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真格!村衛生室要被「洗牌」

專欄作者 / 錢展礽

鄉村醫療格局大變,村衛生室面臨“洗牌”!

近日,筆者參加了當地縣級衛生健康部門召開的2021年度醫政醫管工作會議。

會上,縣衛生健康部門主管行業准入的領導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提到了村衛生室的准入問題,該領導要求縣內所有鄉鎮衛生院領導要把關好村衛生室人員准入:

一是,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所在行政村原則上不批准村衛生室;

二是,已經有了村衛生室的行政村原則上不批准新的村衛生室;

三是,所有新進村衛生室人員的最低標準是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村衛生室准入門檻提高

人員最低標準為執業助理醫師

筆者與同行交流發現,其他地方也傳出了與上述領導所要求的類似訊息。換句話說,從今年開始,各地都開始嚴格把控村衛生室的准入了。

主要透露出以下幾個資訊:

1。已有村衛生室的行政村,基本上不再新批村衛生室,過去那種從第一到第N村衛生室現象或將成為歷史。

2。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所在街道或行政村將逐步被限制舉辦村衛生室,

畢竟衛生院或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就能為周邊居民提供疾病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

3。舉辦村衛生室人員最低要求要具備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僅有鄉村醫生資格或其它非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資質人員將不能舉辦村衛生室。

4。村衛生室現有人員中不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及以上人員,若不努力提升專業資格資質,或將逐漸被淘汰,特別是年輕一族。

從上述資訊中看出,村衛生室將越來越不好乾了,特別是人員資格資質准入方面,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同時,隨著我國大力發展基層醫藥衛生事業,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輻射範圍將越來越廣,村衛生室的作用或將逐漸被鄉鎮衛生院取代。

鄉村醫療格局改變

村衛生室面臨洗牌

會上,相關領導還透露一個資訊,一些地方正在探索次中心衛生院建設,也就是將縣域範圍內人口覆蓋周邊鄉鎮較多的鄉鎮衛生院建設成為中心衛生院,並透過建設和建立等模式,逐步將這些中心衛生院建設成為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從而提高服務重量,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就診服務以及健康諮詢需求等。

未來的縣域範圍內,將逐步形成這種模式,以幾家縣級醫療機構(二甲以上,多數以三級為主)+幾家次中心衛生院(二乙以上,將來以二甲為主)+多家小衛生院(或變為衛生院分院)+規模化的村衛生室為主體(或被取消成為衛生院診療點),民營醫院和個體診所為補充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這種體系建設或將最大化弱化村衛生室服務功能,畢竟國家已經提出了大力發展農村交通建設,每個建制鄉鎮都將通三級路,每個建制村都將通雙向車道的水泥路或瀝青路,每個村民小組甚至每家每戶門口都將有公路。

屆時,交通的便捷將帶動更多村民把健康服務帶到外面,不再把村衛生室當做第一健康關口。就當前而言,有的地方已經出現了大小疾病跑縣城、跑三甲醫院現象,連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都難滿足老百姓的健康服務需求,更不要說村衛生室。

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村衛生室發展比較被動,甚至難逃“洗牌”命運,尤其是村衛生室中人員資質不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以上者,或將逐步被“洗”掉。

抓緊!

留給村衛生室發展的時間不多了

當前,絕大多數村衛生室還是一種類似於鄉村醫生自負盈虧的獨立醫療機構,相當於個體診所模式。

從社會發展速度以及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需求的變化來看,目前的村衛生室很難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

還存在很大的職業風險,比如一旦遇上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幾乎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個體化的村衛生室的抗壓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確實太薄弱了。

另外,交通越來越便捷以及人民群眾可支配消費增加,同樣導致鄉鎮衛生院受影響。毫無疑問,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則會在受影響中拼力謀發展、謀生計,其中建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就是舉動之一。

鄉鎮衛生院甚至有“吞併”轄區村衛生室的想法,要麼把村衛生室建設成為鄉鎮衛生院門診點(或分院),要麼直接取消村衛生室,將其整體合併到衛生院中。

僅在村裡設定固定健康服務診療點,實施每天輪流式巡迴值班,滿足老百姓越來越需要的多元化服務需求。

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留給村衛生室自主發展的機會和時間不多了,不趕快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資格資質水平,確實難逃被行業淘汰的命運。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基層醫師公社(ID:jicengyishi)所有,其他平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