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之二人性

什麼是人性?

都在講人性,其實每個人理解的人性,都是不一樣的,東西方對人性的理解,差別會更大;這也反映了哲學、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模糊、落後太多。哲學家、社會科學家對人性,都沒有一個清楚、規範的認知;文學家對人性的描述,更是各說各話,文學藝術只能感性的反映社會,上升不到科學理性。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真善美,西方文明的核心是人權,即自由、快樂;自由、快樂對人類是最為重要的,但她不是人類所獨有的,動物也是有自由、快樂的;所以狹義的人性,就是善良和誠實;不美不是錯,美不是一個人必須做到的,所以把美歸入神性。

人性首先體現為善良,善良是互不傷害,我傷害他人是我不善,他人傷害我是他人不善。我們說一個人沒有人性,多的時候是說他是個惡人,什麼樣的人是惡人呢?我總結出十惡:殺人、人身傷害(人身攻擊)、盜竊、欺騙、侵犯人權、歧視、浪費、腐敗、吸毒、賭博。惡人多種多樣,以傷害他人為主,所以人性主要體現在不傷害他人,也就是善良。善良就是人性,善良的定義是互不傷害。我們都恨惡人,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作惡,所以佛家和儒家,都要求人們要修心,要行善。孔子說克己復禮,如今可以改為克己行善。

善良是就個人而言,如果上升到社會層面就是公正,維護社會公正、促進人人善良的最好方式,就是優良的民主與法治制度,以及先進、良好的社會道德體系。民主的前提是自由,奴隸的民主,一定會集中到奴隸主手裡。

其次人性體現為真,真是真實、真相、真理,是說真話、誠實守信。

真實、真話為什麼重要?真話就像光明一樣,沒有真實、真相、真話的人類社會,如同沒有光明的世界,你雖然有眼有耳,但你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假象和欺騙,就如同置身黑暗中一樣;我們說一個社會黑暗,就是說這個社會既無善良、公正,也無人說真話;人類在一個黑暗的世界是無法生存的,不誠實如同作惡,所以真即誠實,也是人性。

善良和誠實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標準,是狹義的人性,是千萬年來歷代中國人,苦苦追求的做人標準。沒有善念的人,與禽獸無異;不誠實的人,不能做朋友。中國人對此不但有清楚的認知,而且願意做到誠實與善良;良知、良心是人的本性,可能被掩埋,但仍然會生長;中國人對人性的理解、追求,即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的倫理道德,比西方文化要豐富、深刻許多,這也是中華文明,可以給全人類奉獻的價值觀。(原創)

“真”“善”之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