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堅固又腐壞的王朝:大明帝國誕生即已老朽

本文系“奧卡姆剃歷史”獨家稿件,轉載請聯絡授權,歡迎轉發朋友圈和各種分享。

一個堅固又腐壞的王朝:大明帝國誕生即已老朽

摘要

我們太缺少洞察社會發展的政治家了。明朝已出現了小小的資本主義萌芽,但誰會相信這點萌芽能長成參天大樹呢?誰又能允許它長成參天大樹呢?

一個堅固又腐壞的王朝:大明帝國誕生即已老朽

1

朱元璋是農民出身。

(這句話陳述的是事實,沒有任何思想情感。)

朱元璋是一個有強烈農民意識的皇帝。

(這句話是事實,也有強烈的思想情感。)

所以,在陳述了沒有任何思想情感和帶有強烈思想情感的事實之後,那麼最後的邏輯判斷就是——朱元璋開創的大明帝國,從出生起即已腐朽。

奧卡姆知道很多人會反對這個判斷,如果帝國誕生即已老朽,何以又能硬生生地支撐了二百餘年近三百年呢?

只能說這是一個堅固又腐壞的王朝,就像一個整天病病歪歪、哼哼唧唧的人,很可能活得比那些整天活蹦亂跳、連醫院的門都不知道朝哪開的傢伙還要長。

活著和活著不一樣,活著要講一個生存質量。

大明帝國也活得夠長久,但沒有質量,從出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倒那口氣。

在歷朝歷代中,沒有一個朝代能像明王朝那樣,出了那麼多奇葩的皇帝,幾十年不上班的,做木匠的,煉丹的,戀母的,貪吃的,不一而足,即便皇帝這麼折騰,這個帝國依然在二百餘年的時間裡朽而不倒。

這到底是為啥?

說到底,就是因為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在農民意識的支配下,一手打造了一個堅固的社會運轉系統,這套系統成熟耐用,根本不需要進步和創新。因為他的這套系統的核心理念就是,

人人務農、人人繳納農業稅,在朱皇帝的眼中,這就是最完美的社會。

2

先講一個故事。

我們知道,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張士誠是他的一個對手,直到朱元璋掀翻元帝國的前一年,也就是在1367年,割據吳越一帶號稱吳王的張士誠才在蘇州被朱元璋打敗。

張士誠這個人也很有志氣,當他得知自己要被押到南京去見朱元璋時,他選擇了自殺,也絕對不再去受朱元璋的羞辱。

朱元璋的農民意識開始爆棚,哦,你不見我是吧?那好,看我怎麼對付你!

對一個死人,當然是沒有辦法對付的;朱元璋開始對付活人。

我們都知道,張士誠長期盤踞蘇(州)松(江)嘉(興)湖(州)地區,元末各地頻發戰亂,張士誠卻維持了這一地區的穩定,而他對老百姓也不錯,輕徭役、薄賦斂,很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開始對這一地區的老百姓下手了,他痛恨張士誠,連帶著也恨上當地的老百姓,於是下令對這個地區收重稅。

在他死後,朱元璋對待這個地區卻是另一種做法。他怨恨這裡的百姓愛戴張士誠,不及早歸順他,下令對這個地區施加重稅。

重到什麼程度呢?

這一地區的租稅額,最高時竟然達到了普通農田稅率的四十到六十倍,這基本上是讓老百姓白白地為國家打工了。

這麼高的租稅額,讓蘇州一府繳納的稅收,有時比一個省的稅收都高。

老朱的手夠黑的吧?

老朱的農民意識讓他認為,我拿了你們種地的全部收入,就是對你們最大的懲罰了。

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這確實是種嚴厲的懲罰,但老百姓也是人,是人就會計算利害得失。

大家一看這種地沒活兒頭啊,被老朱盤剝得太厲害了,既然種地沒有利益了,那還種啥地啊,不種了,找別的活路去。

所以蘇嘉嘉湖一帶,經商做買賣的人特別多,這樣一來呢,當地自古教育發達,又開始有了商業頭腦,結果這一帶不僅變得富了,還在文化領域崛起了。

有人做過統計,明清兩朝,江浙出了二百零二名狀元,蘇州一府就獨佔了三十五名。

這個結果,是老朱的農民意識無法預料到的。

3

話說回來,老朱打造的到底是一套什麼樣的制度呢?為什麼雖朽卻也屹立了二百餘年呢?

