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正本或仍儲存完好,最初的《文獻大成》卻不知所終

明朝《永樂大典》是中國最早最全的百科全書。同時,由於正本下落不明,又被稱作“中國書籍史上最大的疑案”。

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後,於公元1402年當上皇帝,定年號“永樂”。第二年,朱棣決心要修一部鉅著以炫耀文治。

於是,就命解縉主持編纂,給出的要求,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

按照這個要求,解縉召集了147人,花去一年時間終於修成,書名暫定為《文獻大成》。解縉當即把這部《文獻大成》,呈給皇帝朱棣御覽。結果,朱棣看完後非常不滿。當即決定重修。

《永樂大典》正本或仍儲存完好,最初的《文獻大成》卻不知所終

這次重修選用了太子少保姚廣孝及禮部尚書鄭賜為監修, 前後共計召集了約三千人,在文淵閣進行纂修。三年後的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全書終於大功告成。

據《明成祖文皇帝御製永樂大典序》記載,朱棣閱後非常滿意,認為“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鉅細精粗,粲然明備。其雜家之言,亦皆得以附見” 。

完了還親自制序文,賜名《永樂大典》。由於姚廣孝呈給朱棣的只是原稿件,因此,朱棣又下令清抄一部。

這時,等於是有了兩份底稿和一部清抄本。一份底稿是解縉主持編修的《文獻大成》,另一份則是《永樂大典》的底稿,清抄的版本又被稱作“永樂正本”。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嘉靖皇帝又下命重錄一本,這部花了五年時間,同樣是以人手抄錄,被後世稱作“副本”。

說來奇怪,永樂正本到後來就如憑空消失一樣。而兩份底稿,據說一份被火燒掉,《文獻大成》壓根兒就沒再出現過。

《永樂大典》正本或仍儲存完好,最初的《文獻大成》卻不知所終

永樂正本下落不明,副本流失大半

據記載,《永樂大典》光是目錄就有60卷,全書內容部分22877卷,合起來一共是22937卷,11095冊。

關於永樂正本,一直有著不同的說法,有說朱棣遷都北京時,將正本搬到北京後,原稿則留在了南京文淵閣;有說正本在副本重錄後就不知所蹤;

更有說大清入關後, 正本就被移入乾清宮,副本則放到翰林院保管。 不久後乾清宮失火, 正本毀於大火。

據《明穆宗實錄》記載,《永樂大典》副本完成以後,正本與副本是被分開存放的。正本藏於北京文淵閣,副本則藏在了皇史宬。

這是明代史料中最後一次記載正本,據說存放在南京文淵閣裡的《永樂大典》原稿,被一場大火給燒燬了。直到清雍正時期,僅存的副本又被移到了翰林院,可清查時發現,副本已有殘缺。

當年郭沫若認為《永樂大典》正本,有可能仍在朱棣的長陵裡。可是,副本是依照正本進行抄錄的,且抄錄的時間是從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開始,直到穆宗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才告結束。

朱棣是在公元1424年去世並下葬長陵。如果永樂正本放進了長陵陪葬,那麼1562年需要重抄一部時,就只能開啟長陵,將正本從陵墓裡搬出來,等重抄完成後,又再次放回長陵裡。

《永樂大典》正本或仍儲存完好,最初的《文獻大成》卻不知所終

因此,永樂正本根本不可能在長陵裡。一是時間對不上;二是陵墓不可能關閉後又再次開啟。另外,萬曆皇帝的明定陵雖曾被考古發掘,但最終仍是一無所獲。

重錄的副本雖也是手抄本,但無論在格式、內容和裝禎上與永樂正本完全一樣。到乾隆年間,因纂修《四庫全書》的需要,再次檢驗時發現,22937卷的副本只剩下了9000卷。

史料上沒有記載丟失的部分去了哪裡?一般認為,雍正年間當副本移到翰林院時就已丟失了不少,有可能是明末清初因為戰事導致損毀,也有說是李自成打入北京後燒掉了一部分。

咸豐時期,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副本又有將近一半被掠走,並存放到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的貯藏室裡。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900年)又來了八國聯軍,在搶掠三天後,副本再遭掠奪。

