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國產化,我們缺的是什麼?

最近,美國製裁華為的政策不斷升級,我也接連參加了好幾場有關的討論會。會上不但分享了個人的觀點,也受到不少啟發,回來以後認真琢磨,對IT國產化的問題,多了幾分反思和展望。

IT國產化,我們缺的是什麼?

IT國產化,缺的是使用

以前,我在中國移動的時候,曾經很多次主導企業級IT系統的規劃。當時在進行系統設計和產品選型的時候,也更傾向於使用國外的IT技術和產品。

其原因,並非崇洋媚外,而是這些成熟產品的穩定性高、功能強大,可以讓我們不用太多考慮基礎設施層面的問題,將注意力聚焦在應用環節。

但即便是成熟產品,在我們使用過程中也發現過一些問題。

記得ORACLE某一次版本升級後,在一些省的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開始ORACLE不承認是產品問題,後來從總部調來技術專家和國內的軟體開發商共同診斷,結果證明確實是在大容量使用情況下,新版本存在缺陷。

最終,ORACLE把問題帶回去在新版本中解決,並且決定專門為中國移動培養一批ORACLE技術維護頂級專家,以便於對ORACLE的技術問題進行及時響應。

後來我逐漸意識到:這就是IT產業與CT(通訊)產業之間,關鍵的差異所在。

CT產業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全程全網,互聯互通,因此,無論哪家廠商的技術和產品,都必須要遵從國際標準。

IT產業則不同,誰的技術能力強、擁有先發優勢,誰就獲得了發展的主導權甚至壟斷性優勢,而它定義的技術標準和介面規則,也就會成為事實標準。

比如ORACLE在很多技術指標上領先,所以可以獲取更多的優質客戶,而這些客戶提出的創新需求和改進建議,可以幫助ORACLE持續領先。而反觀ORACLE的競爭對手,越是沒有使用者,就越是因為缺乏應用場景而找不準發力方向,導致自己的產品和領先者差距越來越大。

強者恆強,這是IT產業的規律,也適用於包括雲計算在內的網際網路行業。產品越好,客戶越多,使用的量越大,遇到的創新需求越多,就越能幫助領跑者繼續領先。

當IT國產化成為產業大趨勢的時候,我們不應只看到目前國內IT產品成熟度不高、產業規模不大等負面因素。如果更多的使用者願意嘗試使用國產的IT產品,願意和國產IT產品共同創新,基於國內廣闊的使用場景和應用範圍,孵化出優秀的IT產品並非天方夜譚。

縱觀歷史,海外的資料庫、中介軟體等產品,都是在幾代研發之後才逐漸走上正軌;而工具軟體和應用軟體更是基於各種案例和使用場景,不斷迭代發展的成果。

所以,

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嘗試使用國產IT產品的時候,使用者要有合理的期望值,不要指望畢其功於一役,馬上可以實現國產化替代;更不應在遇到困難和失敗的時候輕言放棄。

時至今日,我們一方面面對斷供的威脅,另一方面又有旺盛的使用需求,如果能將需求和供給很好地結合起來,IT產業國產化的前途還是可期的。

更何況,最近這麼些年過來,國產IT產品早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很多的產品都已經打開了一片天地。

而現在,使用者們願意給IT國產化更多機會,就看相關的廠商們能不能抓住機遇,好好做啦!

IT國產化,缺的是生態

前面提到了,IT產業使用的是事實標準。壟斷和領先的企業在制定技術標準的同時,還會透過產業生態建設來定義遊戲規則。

有錢大家一起賺,這就是生態。在領先的IT產品身邊,都有一大群身份各異的合作伙伴。他們有的是銷售代{過}{濾}理,有的做定製開發,有的搞技術培訓,還有的負責維護和售後服務等等,他們搭上了順風快船,領先IT產品也集眾勢而起,最終大家都越來越繁榮。

總的來說,發展生態合作伙伴不僅有利於擴大市場規模,同時還打造了產品的護城河,加大了競品替代的成本,很多國外成功的IT企業也都非常重視產業生態的建設。多年發展下來,美國各大企業的產品早已經是一環套一環,給我們形成一種錯覺:IT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不可替代的產業。

實際上,

IT的不可替代性並不是技術導致的,而是商業行為,它的根基在於產業生態發展得好,成熟的IT產品被整合、被使用、被銷售的成本都比較低。

正因如此,即便是可替代的產品本身便宜,但由於缺乏生態合作,整體使用的成本居高不下,大家還是隻能偏向使用成熟、可靠、穩定的海外IT產品。

但是,產業生態的大勢真的是不可逆轉嗎?

