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一故事,記錄改革開放40週年北京的變遷三:《搬家》

一圖一故事,記錄改革開放40週年北京的變遷三:《搬家》

張兆增 一圖一故事,80·北京,記錄改革開放40週年北京的變遷三:《搬家》

拍攝時間:1984年

拍攝地點:北京薊門裡小區

《搬新家》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海淀區薊門裡小區。該小區當時算改革開放後北京建成的為數不多的大型居民小區。

小區裡我家對面1號樓住戶中有些是軍人家屬。有個星期天我在家整理照片底片,忽聽樓下聲音嘈雜,從窗戶望出去,對面有一家軍人家屬正在往二樓搬傢俱。搬家人用解放牌卡車倒車到自家陽臺下面,然後站在卡車上,將傢俱舉起直接從陽臺搬入家中,免去了抬大件傢俱走樓道的不便。看到這家人搬家方式很獨特,我趕緊用相機拍下了這幅畫面。

當時,我家搬到薊門裡小區沒多長時間。那時百姓搬家以腳踏平板車居多,能有一輛北京130或解放牌卡車搬家的,絕對算有門路的家庭。我家從西直門搬到薊門橋時,找關係借了兩輛平板車,我蹬了一輛,同學幫我蹬了一輛,全家所有家當全部裝上了,剩下一些小件用腳踏車馱過來就完了。

我記得蹬平板車過了西直門火車站,再往北是一片荒涼,車少人稀,馬路上空空蕩蕩。一路顛簸,我真怕把僅有的家當顛壞了。我一邊蹬車一邊跟同學抱怨,這是什麼破地方,離城裡太遠了,小時候咱們逮蛐蛐都沒來過這兒。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還沒有專業搬家的企業,從來沒有聽說過“搬家公司”一詞。要搬家大多是找親朋好友、單位同事、街坊鄰里來幫忙。當時誰家的傢俱總共也沒幾件,大多數家庭還不具備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大型家電,所以搬家這樣的大事一上午就基本搞定。親朋好友來幫助搬完家後,照例是參觀主人的新家,幫助主人設計傢俱的擺放。騰出手的主人則到新廚房炒上幾個菜,大家圍在桌前喝上幾杯酒,這就算慶賀喬遷之喜了。

如今搬家,給搬家公司一個電話就上門服務了。該捆的捆,該裝的裝,還有專門包細軟的裝置,搬家主人根本不用動手。哪些傢俱先出家門,哪些傢俱先進家門,搬入新家的東西擺放到哪兒,都是有條不紊,這在40年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