。實質上也就16國參與,最多也只能稱呼多國空間站更為貼切些。即便就是這16國,也在國際空間站專案上相互不服,都希望獲得更多回報。

大家都出錢啊,這個空間站應該大家都有份啊,每次在國際空間站無論是長期駐守的人員,還是駐留天數均以美俄宇航員為主,即便是歐盟國家的宇航員數量都無法與前2個國家相比較。查了一下歷次上天執乘表,非常搞笑有兩個國家的宇航員,只待了10天就下來了,難道是去旅遊的嗎?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謝赫。穆扎法爾·舒庫爾 馬來西亞 聯盟TMA-10 10天21小時14分

安德烈亞斯·摩根森 丹麥 聯盟TMA-16M 9天23小時13分

是不是為了安撫一下這些國家的受傷的“心靈”,才給個安慰獎,上去10天公費旅遊一次呢。如果猜想屬實,我敢肯定,這些小國家不會再有興趣為下一個國際空間站“買單”,因為他們在太空合作計劃中就是個打醬油的。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2。沒有“物”盡其用

作為這個世界上的兩個航天超級大國,又是最頂尖的兩個核大國,軍事力量是相互制衡的。遙想里根總統1984年上臺就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逼得蘇聯也飛速發展出了和平號軌道站(國際空間站的前身),大把大把掏銀子,最終掏空了蘇聯的身子骨,把前蘇聯給直接忽悠沒了。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雙方都明白的“站”在400公里高的外太空,對敵手國土一覽無餘地愜意。現在搞了國際空間站,總不能在對方面前大搖大擺的架起望遠鏡直接窺視吧,而且邊上還有這麼多的第三世界邊上監督著,想動手也沒難啊。想當年無論是美國的天空實驗室,還是前蘇聯的“禮炮”和“和平”號軌道站,都是自家建,自家用,跑到別人頭上,想怎麼看就怎麼看,好不舒服。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雖然民用航天也能為國家帶來巨大經濟利益,但是畢竟軍事功能被大大削弱。從經濟性學角度,投入這麼大,不能甩掉競爭對手,投資這麼費錢的專案真正意義何在,難道為了世界和平與友誼,分享太空和研究成果? 顯然這種長期高投入、“低”產出不能符合兩個超級大國的國家利益(其它國家也有自己訴求),因此長期合作的利益基礎自然是不牢靠的。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3。太空角力,無法面面俱到

面對新科技的大潮,各國在基礎領域研究需要相互合作與學習,取長補短。關鍵技術的控制權有分散化的趨勢。就是一國掌握絕大部分或大部分關鍵技術,從而迫使其他國家不得不在太空開發中俯首稱臣局面有可能發生鬆動的局面;這個未來領頭羊應該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在政府有力支援、充足資金相助,在太空環境中研究將極可能挑戰現有航天強國的地位。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航天工程是集科技、智力、資金為一體的產業。既集中匯聚了國家的最頂級科學技術,是體現國家綜合國力的的角力場;也是高度分散的過濾器,離不開眾多相關行業的支撐與協助;因此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不可能憑一國之力單獨承擔國際空間站的絕大部分資金與研發技術風險。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所以,真有一天國際空間站“隕落”也是正常不過,反觀的中國天空實驗室在未來太空競爭格局中將不可避免成為新興戰略力量而登上歷史舞臺。

中國空間實驗室呼之欲出,國際空間站欲“窮”千里“沒”(二)

您的支援是繼續寫作的動力,請發表未來對中國天空實驗室的看法與觀點。

敬請期待對“中國天空實驗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