首先,他繼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也就是三級政府的管理體制。

所謂三級政府,也就是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州(郡)政府。

當然老朱元朝的三級政府並非全盤接收,也做了一些改良,特別是在省一級政府機構上,實施分權制。

按我們的理解,那時候的行省,自然就是省長一人主管全省的事務了,省長就是當地的老大嘛,但明朝的管理體制不是這樣的,他把省政府分為了承宣布政使司,主管行政;都指揮使司,主管軍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監察和刑罰。

而且明確,主管這三司的三個官員沒有大小之分,不存在隸屬關係,由中央直接調遣,這就是一種分權的手段,為的就是避免三人勾結,在地方坐大而威脅到中央。

分化了地方政府的權力,朱元璋開始打起了科舉的主意。

作為一個農民,朱元璋深知士家大族在地方的勢力,他可不希望在他的治下能冒出幾大家族來,這太危險了。

於是他開始把科舉變成了通關遊戲,通不了關,你就一輩子一官半職也混不上;即便少數人幸運地打了通關,還有更嚴厲的官員管理制度等著你呢,絕對不會讓你憑籍官職而成為士家大族。

咱們簡單捋一下明朝計程車人學子們艱難的通關之路——

你首先要參加縣試,通過後去參加府試,兩次都通過了,就擁有了“童生”的資格。

童生可以參加由各省組織的院試,通過後稱為“秀才”,也只有秀才,才是國家認可的讀書人,可以享受一點稅收上的優惠。

但秀才這一關,就很難了,一輩子通不了這一關的大有人在,白髮蒼蒼的老童生並不鮮見。

秀才就可以去省裡參加考試了,雖然是省裡的考試,卻叫鄉試,通過後就是舉人了。

只有舉人有資格去京城參加考試,叫會試;會試通過後,再參加殿試,殿試就算是有了進士的身份,而進士的第一名才叫作狀元。

這套繁雜的考試製度,比現在的高考可複雜多了。

想當官嗎?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地方大族再有勢力也突破不了這個規定,假以時日,很多大家族就萎縮了,而富(官)不過三代的現象開始出現。

嚴格的科舉制度,其實是為老朱設計的中央集權的統治模式服務的。

4

中央集權的統治模式,必然會將社會變成保守和封閉的社會。

說實話,元代時,蒙古統治者的統治方式其實是很粗糙的,雖然蒙古統治者被廣為詬病,但在社會管理上,他們粗糙的管理方式反而使社會有些活力,有點開放型社會的意思。

老朱則是相反,他把能收的權力盡可能回收到自己手上。

一開始,明朝還設定了中書省丞相一職,丞相對皇帝負責,而政府六部則統歸中書省所轄。

到了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製造書省丞相胡惟庸謀反案,取消了中書省這一機構,自然也沒有丞相了,這樣一來,六部直歸皇帝領導,所有事務都由皇帝處理,皇權獨大了。

這種做法,相當於英國沒有了首相,女王掌握了治理國家的實權。

至於軍事和監察機構,朱元璋當然也不允許他們獨立的存在,與中書省一同廢除的,就有主管軍事的大都督府和主管監察的御史臺,皇帝把所有權力集於一身,君權獨斷。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只有皇帝一人幹活兒了?

當然不是,累死老朱,他也管不了這麼多事兒。他廢掉的是不受他信任或控制的職位、官員,然後又找來一些地位不高,更易控制的來替他做事情。

比如他建立了大學士制,這些大學士職級很低,但可以幫著皇帝起草詔書什麼的;

廢除大都督府,然後分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主管統兵,五軍都督直接對皇帝負責,他們也沒有調兵的權力。

廢掉了御史臺,又建立了都察院,當然後來還有著名的廠衛組織,這種特務統治模式是明朝統治的一大特色。

5

中央的事兒理清了,那麼老朱又是如何管理百姓的呢?

管理百姓,其實就是財政稅收這套支撐帝國運轉的經濟管理制度了。

老朱理想中的制度,就是一個人人務農、人人納農業稅的社會。

老朱建立了最為嚴密的戶籍和土地制度,這套制度確實嚴密,比如針對戶籍的黃冊制,針對土地的魚鱗冊制,和現在的戶口本、土地證差不多,這些是徵稅的依據。

農村以“裡”為單位,每一里一百一十戶人家,十戶稅額最高的擔任里長,剩下的一百戶,每十戶為一甲。

在城市中則把“裡”稱“坊”、“廂”。

每一里編一本黃冊,不僅登記人口資訊,還登記每一戶的財產和土地資訊。

然後丈量全國土地,編訂一種帶有圖示的土地登記冊,畫出土地的形狀、分隔和歸屬,同魚鱗,所以叫魚鱗冊。

這其實就是數目字管理,放在今天科技發達,不算什麼,但在當時,純依靠人力去做這些工作,就成了一項很重大的工程。

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基本上花了十二年的時間,朱元璋才完成了這項浩大的工程,統計全國戶籍共計一千零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戶,六千零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人;土地面積則達到了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

