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提出“同學有了,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1

一個媽媽最近很煩。

她說:“女兒讀中班。在幼兒園適應得挺好。跟小朋友處得也不錯。可就是有一天晚上,我有事忙住了,請孩子同班小朋友的媽媽代接的。等我接她回來的時候,女兒已經被同學家的房子裝修以及家裡擺設吸引住了,

覺得同學家的什麼都比自己家的好,不斷地說同學的臥室有這個、有那個,還專門問我,可以不可以把自己的房間也變成那樣的?”

孩子的問題,顯然讓媽媽不舒服。她滿臉憂慮地問:“我女兒這麼小就會

攀比

了嗎?我該怎麼迴應她啊?反正我當時沒有正面回答她,只是轉移了話題。”

我於是跟這個媽媽確認:客觀點說,孩子同學家的裝修你覺得怎麼樣?

媽媽愣了一下,答:的確比我家好看,有品位。

我笑到:

那你女兒說的難道不是事實嗎?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攀比”似乎已經被很多人定性為貶義詞。但凡發現自己孩子有攀比的苗頭,都會引起一些父母的警惕,甚至引發父母對孩子的定性、批評或責罵。

所以,

今天我想為“攀比”這件事正個名。

就拿開頭這個例子來說。

小女孩分明說的就是事實呀。

媽媽完全可以迴應女兒:

我也覺得他們家的裝修挺好的。但是,我們不需要和別人家一樣。我們可以有自己的style。

為了鼓勵女兒對“美”的追求,媽媽甚至可以拿出一點錢,讓孩子參與到她的房間的佈置。

不一定豪華,但是要有情調。

換作是我,我就會這麼迴應孩子。

這樣一來,即便我們的家庭裝修可能沒有同學家的好,但是我們的孩子,卻有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呀!

說到底,還是我們對孩子“攀比”這件事誤解太深。

極端的攀比行為,的確有問題。但很多所謂的孩子“攀比”,其實是正常的且合理的。所以,我們需要分情況對待,切不可上來就一棍子打死。

當孩子提出“同學有了,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2

有時,攀比不是攀比,而是一種良性的競爭意識。

比如,有個家長曾經給我們留言說:

“3歲的女兒放學後,有些傷心地說,老師今天沒有給她小紅花,很多小朋友都有就她沒有。我就安慰女兒說沒關係,即使沒給你小紅花老師一樣喜歡你。”

女兒又說,老師講了,表現好的小朋友才有小紅花的。我就告訴女兒:“那下次努力表現好點就可以了啊。”

然後,這位媽媽就問了,不知道自己這麼說,合不合適?

她還補充說,“女兒經常會跟同伴去比較,比如她跟小朋友玩時就會說:看,我有這個玩具,你沒有吧……像這些我需要去糾正嗎?我怕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攀比。”

就媽媽所描述的這幾件小事而言,我不覺得這個小女孩有任何問題。

這個女孩的言行其實不算攀比,這叫有

競爭意識。

競爭是無處不在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競爭。這種競爭不用父母刻意去教,孩子自然就會。

只要父母接納孩子的競爭行為和內心的欲求,在他追求“更好”的路上給予肯定和支援,在他陷入失敗之時給以安撫,那麼孩子就能在競爭中、在追求心中欲求的過程中充分受益。

這條規則也適用於文章開頭的那個例子。

很多時候是我們太過於上綱上線了。覺得必須要立刻糾正孩子的某個問題,否則孩子就可能誤入歧途。我們忘了一個事實:

我們的孩子是一個發展中的個體。年齡不同,境況不同,孩子的言行一定會發生改變,僅此而已。

所以,只要孩子的言行不觸及某些規則或底線問題,我們最好都能以一個變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不急著去教導孩子,而是真正接納他當下的這個表現。

哪怕孩子的一些言行、價值觀你非常不認同,你不需要去批判孩子,而是客觀地告訴孩子,你有一個跟他不同的想法,讓孩子體會,原來每個人本來就會有不同的意見。

若你跟孩子的親子關係一向很好,那麼你的意見一定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這種潛移默化,遠比耳提面命來得有效。

3

也有時候,孩子的攀比不是攀比,只不過是一種社會化的需要。

若你觀察過三五歲的小小孩,一定會發現:孩子們想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兒時,會有很多模仿對方、吸引對方關注的小動作。

對方跑,他也跟著跑;對方玩什麼,他也關注什麼;對方手裡拿著一把槍,他可能也會湊上前去,說:我家裡也有一把這樣的槍!

這麼做,能夠表達一個意思:

你看,我們有這麼多共同點,太巧了!所以,我們一起玩兒吧!

大孩子同樣有這方面的需求。

比如,有個男孩,讀初一,希望媽媽給他買一部手機。男孩說,身邊的朋友都有了,所以他必須要買一個。媽媽拒絕了,他就鬧情緒。媽媽傷心地問:我兒子這是不是太虛榮,攀比心太強?我要不要給他買?

