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近日,蘋果在WWDC2020上宣佈將在兩年內將Mac中的英特爾處理器換成自家晶片(名為 Apple Silicon)的決定在業內引起了熱炒,甚至是亢奮。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曾幾何時,我們業內和媒體對於蘋果的認識陷入了一種極度的“分裂”。一邊是時不時指責蘋果創新乏力,另一邊則不管蘋果推出什麼樣的技術和舉措都奉為顛覆之舉。例如此次針對蘋果Mac的換“芯”就是如此。但事實並非看上去那般簡單。

蘋果A

系列晶片真的強於英特爾嗎?

在我們回答上述標題的問題之前,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在蘋果宣佈Mac換“芯“時,是以自家的A12X晶片作為主打(例如針對開發者釋出的Developer Transition Kit硬體採用的就是A12Z Bionic晶片)。

到這裡相信不少人會感到困惑,既然要頭炮打響,為何蘋果不提供最新的A13 Bionic而是用上代A12的升級版A12Z Bionic呢?這就開始涉及到業內關注的晶片效能了。

對於晶片效能的評測,可以說現在是五花八門,但業內比較公認和簡單直接(單核和多核)的跨平臺測試就是Geekbench,所以我們就擷取Geekbench5。0版最新的評測結果來先看看上述兩款蘋果自家晶片的效能。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從單核效能看,A13 Bionic為1327分,位列目前蘋果A系列晶片的首位;從多核效能,則是A12Z Bionic以4625分高居榜首。其中單核得分A13 Bionic領先A12Z Bionic 209分,但在多核得分上,則是A12Z Bionic大幅超越A13 Bionic 1235分。所以,從單核和多核構成的晶片效能的綜合實力,A12Z Bionic顯然更勝一籌,也可以說是迄今為止,蘋果A系列最強效能的晶片。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主要面向PC應用場景的Mac(諸如圖片處理、音訊剪輯、影片編輯;Office、Excel、Photoshop等多種辦公軟體的同時使用下的高負載)多核效能才是重中之重。這點與智慧手機的應用,單核效能為重截然不同。所以蘋果選擇A12Z Bionic作為“試點”來證明自家晶片效能的強大是相當正確,而且也透露出蘋果深知智慧手機與PC間使用場景的不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蘋果A系列目前最強晶片A12Z Bionic與目前蘋果Mac系列採用,也是蘋果即將換掉的英特爾晶片的比較。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從單核看,Mac系列最高分為1244分,其中筆記本Macbook Pro最高分為1227分;多核方面,Mac系列的最高分為19204,其中筆記本Macbook Pro最高分為6957分。

對比資料出來了,從整個Mac系列看,單核方面,蘋果僅高出英特爾83分,多核上,英特爾高出蘋果高達14579分;從筆記本Macbook系列比較,單核上,蘋果僅高出英特爾100分,多核上,英特爾竟高出蘋果2332分。

不知業內看了上述比較,再結合Mac所處PC領域的主要應用場景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我們認為,僅從效能的角度,目前蘋果A系列的水平要想替代英特爾晶片,尤其是在Mac系列的桌上型電腦上替代幾乎沒有任何可能,至於Mac系列的筆記本,在效能和體驗上也可能會大幅縮水。

既然純效能不行,那麼功耗方面呢?這應該是ARM架構的優勢,反映到裝置中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續航。

但對於蘋果而言,眾所周知,即便是在智慧手機領域,搭載A系列晶片的iPhone,續航不僅不是它的強項,反而是短板。尤其是在重度使用的情況下,iPhone發熱和電池消耗過快一直為使用者詬病。那麼一旦用到PC領域中的Mac系列到底怎樣,不得不讓業內擔心和質疑。而目前採用英特爾晶片的傳統PC最長續航有的已經號稱達到19小時(例如戴爾的XPS13 2020),已經接近於目前市場中搭載ARM晶片筆記本的20小時左右的理論續航。那麼對於未來搭載A系列晶片的Mac系列要想彰顯出功耗的優勢,想來標準應該很明確了,不僅不能低於上述的標準,應該大幅超越才行!蘋果能做到嗎?

ARM PC

早有先行者,但幾乎是“聞其聲不見其人”

從本質上說,蘋果Mac換“芯”就是將ARM架構的晶片應用到PC生態中,即Wintel的生態(還應包括現有的Mac生態),要想成功,就要在生態支撐的前提下,在體驗上擊敗Wintel生態。而在這方面早有先行者,而且這個先行者竟然是PC Wintel生態中的微軟和同樣在ARM架構晶片領域與蘋果實力不相上下的高通。

儘管早在2017年,華碩就聯合微軟、高通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載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和微軟Win10的ARM膝上型電腦,但業內普遍認為,ARM PC真正發力是高通在2018年釋出的驍龍8cx。因為它是高通專門為PC定製的基於ARM架構的晶片,但截至去年底,據稱,只有聯想Yoga 5G、三星Galaxy Book S以及微軟在2019年底釋出的Surface Pro X平板電腦使用(注其使用的是向高通定製的名為SQ1晶片,實則是驍龍8cx的超頻版),且業內評論效果不佳,主要體現在效能低,相容性差、價格高。

