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咪蒙撕裂的微信群

一個被咪蒙撕裂的微信群

也許你也是,昨晚今晨,有一個熱心的朋友、同事把一個出身寒門的高考狀元的死訊,不,是他的一位同學寫的祭文你們的群裡。然後煞有介事的引述其中一句打動他的話。

照理,我是不會點開這樣的文章的,雖然零星的在朋友圈看到幾眼睛。而且當時還在開車。

一個被咪蒙撕裂的微信群

到了公司,我們去年的一個滑雪群,朋友Brown冷不丁丟進來同一篇文章,還說今天這篇刷屏了。我們這個群只有我兩是做市場的,所以對一些熱點會略微比別人關注一點。

連續被推薦兩次,再加上第一次推薦的還是工作群的一個領導,想必他分享這個到群裡,是不是對我們最近給出的影片指令碼不滿意?有什麼用意?帶著這樣的揣測,開啟工作群裡那篇文章,結果發現已經被和諧了。

然後回到滑雪群,注重細節的我發現兩個推送的摘要不同,第一個摘要看了就知道是一個純熟的自媒體小編所謂,第二個帶有真實的記敘感,點開發現來自騰訊網。既然被推薦兩次,領導也有用意,那就看看吧。

抱著這個心態看下去。然後沉積已久的群,注意啊是一個滑雪群,引發了一場群撕:

Brown:寫的不錯,按照故事看

Jennifer:看到一半才發現是個女生寫的

Brown:我也是,一直以為是個爺們

我:我也是,一直以為是個爺們

我:這個妹子性格和文字很剛

我:所以才能寫出來這文字吧

Jennifer:這姑娘25歲還很年輕,能在這個年紀就開始反思很不錯了,想想我們當年25歲的時候

我:好像還在吃屎

Jennifer:

Cathy:

一個被咪蒙撕裂的微信群

我:所以大家質疑這是咪蒙他們編造的熱文對麼

Lucy:我覺得這個文章是用演算法寫的,所有元素都是熱點,而且這是迷濛旗下公眾號寫的啊

Lucy:你不知道麼?

我:這些配圖都還編了時間,也是費了一些心思

一個被咪蒙撕裂的微信群

我:連老江湖Brown導演都被騙了

我:我被騙很正常

Brown:(發來了他在別的群的群聊對話)

一個被咪蒙撕裂的微信群

Cathy:杜撰和新聞,還是有本質不同的

Cathy:我沒看文章哈哈哈哈,這類文章都不看

Cathy:看了你擷取的那幾個片段,就不太喜歡

Brown:這篇肯定不是新聞

Cathy:用詞不當。應該是寫杜撰小說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有本質不同

我:出發點就是錯的,所以文章好也是錯

我:何況還有些文字寫的很辣眼睛,很咪蒙

我:挺噁心的,很市儈,根本不是25歲能寫的東西

Cathy:其實這文章真沒那麼火我覺得

Cathy:反正我朋友圈刷屏密度還不如國足比賽

我:裡面提到的歌和小說 劇 一個沒聽過

Cathy:說不定是年輕人看的

Cathy:我們都老了哈哈哈

Lucy:我告訴你@王子喬,以後有演算法,沒有人看你的文章了

Lucy:啊哈哈哈哈

我:777777

Lucy:大家就喜歡快餐,熱點吐槽,真的,你貼熱點,永遠貼不過AI

Cathy:我之前偶爾也追過一兩個自媒體,開始吧,覺得寫的還行,三觀也都比較正,後來發現,他們為了賺流量,真的是三觀變來變去的,經常不同的文章裡邊三觀都是互相打架,還經常把一些捕風捉影的事兒就當個真的寫