不僅如此,看守翰林院的官員開始監守自盜。據《萇楚齋隨筆》 記載:“其盜書之法,早間入院,提一包袱,包一棉馬褂,晚間出院穿於身上。”

每次一兩本的套身上後,偷偷帶出皇宮。部分被賣給了列強駐華使館,有些則賣給官員、學者、收藏家等。《永樂大典》副本到宣統時,就只剩下了600冊左右。現如今,包括國外歸還或藏家捐贈、徵集等,總計只有797卷。

《永樂大典》正本或仍儲存完好,最初的《文獻大成》卻不知所終

《文獻大成》不知所終

公元1403年,解縉主持編纂的《文獻大成》完成,原稿在呈給皇帝閱審後,史籍文獻上就再也不見半點的記載,彷彿一夜蒸發不知所終年。

《文獻大成》與《永樂大典》,在要求上應該是一致的,朱棣對《文獻大成》不滿,只是認為其涵蓋的範圍還不夠大,未能體現出包羅萬有。可這部書畢竟也組織動用了147人,花上一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

某種意義上,《文獻大成》也可說是《永樂大典》的前身,為日後重修大典搭建了一個總的框架。而《永樂大典》的原稿也決無可能是在《文獻大成》的原稿上,隨意下筆添字補充內容後,就直接呈給朱棣審閱。

既然不會在原稿上新增內容,那麼《文獻大成》又會去了哪裡?有專家學者曾對《永樂大典》進行過估算,認為如果碼放起來,至少有40立方米。

《文獻大成》雖不及《永樂大典》般浩如煙海,可也並非只是幾本小冊子,其體積應該也不少。並且,這部書雖然達不到朱棣的要求,自然不會隨意丟棄。

《永樂大典》正本或仍儲存完好,最初的《文獻大成》卻不知所終

《文獻大成》原稿及《永樂大典》正本下落的推測

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把《永樂大典》的原稿留在了南京文淵閣,只帶走了正本。後來文淵閣失火,原稿化為灰燼。可問題是,這部朱棣皇帝十分重視,且用作炫耀文治的《永樂大典》,為什麼遷都時只搬走了正本,非得把原稿留在了南京?

皇帝遷都並不缺人手,留下原稿一說顯然不合常理。唯一能解釋的,是這裡的原稿,指的應是《文獻大成》,也就說南京文淵閣燒掉的,並不是《永樂大典》原稿,而是《文獻大成》。

《永樂大典》的原稿,在遷都時肯定也一併隨著正本給搬進了北京。嘉靖年間,由於存放正本的文樓曾經失火,對《永樂大典》十分痴迷的嘉靖皇帝以防不測,下命重抄一部。

同時指示,副本完成後“兩處收藏,以備不虞”。可副本完工之時,卻是到了隆慶元年初,即公元1567年

這時候的皇帝,換成了明穆宗朱載坖。

有學者推測,《永樂大典》正本有可能被嘉靖皇帝帶進了明永陵。其依據有三,一是嘉靖生前對《永樂大典》十分痴迷;二是嘉靖去世與副本完成在時間上相隔不遠;三是以書籍字畫等陪葬自古就有。

這樣的推測雖有一定道理,但卻與史實不符。首先,據《明穆宗實錄》記載,副本抄錄完成後,是按照嘉靖皇帝生前指示,將正本、副本分開存放,說明在穆宗時期正本仍完好無損地存放在皇宮裡。

其次,要將40立方米的書籍,一股腦兒全堆放到陵墓地宮裡顯然不切實際。若這個推測成立,最有可能的,是在嘉靖皇帝的永陵裡,堆放體積相對較小的《永樂大典》原稿。

《永樂大典》正本最後一次出現在史籍文獻中,是在明穆宗時期,而偌大的一部鉅著不可能憑空消失。

因此,是否可以樂觀地推測,《永樂大典》正本在朱棣遷都後,一直不曾離開過皇宮,它被明穆宗秘密收藏起來。至於地點,或許仍完好無損地,在北京皇宮某個鮮為人知的地方靜靜地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