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都要!就像即使有了電,蠟燭也永遠不會消失一樣

對不起,我們都要!就像即使有了電,蠟燭也永遠不會消失一樣

即使有了電,蠟燭也永遠不會消失

這兩天,有不少財經媒體都關注到了美團的新一輪融資。據報道,4月20號,美團通過出售新股等方式籌集了100億美元,準備在未來發展創新業務。我看到業內人士分析,這部分資金很可能會用來投入到社群團購大戰當中。

關於社群團購的討論,從年初一直持續到現在。很多人對於社群團購都有一個核心疑問,那就是有了社群團購之後,菜市場的小販何去何從?在網際網路平臺上買菜,也許的確更方便、更便宜,但是對於人們的生活來說,這並不完全等同於生活得更好。在菜市場和菜販討價還價、聊聊家常,感受一下煙火氣,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而美團的融資動作,再一次把“

是要生活的煙火氣,還是要網際網路的便利

”這個話題帶回了公眾視野。不少人會有這樣一個感受:似乎不管普通人願不願意,科技大潮都勢不可擋。

其實,“

是要生活的煙火氣,還是要網際網路的便利

”,這句話似乎是為了引發公眾的關注和討論,故意玩了一個二選一的語言伎倆。我們為什麼不能兩者都要呢?就像我們現在進入了電的時代,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使用蠟燭了呢?比如說選一個週末,和愛人來一次燭光晚餐,難道不是比在三千瓦白熾燈照耀下更浪漫?類似的例子,比如浙江的著名旅遊景點烏鎮,就是一個典型的古樸江南水鄉的外貌和現代化生活方式結合的產物。從外表看上去,烏鎮的景觀和開發成旅遊景點之前相比似乎變化不大,可是,一旦登堂入室,房子裡面的裝置就是全新的、現代化的,空調、電視、WIFI、淋浴……一應俱全。很難想像一個原始的,沒有經過現代化改造的烏鎮能受到遊客的如此青睞。

關於這個語言伎倆,

享譽世界的哲學泰斗丹尼爾·丹尼特在他的著作《

直覺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第一部分第九節中

有一段很經典的描述。

“不如說”能夠輕快地令你滑入“虛假二分”。一般它是這樣用的:“情況與其說是如何如何(你所相信的主流觀點);不如說是如此如此(徹底不同於前者)。”有時候這麼說確實不錯,因為有時你確實不得不二者擇一,這時你並沒有陷入虛假二分,而是遇到了一個真實的、無法逃避的二分。但有時,“不如說”有點耍花招的意思,因為“不如說”這一短語暗示了:由它銜接的前後兩種主張之間有一種重要的不相容性,而這一點無需論證。

這一語言上的花招,

丹尼爾·丹尼特說

已故生物學家斯蒂芬·傑伊·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是最精通的,所以他用古爾德的名字來命名這一花招。

丹尼爾·丹尼特在書中舉了

古爾德對“間斷平衡理論”的論證中一個標準的“不如說”的例子:

與其說變化是以整個物種漸變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不如說變化發生在孤立的小種群中,從地質學的角度上看,它們瞬間轉變成了新的物種。(Gould, 1992b, p. 12)

上面這段話誘使我們相信,進化上的改變不可能既是“在地質學的角度上是瞬間的”又是“在不知不覺中漸變的”。可是這當然是可能的。

所以,生活的煙火氣和網際網路的便利,為什麼不能相容呢?為什麼要二選一呢?難道我們傻嗎?我們當然兩者都要。週末的時候,陪奶奶去逛逛菜市場,路上邊走邊聊,聊聊這一週發生的新鮮事,一路歡聲笑語,豈不美哉。到了菜市場,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奶奶為了一毛兩毛,和攤位上的大爺大媽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的場面,請相信我,那種幸福感,是冷冰冰的社群團購、網際網路永遠也給不了的。而平時下班回家,因為到家已經很晚,那種跑到小區提貨點順便拿起菜就可以回家做的便利,離家1.5公里的菜市場,也是給不了的。

類似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比如說,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工業化規模化生產的產品和匠人手工打磨的產品,類似於噹噹網、亞馬遜這樣的網上圖書商城和線下的獨立書店,電子書和紙質書等等等等。作為消費者來說,不是我們貪心,既然有,我們當然兩種都要。一種提供標準化、規模化、低價格、便利的產品和服務,一種提供個性化、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線,提供溫暖與感動。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聰明的人不會選擇有了新的,就扔了舊的,而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選擇合適的。就像燭光晚餐裡的那根蠟燭,能給我們一份白熾燈永遠給不了的浪漫。並且,請相信我,蠟燭永遠也不會消失,我們永遠都能夠享用。

願你,我的朋友,永遠選擇做一個聰明人。

參考書籍

[美]丹尼爾·丹尼特:《直覺泵和其他思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