Lucy:@王子喬 我建議你寫一篇熱文背後冷靜的操刀 說下這個事件發酵的形態

Lucy:順便說一下咪蒙只為賺取流量而無下限的現象

Lucy:很適合王教授

我:哎喲 要不你這犀利姐寫,投稿給我

Lucy:我沒時間做這種事情,我很忙

Lucy:我要逛淘寶

Lucy:你可以寫自媒體的嫉妒與咪蒙的狡猾

Lucy:今天所有大號都眼紅的評價了這篇文章

Lucy:當然確實有些號還是有良知,但內心是不平與嫉妒的。而我看到的是咪蒙團隊玩弄流量嫻熟的手法與自以為聰明卻毫無底線的價值觀

Lucy:你就這樣寫吧

Cathy:我為什麼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我就完全沒有想過要點進去看了。

Cathy:反而是今天開始說這是杜撰啊什麼的,我一看又吵起來了,我才想著點進去看一眼。

Lucy:這就叫營銷手法

Lucy:你中圈套了

Lucy:有些文章或是言論也是他們安排的

Lucy:然後最終你點進去了

Lucy:懂嗎

Cathy:可是文章本身我也沒看

Cathy:而且也肯定不會轉發或者點贊

Lucy:你點選了沒

Lucy:不用看

Cathy:點了我發的那篇

Lucy:這叫效應,這件事透過炒作

Lucy:你知道了吧

Cathy:不然這篇文章知名度小一大半

Lucy:你不是他目標客群,她也不需要覆蓋你

Lucy:為什麼選現在發這個文章

Lucy:背景是什麼 年底 大多數公司年終獎少 明年預期一般 很多外部因素也容易讓這個文章發酵

Lucy:她不擇手段 但是有人買單

Lucy:有流量能帶貨,在今天是真本領

Lucy:而且現在中國社會也沒啥底線可言

Lucy:那為什麼不賺錢

Lucy:咪蒙是窮娃 長的又醜

Lucy:以前沒人關注 沒錢

Lucy:現在火了遭人嫉妒遭人恨

Brown:這個題目確實是個老掉牙的題目,我總結它還是擊中了一些人的,所以我點進去看了,還是挺好看的。至於漏洞,會不會是故意留的漏洞?我不知道。以後想火,要不要留漏洞呢?

Brown:感覺你們心裡都很年輕,批判為主。很像我年輕的時候,我現在更多思考背後的東西和規律的東西

一個被咪蒙撕裂的微信群

Brown:有沒有可能故意留漏洞,故意找人質疑。然後就炒起來了

我:還沒來得及看 就被和諧了 然後看到你發這裡

Brown:恩,挺長的,很像小說

我:嗯 我就當故事會看看

我:但是自媒體時代的可怕之處是很多人會相信這是真的

我:而我們當年買《故事會》的時候,都知道里面的故事是編的

Brown:這種故事,真不真又怕啥?歷史都被演義成這樣了

我:發心不同

我:歷史人們已經知道是有演繹的成分

Brown:發心?都是為了一個錢字吧

Brown:對啊,何必糾結真假

我:但是這個營造的是今天的故事

我:以真人真事的方式寫

Brown:他的故事難道沒有發生過?

Brown:這個故事不是特例,而是很普通的事

Brown:所以他寫成這樣,才具有了傳播力。這是一個能力

我:我不這樣看

我:我覺得他前面應該寫 本文純屬虛構

我:如果這樣的前提下

我:傳播量大才是能力

我:現在這是欺詐

我:欺詐了很多人廉價的同情和轉發

Brown:你可以在道德高度下質疑他,反正我覺得沒必要

Brown:我不覺得到欺詐的程度

我:就像電影

我:我們都知道是假的 但是看的時候還是被感動

我:但是前提是我們知道那個是電影

Brown:紀錄片是真,是假呢

我:她故意利用一些照片營造一個真實的故事的感覺,這個和文學創作不一樣,這就是在造假,這是在欺騙,可能說欺詐有點重了,但無疑在透過造假來欺騙點選和流量

我:因此被封60天也是咎由自取

我:我覺得封60年還差不多

Cathy:我覺得吧,這事兒既然是杜撰的,就應該寫明是杜撰,雖然說有可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就好像你去募捐做慈善一樣,做慈善的人很多,但是杜撰的做慈善的那就不是。真的慈善就是真的做了好事兒,那些真正捐錢的,對吧。