二十年前,在資料庫市場上曾經多家並存。其中,Sybase雖然在技術方面與Oralce存在一定差距,但由於Sybase中國區著力發展電信領域的產業生態,很多電信領域的系統整合商都習慣於使用Sybase資料庫,因此在電信領域Sybase的市場份額長期佔優,而且很多開發人員把Sybase用到了極致,表現未必輸給Oracle。

但後來,Oracle調整了產業策略,大力發展整合商、開發商和代{過}{濾}理商,並向他們充分展示技術優勢,幫助他們打敗使用Sybase的競爭對手,最終扭轉了局面。

從這個案例可以得出:

首先,產品之間雖然有高下之分,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場景來說,對產品的使用都是最常規的部分,產品間的差異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大;

其次,競爭並非只在產品之間直接進行,要做好生態建設以及合作伙伴能力的培養,幫他們把產品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最後,只要發展好了產業生態,挑戰者一樣可以後來居上。

不過,國內的IT廠商談產業生態,目前落地的時候還主要只盯著兩件事:

一是發展代{過}{濾}理商和銷售渠道,讓他們多賣一些自己的產品;二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找合作伙伴來幫忙。自己不願意做或者覺得辛苦,就用江湖地位逼迫小夥伴就範。

顯然,這不是發展產業生態的正確方式。

如今我們談生態建設,講的是產業,看的是技術,並不限於短期的商業行為。國內廠商們還應該把眼光放得長遠些,心胸再開闊些,以合作之心、讓利之為,把做大IT國產化產業空間作為追求的目標。

IT國產化,缺的是信心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IT系統的初創期,雖然硬體都是從國外進口,但很多程式都是我們自己編寫的。之後逐漸引入一些工具化軟體,後面系統規模超大,不得不使用成熟的產品化IT工具。

後來,

隨著"稜鏡門"的曝光,國內出現了對美國IT八大金剛(IBM、Google、Apple、Oracle、CISCO、Qualcomm、Intel、Microsoft)的質疑聲音,與此同時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硬體去IOE和軟體國產化歷程,強調IT產業的自主研發和安全可控。

那個時候雖然在我的視野範圍內也出現過一些國產IT產品,但是考慮到國外成熟的IT產品穩定性強,可靠性高,所以買的用的還以海外IT產品為主。

當時,和我有類似想法的IT主管並不在少數。成熟的、正在使用中的產品被替換,關係到整個系統的安全和穩定,不容犯錯。

即便是對國內產品予以傾斜,那也要替代產品在技術能力和特性引數等方面達到相當的水準,產品可用、不出事才行。

放眼望去,美國的IT產業如此發達強大,用國產化的產品取代其中一環已屬不易,誰敢想到能把所有的產品全部替換呢?

雖然寄希望於美國的IT產業堅持開放,繼續在原有基礎上發展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主流的意見,已經變成了堅決支援用國產化取代美國IT產品;但依然有不少人對國產化替代心存疑慮,擔心這種取代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美國斷供,就會是滅頂之災。

而就我看來,如果產業缺乏信心,就會失去最後一點希望;但如果IT國產化還是耍小聰明,像當年某芯那樣試圖藉助產業發展機會靠矇混發財,那麼成功的機會也很渺茫。

這是一條艱難的路,但並非從未成功過,成敗之間,關鍵還是事在人為。

事實上,

藉助產業政策和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成功地讓國內產業雄踞世界,這種事情我們成功過三次。

第一次是TD-SCDMA。

在2G時代,中國的行動通訊產業幾乎全靠進口,國內產業最多就是跟隨模仿,完全不成規模。

而在3G時代,高舉自主智慧財產權旗號的TD-SCDMA成為了轉折點。

當時的中國移動,是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電信運營商,國內廠商看到了中國移動拉動TD產業鏈的堅決態度,以及後面的廣闊商機,才敢於大規模投入。

雖然TD-SCDMA揹負罵名,時至今日還屢屢被拎出來擠兌一番,但從通訊產業的發展歷程看,如今中國在CT產業鏈上處於領導者地位,尤其是產業鏈基層,大量在外界默默無聞的生態廠商的大發展,很多都始於當初TD-SCDMA。

第二次是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

幾十年來,美國的網際網路大佬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但撞到了中國設立的那堵“牆”。這是中國在國家安全層面的舉措,但客觀上也形成了在商業層面上,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技術和業務上的保護,讓它們度過了最艱難的幼生期,不至於一開始就被國際產品打垮。

最初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也是照搬、模仿,但發展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得益於國內良好的行動通訊基礎設施,以及結合中國市場的特色創新,最終形成了可與美國匹敵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甚至於出海的TikTok可以在美國本土把一眾老師幹倒。

第三次是華為。

華為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最成功的國際化企業

。尤其是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這件事,更讓大家看到了華為紮實的根底和頑強的生命力。

此前,納入實體清單的國家和企業,幾乎都在短時間內,失去所有供應商的支援,難以維持生存。而華為卻選擇硬扛,基於實體清單的規則,逐一與供應商和客戶溝通,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繼續作戰。

這是事先沒有人想到的。最重要的是,如今事實已經證明,在美國不斷加大制裁力度的情況下,華為公司不但沒有垮掉,反而業績還在增長,如今已躋身全球前五十強。

結語

不知不覺間,如今中美兩國在資訊產業的力量對比,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產業格局已經發生質變。

在電信運營領域、網際網路和雲計算領域,雙方各有超出對方的特長,但總體基本平分秋色;

在電信裝置製造領域,中國有絕對的領先;

而在IT產業,目前美國仍有絕對的優勢。

CT與IT不同,軟體與硬體不同,發展IT國產化,也不能完全複製通訊產業的成長模式,但我們可以確定,IT產業存在著眾多的機會點。

如果國內的IT企業在做好技術的同時,真正做好產業生態,國內市場多提供機會讓國內的IT產品有用武之地,我對十年之後,IT國產化的前景很有信心。

IT能力是在實踐中打造出來的,而如今企業的數字化升級正在大規模進行,正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皆有的千古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