我不願意上來就給孩子貼一個“攀比”的標籤。因為,這個男孩,他的需求很可能是完全合理的、可以接受並予以適當滿足的(制定相應的使用規則)。

比如,我一個侄女正在讀初二。她也有一部智慧手機。跟父母約好了,她每週會在固定時間玩一會兒手機。

“手機遊戲有那麼好玩嗎?”我曾好奇地問。

她認真地告訴我:

“才不是玩遊戲。我班裡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呀、XX賬號呀,我要去跟她們點贊,留言;去了解她們都在聽什麼歌,關注什麼熱點。

如果我不隔陣子去關注下,如果沒有了手機,我會感覺自己看不見別人了,別人也看不見我。我就像被孤立了。

你懂那個感覺嗎?”

當孩子提出“同學有了,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我懂。我讀書的時候,最怕的事情也是被孤立。

所以,我也才意識到,對現在的年輕孩子來說,當身邊很多朋友都買了手機,自己也有一部手機似乎就顯得很必要了。

因為只有這樣,別的同學在關心的事,我才能知道大概的資訊;別人在談論的話題,我才能夠插進去嘴,而不是在旁邊乾焦慮。

總之,這能確保:

我們是一致的;我們是在一起的;我沒有被“排除”在同齡人社交圈之外。

所以,我家侄女的一番話,著實教育到了我。並且再次提醒我:在評判孩子之前,最好先蹲下來,聽一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需要。

具體到手機這件事。

只要家庭情況是允許的,那我們就不必為了一部智慧手機,去把孩子置於困難的境地。

你只需要在買之前,跟孩子約定好雙方都能接受的手機使用規則就好了。

4

當然,也的確會有一些時候,孩子的那個攀比,是一種成問題的行為。

還是以孩子要買手機為例。

怎麼判斷孩子的需求合理不合理呢?就是你在經濟允許的範圍內,給孩子買一個普通的手機,你的孩子可能還不樂意,他不只是要買手機,而是一定要買最新款的高階手機;而這款手機對你們的家庭經濟條件而言,明顯是個奢侈品,那極有可能,你的孩子所在的小群體,是在往愛慕虛榮、攀比奢華的那個方向走。

對此,應對辦法其實也簡單,那就是直接拒絕孩子的要求,並坦誠地告訴孩子自家的真實經濟狀況:

孩子,我們的家庭跟別人家不一樣,你沒法去比。今天最新款的手機也許你買了,可是下一個東西你還是會輸給他們。事實上,在經濟層面,你可能永遠無法贏過他們。所以,我們不可能永遠這樣滿足你。

假如你的孩子年齡在9歲往上,你完全可以在每次家裡會議上,告訴孩子家庭日常開銷的實情。

孩子有這個知情權。

當孩子知道了家庭真實狀況後,他就會知道,我們家的現實情況就是這樣,而不是父母刻意不來滿足我。那麼,他也就不至於因為不被滿足,而跟父母發生不必要的對抗。

當孩子提出“同學有了,我也想要”時,你的回答很重要

5

如今,不少父母對於孩子的“攀比”行為,還是比較警惕的。尤其涉及到物質上的“攀比”,就更容易讓父母們焦慮。

這是好事。孩子的價值觀尚未成熟,需要父母的監督和引導。

不過,我們更想提醒父母們的是:

在引導孩子之時,最好能夠試著去看看孩子表面需求背後的心理需要。

假如孩子只是正常的發展需要和同伴交往需求,那麼不要隨意給他貼標籤。

假如孩子很少被父母認可和接納,那麼他今天要買高階手機,明天又要買名牌衣服,後天再買某限量版奢侈品,他之所以會沒完沒了的索要,只是因為在他心底,一直有個空洞未被填補,他需要透過外部物質,去彌補內在的低自尊和低價值感。

假如你透過覺察,發現自己的孩子存在上面的情況,那麼你在決定滿足或拒絕孩子的物質要求之時,別忘記了:

多陪陪孩子。

你的陪伴本身,就會幫孩子確信:我是可愛的,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就不至於總被焦慮驅動著去攀比,去從外部找補。

多接納和肯定孩子,不拿孩子跟“別人家孩子”做比。

攀比的孩子,極可能也有一個愛攀比的父母。

假如孩子小時候,你總是覺得他不如別家孩子優秀,那麼等孩子大了,嫌棄你這個做父母的太沒本事,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給孩子更多的通道去建立他們的自信、自尊。

比如允許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帶孩子旅行、看世界。當孩子在更多地方體驗到成功,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更開闊,就不至於只會在某個單一、狹隘的領域裡,去跟他人做無謂的較量。

總之,

一個過分執著於外在滿足的小孩,很可能他內心有擔憂甚至有恐懼。

看到他,心靈上真正支援他。然後,那個小孩,他才能夠更成熟,才能走向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