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淡的日子遇見的那些美好

和現在的孩子們聊起來我們的小時候,他們都會說:“老師,感覺你們小時候好有趣啊”。

我也在想,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感覺我們小時候會比他們現在更有趣呢?

在平淡的日子遇見的那些美好

其實回頭看看我們的小時候,那時候哪像現在的孩子這麼幸福,想學什麼就有什麼,想玩什麼就有什麼,我們小時候很多資源都是匱乏的,沒有電腦網路,沒有手機IPAD,沒有繪本玩具……可能和現在唯一一樣有的就是孩子那一顆一樣愛玩的心。

可能也就是因為這樣一顆好奇心才促使我們想著各種法的玩,雖然有些在現在看來挺簡單的一個玩意,都能玩上好幾天,都簡單一個遊戲,都能陪伴一整個童年,可能也就是這樣,才把童年生活過得趣味十足吧。

在平淡的日子遇見的那些美好

我們家是農村的,從小在村子、田間、地頭長大,大部分時候大人們都在為了收成、為了生計而忙活,所以我們小時候基本都是屬於“放養”的狀態,也就體驗了很多城市小朋友沒有體驗過的事情,我們會下到河裡捉魚,在泥塘裡捉泥鰍,去田裡捉蟈蟈(我們老家把它叫“油子”我也不知道為啥),爬到樹上打棗,去地裡刨紅薯、摘玉米,然後幾個小夥伴就在地頭挖個坑燒火烤著吃。

當然農活也沒少幹,下地除草、撒化肥、割麥子、掰玉米……最開心的就是農忙時候,一方面是因為農忙季節所有人都要忙著收莊稼,就無暇顧及我們小孩的上學和作業,有時候還會放假;另一方面就是因為莊稼收成好了,賣了錢,家裡有了收入,大人們就高興,當然小孩們也就順帶著獲利了。還有就是,每當農忙時候我們小孩子也有自己掙零花錢的方式,就是去路邊和地裡撿一些散落的麥子,撿來的可以放進自己家裡,也可以拿去賣了,換個幾毛錢,多的話可以賣上幾塊錢,能開心一整年。

我們那裡曬麥子、打麥子的地方叫做“場”,我們最喜歡在場裡玩,可以坐在拖拉機車頭上一圈一圈的“壓場”,可以踩麥秸垛,可以用裝麥子的袋子跳山羊,還可以脫了鞋在場裡盡情玩耍,因為被常年軋過得場很是平整光滑,相當舒服。

還有就是去“糧店”交公糧的時候,各家各戶按照應交的標準用架子車拉著小麥從周邊的十里八村趕過來,在糧店門口排起常常的隊伍,等著查驗的人過來檢查糧食的乾溼程度,然後過磅,倒進倉庫,一點點看著糧店裡的倉庫被麥子填滿。那場面也是相當壯觀,像趕會似的。現在的孩子應該都不知道了,因為交公糧的制度已經取消了。

在平淡的日子遇見的那些美好

小時候的生活教會了我很多,當然,最後留在記憶中的還是那些快樂的、無憂無慮的時光。

我們會比誰家先吃完飯,因為先吃完飯的小夥伴會挨家挨戶的去喊其他小夥伴,好像自己就是這個“組織”的頭頭似的,有種莫名其妙的成就感。把人聚起來以後就開始玩各種遊戲,有木頭人、大風吹,還有捉迷藏,整個村子都是我們的場地。那時候沒有路燈,月光很亮,夜晚的村莊也月光下更顯得靜謐祥和,所以我們一群孩子嘻嘻哈哈的笑聲和叫聲就顯得格外歡暢,我們常常玩到忘記時間,被家長喊罵著叫回家。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半個村子的人一起去河裡捉魚,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一起,最後把捉到的魚每家平分,那次收穫頗豐,而且感覺魚湯也更加鮮美。

那麼為什麼我們覺得現在的孩子很幸福,要什麼有什麼,而孩子自己卻感覺不到樂趣,會覺得我們那個時候更有趣呢?

在平淡的日子遇見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