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要拼了命去大城市生活?因為人值錢

為什麼你要拼了命去大城市生活?因為人值錢

為什麼你要拼了命去大城市生活?因為人值錢

是擁抱大城市?還是逃離大城市?

只要有人存在,這個話題就經久不衰。前幾天一篇 我賣掉北京500萬的房產,卻在老家過的生不如死…… 再次掀起了大城市與小城市之爭,

是該義無反顧地去大城市?還是踏踏實實地待在小城市?

當然,這篇文章的作者(以下簡稱小A)蹉跎了兩年歲月之後,還是決定回到大城市—北京,理由是,他不想再過溫水煮青蛙式的生活,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小城市的散漫讓他找不到節奏,迷失了方向。

同樣是城市,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發展差距?

01

“先富帶後富”是底層邏輯

中國的發展邏輯是:

集中火力優先發展其一,待其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再帶動或者考慮其二的發展。

城鄉發展過程初見端倪。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全球資本主義的封鎖,為了解決中國的貧困落後,快速發展經濟,逐步打破資本主義的封鎖,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城市偏向”的政策,

優先發展城市,農村支援城市;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反哺工業。

並實施了農業產品不等價交換、農業合作化、統購統銷和要素流動控制等一系列固化城鄉差異的法律政策,這些法律政策造成了農業對工業、鄉村對城市長期而巨大的貢獻與犧牲。

同時為了限制農村人口的流動,又設立了戶籍制度,人為地把國民分為農業戶口和城市戶口, 並使其與相關福利制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從而賦予其固化公民先天身份、控制人口自由遷移等職能。

城市的優先發展順序再次證明。改革開放以後,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市場化導向的驅使下,

大城市尤其是東部沿海城市在國家政策的支援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中西部城市則長期處於落後的狀態,城市之間的區隔日益擴張。

為什麼你要拼了命去大城市生活?因為人值錢

這種帶有“大城市偏向”的發展邏輯導致:

大城大愛,小城小愛甚至無愛。

02

02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曾寫過一本書叫 第三次浪潮,主要觀點是:

中國社會是斷裂的

那麼中國現在屬於哪個浪潮呢?

絕大多數人一定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第三次浪潮。說這個答案的人,你很幸福,你享受到了新時代的福利。但是,我必須告訴你:

農業文明是人類經歷的第一次浪潮,工業文明是人類經歷的第二次文明浪潮,而以資訊科技和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則是人類正在經歷的第三次浪潮。

為什麼你要拼了命去大城市生活?因為人值錢

中國還有很多地方正處於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時代,而小城市大多都處於第二次浪潮。

作者說,回到北京之後,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麼幸福,“我的工作回來了,我的朋友圈回來了,我的生活也回來了,我的呷哺呷哺、我的綠茶、我的麥當勞肯德基,我終於又恢復了兩年前的生活”。

去鎮上最大的超市買點東西,發現無論什麼都比北京貴,一瓶2L的大可樂,一般都在8-9塊錢,而北京,也就5塊多一瓶,貴的時候不超過6塊錢。

中國社會是斷裂的,大城市越來越與國際接軌,而小城市則越來越與大城市脫軌。

我老家所在的城市,是三線城市,物價真的比北京貴,簡單舉個例子,怡寶礦泉水(1。5L)在我們這裡就是3。5元,而在北京就是3元。

城市是什麼?城市是物流的節點,一線城市通常是交通便利之地,在資源配置中,物流首先透過一線城市,再向下流動,這就意味著,除非你只購買產自本地區的商品,否則,意味著你要為大多數商品付出更多物流成本。

而身在小城市,價格昂貴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大量的消費人群,同樣一件商品,在大城市有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人為你攤薄物流、地價、廣告、營銷成本,而在小城市,你可能是唯一消費這個商品的人,所有成本都要算在你的頭上,這對一些奢侈品和新的電子產品尤其適用。

發達的城市與不發達的城市,雖然都在新時代,但是他們的發展水平卻處於不同時期,好比是一條磁鐵的兩極,雖在一起,卻相互排斥。

這是對小城市的真實寫照。

斷裂的社會,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

03

03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選擇哪個城市立足取決於個體的位育程度。

03

如果你適應不了大城市,回到小城市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你能適應大城市,並且也有拼搏的心,最好還是選擇待在大城市!

社會學學者費老說,

想有出息,就離開小城市

這也就回答了為什麼大城市房價高,小城市房價低?

為什麼你要拼了命去大城市生活?因為人值錢

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間房?

位育即適應,個體生活方式的選擇是由其對處境的位育決定的,

因為人創造的財富更多,就業機會也更多,但是空間是有限的,住房是有限的,所以,房價自然而然就高了;而小城市,人創造的價值少,地區則不發達,房價自然不會太高。

不妨觀察一下,就算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木工、電工,大城市的工人技能水準也要高得多,自然收入也要高得多,而這些高技能水準的人,別說買不買得起房子,至少是值得住在經過設計、質量過硬的房子裡的,這是個基本的經濟學原理。

你千萬別覺得小城市的房價便宜,先不提未來升值空間的問題,我考察過一個小城市,這個城市的本地房地產業幾乎全被本地有勢力的人物把持,只有極少數的優質小區,才能拿到房產證,而物業管理公司,也都是本地B社會人員經營,經常發生與業主衝突,在這裡購房,低房價的背後是你要付出更多的風險成本。

無論是制度的寵兒,還是人才的臨幸,大城市一開始便搶佔了先機,就像滾雪球一樣,優勢資源會不斷擴張,越滾越大,而小城市註定只能依附大城市的發展。

作者也深有同感,“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一份跟網際網路沾邊的工作,進了公司做了幾天才知道,竟然讓我做網管,我一個高階架構工程師,拿著2000塊錢的工資也就算了,還要做網管,還要修電腦?法克油。。。。。”

一個高階架構工程師在大城市做的是什麼活?而在小城市只能做網管、修電腦,簡直是大材小用。畢竟,環境限制了發展空間,因此,知識時代,請不要白白耗費你的資源。

匱乏經濟的地區,勞力愈多,技術愈不發達,技術愈不發達,勞力也愈多;充足經濟的地區,科學愈發達,技術愈進步,技術愈進步,科學也就愈發達。

而在小城市,人情值錢、人脈值錢、權力值錢、關係值錢、資源值錢,只有人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