朱元璋以此為依據徵稅,稅收大為增加。

但人口和土地是在不斷變動的,時間一長,政府就掌握不了真實的資料了,所以朱元璋規定每十年清查一次。

但他能完成的事兒,他的子孫可完成不了。他執政時憑著自己的威嚴還能使行政效率高些,他的那些後代們,可就沒這本事了。

明宣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在朱元璋第一次清查三十年後,明政府再次普查人口和土地資料,但得出的資料卻意味著政府已出現了很大問題了。

人口回落到了只有九百九十一萬八千六百四十九戶,五千一百九十六萬一百一十九人。土地資料只剩下了四百一十二萬四千六百二十六頃,不到朱元璋普查時的一半。

土地資料下滑嚴重,意味著政府財政收入出現了困難。

出現數據下滑的原因有很多,簡單來說,土地直接和稅收相關,所以人們更希望註冊在籍的土地少些,可以少繳稅嘛,所在大家並不實報土地,而政府也沒有那麼多人員去一一核對,而土地歸屬一旦有變化,政府官員們還得重新繪製魚鱗冊,更加麻煩,所以政府官員們根本沒有動力去做這項工作。

老朱制定的套制度,也就他能玩兒得通,他死後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駕馭這套制度,每十年查一次戶籍和土地的制度,就直接演變成了資料造假,隨便添添而已。

這樣在民間、官吏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制度雖然名義上在執行,但卻如同一團亂麻,也使得明代財政一直處於混亂不清的狀態。

6

朱元璋是個制度天才,他設計的制度成熟耐久,框死了所有人,讓人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但它又很穩定,穩定則來自於簡單,明朝的財政制度從歷史上看,就是一個倒退,退回到了中央集權帝國最原始的模式,他徵收的都是最簡單易行的稅項。

其實唐宋以來,中國的財政制度已有了很大發展的革新,但老朱的農民意識,讓明朝退回到了原始的模式。

由於土地數量、人口數量等等的變化並不太大,這就造成了在兩百多年裡,明朝的農業稅收基本上也差不多,沒太大變化。

那麼問題來了,收入固化了,開支呢?開支可是越來越大的。

老朱開國時,官員的數量不多,政府也是個小政府,老朱自己也是個節儉的人,很會摳著錢過日子。

所以他認為,只要政府保持這個規模,稅收就綽綽有餘能養活這個政府。但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後政府規模越來越大,官員越來越多,而不知節儉的子孫則是一個賽一個的能造,帝國的財政狀況只能是越來越糟,但誰也不敢改革老朱留下的制度,也沒能力去改,就這麼將就著。

有人說不是出了個張居正嗎?張居正不就改制了嗎?

張居正是萬曆時代的內閣首輔,他的所謂的改革,其實只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了些許的調整,以使這個衰老的王朝方便收稅而已,並未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動。

比如他的著力點總是圍繞在如何更多、更快、更好地徵收農業稅上,而非推動社會進步,創造更多的財富。要知道,在張居正改革的年代,英國倫敦的皇家交易所已經正式開張了,整個世界正在由農業文明向著商業文明轉向。

而我們偉大的改革家張居正,依然在為如何多收點農業稅而絞盡腦汁。

當然,這不能怪張居正。

我們太缺少洞察社會發展的政治家了。明朝已出現了小小的資本主義萌芽,但誰會相信這點萌芽能長成參天大樹呢?誰又能允許它長成參天大樹呢?

所以張居正最多是做了一些理順式的變革,也就是由於皇朝已經運行了兩百年,許多問題已經纏成了一團亂麻,張居正並不是要將這一團亂麻徹底燒掉,而是在保留這些線團的基礎上,解開一部分疙瘩,讓制度執行得流暢一些。

但即便是這點理順式的改革,又為大明王朝續命了幾十年。

幾十年之後,大明王朝終於走向了滅亡,這架自出生起就已定了型的機器,已千瘡百孔,再也沒有辦法運轉下去了。

於是,又一輪的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再一次上演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熟悉的一幕,推翻一箇舊王朝,再建立一個“舊王朝”,迴圈而已!

一個堅固又腐壞的王朝:大明帝國誕生即已老朽

由於微信更改了規則,不再按照時間順序推送,讀完請點一下

在看

點贊

,這樣每次新文章的推送,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裡。

謝謝“在看”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