Brown:火過頭了,說明什麼,說明現在能寫這類爆款文章的人太少。

Cathy:這篇文章的刷屏度我覺得比起很多其他文章還是差的很遠的,可能只是在您這一年齡段兒吧,反正在我的朋友圈裡刷屏度就很一般。

Brown:別扯慈善,慈善內幕我比你知道的多

Cathy:我沒看文章哈,我就看了截圖,因為和諧了,我就看到截圖出來的那幾個片段。就覺得吧,這給了很多人一種自我心理安慰,他們已經在這個江湖中妥協了,但是內心呢,又需要有人來說“我這麼做是身不由己啊,是逼不得已呀,不然我就活不下去啊”。所以這文章只會讓他們覺得找到一個心理安慰。‍

Brown:我只是想為具有這樣能力的作者點個贊

Brown:封了號教育一下也對

Cathy:我就一比喻

Brown:這比喻太不合適。。。

我:感覺大家要為這篇文章開撕了

Brown:我方意見已經說完了

Cathy:我覺得蠻合適啊。悲慘的事情也很多,但是杜撰出來的跟講一個真事兒是質的區別

Cathy:捐款啥的,說自己捐了和真的捐了也是質的區別

Lucy:大過年的

Brown:高鈣羊肉來兩盤

*本文全部來自真實群聊對話*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為了保護隱私,所有人使用化名*

一篇文章,一個編造的故事,一個讓編造的故事快速流通和話題發酵的故事,一個為爭論這個編造的故事而引發的微信群開撕的故事,每一個故事的產生和存在都有來由,每一個講述者也有其發心,你的發心是善意,你的發心是騙取,你的發心是算計,全部寫在你的文字裡,故事可以是假的,但文字就像可以背叛一個不高明的使詐者的臉,臉上早已透露一切,也許故事的開頭可以抓住人,但行文的過程,對細節的描述,無不顯露出咪蒙團隊的無力感,如同沒有生活的小編劇為了寫出真實感而努力擠出的VC、PE,工作兩年就升阿里P7這樣的笑話,和她那如有若無的乳溝一樣,在這個已經滿是焦慮和瘡痍的事態人心裡,試圖再要掀起什麼漣漪。

開撕的背後,話題的爭議,也折射了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正在撕裂的價值觀,原本“求真務實”應該是一條普世的價值觀吧?但是在唯結果論和唯流量論的今天,“真善美”隨時可以變賣成流量本身。

在價值觀撕裂的社會里,總有他們的讀者和追捧者,那些能被打動的,即使在這個根本立不起來的故事裡,我還是那句話,建議你們遠離手機,遠離草根公眾號,多讀點書,不然你連轉發這樣造假的文章到朋友圈時都顯得那麼蒼白:好感動啊,又一次被感動了!

而那些製造這些垃圾故事的所謂自媒體,你們的高明之處並不是編故事,而是像所有那些看了讓人尷尬的電影一樣,拼湊熱點,拼湊證明能火的元素和梗,你們空有技術,沒有靈魂,你們是活的很努力,只是為了10W+的努力。

是的,流量也許可以帶貨,流量也可以換錢,就像在文章裡寫的那樣,你們的靈魂早已出賣給魔鬼,你們已經在文章中實現了自我和解,之所以你們變成今天這樣,還不是因為社會骯髒。

拜託,想換錢,也請有點底線。

封面:來自網路

往期文章回顧:

「啥是佩奇」病毒影片創意出處考

「如懿傳」裡的公關戰

為什麼馬斯克的公司沒有CMO,沒有廣告預算卻屢屢刷屏?

東喬西看

愛思考的行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