比如三星Galaxy Book S,據PC World的測試顯示,售價999美元的驍龍8cx機型Galaxy Book S在Geekbench測試中獲得了單核677、多核2284的成績。與之相對的,同價位傳統Wintel輕薄本代表在跑分上都多出其50%~100%,差距明顯。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再如微軟的Surface Pro X,單獨定製的高通晶片,自己就是PC產業中Wintel中重要的一極(作業系統和應用生態),按理說這種組合應該是體驗最好的ARM PC。但事實是,它只能執行 UWP 應用和 32 位的Windows 應用,基於 64 位開發的軟體無法支援。而透過翻譯架構的方式相容 win32 應用也同樣不能避免效能出現大幅損耗(據稱有的應用效率只有原生應用的 30%-40%)的情況。難怪有的媒體給出的評測結論是,其離完美的PC只差一顆“芯”(實際上就是一個生態吧)。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正是由於上述ARM PC表現的不佳,最終導致在去年年底舉辦的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又推出了驍龍7c / 8c處理器。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需要說明的是,與此前推出驍龍8cx不同,高通不再刻意強調效能,而是將重心放在了價格低廉和續航能力上。其中7c處理器主要構建售價低於499美元的PC , 而8c處理器則用於構建500~699美元的PC。據稱包括戴爾、聯想、宏碁、華碩和惠普在內的OEM PC廠商都已經或準備推出基於上述晶片系列的Windows 10 ARM 筆記本。但時至今日,市場反映卻是平平,頗有“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意味。

我們這裡列舉其他ARM PC(主要是ARM+Windows)的目的是想借此說明,即便是ARM晶片陣營的老大高通和PC產業中Wintel重要一極的微軟,率一眾傳統PC的OEM廠商都未能在Wintel生態中激起漣漪,尤其是微軟,按邏輯,它最瞭解Wintel生態,也最應該在跨平臺時,從系統本身和應用的轉化上體現出高效率,但實際的情況就如我們上面看到的,離開了另一半英特爾,微軟依然是玩不轉。那麼對於花了8年時間才徹底完成從PowerPC 平臺轉換到英特爾平臺、“半路出家”的蘋果Mac,優勢又在哪裡呢?

大一統看起來很美,但過往證明可能是最危險的邏輯

在此次蘋果換“芯“的諸多報道中,我們看到最多看好蘋果的理由,除了晶片的效能,就是蘋果已經擁有最強大的iOS生態,而且這兩年,蘋果還在有意將iOS的生態與Mac生態打通,而一旦作為生態底層的晶片再統一,未來蘋果的跨界(智慧手機、平板、PC等)大一統生態將是天下無敵。事實真的會如此嗎?

提到藉助既有生態優勢延展,最終完成大一統生態,同樣是在蘋果之前已經有產業的大佬嘗試過。例如智慧手機發展早期,Wintel就希望藉助PC生態中已經建立的優勢,將其延展到智慧手機,結果是鎩羽而歸。

此後,英特爾希望藉助其在PC產品晶片的效能優勢,聯合谷歌,希望在移動市場(包括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打造一個獨立於ARM+Android的新的x86+Android生態,結果同樣是以上百億美元的投入代價失敗收場,最終退出了移動AP。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同時,Wintel的另一極微軟,則希望利用系統級優勢的Windows藉助ARM已經在移動市場確立的地位,切入平板電腦市場,建立Windows+ARM的移動生態,結果為了適配ARM的Windows RT(Windows的閹割版)大敗而歸。

此外,在移動市場佔據重要一級的谷歌Android,也曾試圖將ARM+Android生態延展至Wintel佔優的PC領域,同樣也是空手而歸。後來針對PC單獨開發的Chrome OS雖然略有起色,但也基本是在低端PC市場,刷下存在感而已。

霧裡看花:蘋果Mac換“芯”的冷思考

看完上述大佬們的跨界經歷,不知業內作何感想?我們總結出的結論是,凡是希望藉助既有優勢(無論是全生態,還是構成生態基礎的底層晶片或者系統)跨界的廠商,最終為了適配(必須的)另一個生態的應用場景和體驗,不僅未能彰顯出其在原有生態中的優勢,反而在無形中增加了短板。

例如英特爾希望利用自己晶片效能的優勢,搭載Android去和ARM+Android陣營競爭,但實際情況是,在適配Android應用(x86的相容模式)後,其晶片效能大幅下滑,有的甚至高達60%—70%,結果是在功耗短板未改善,甚至還增加的同時,其效能的優勢也成為了短板(畢竟效能下降太厲害)。

所謂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回到現在的蘋果,細心的業內人士總能從上面那些企圖“跨界”大佬的過往中找到某些形似,甚至神似的部分。當然,我們非言蘋果換“芯”一定會失敗,只是其中的挑戰非同一般。

顯然蘋果已經意識到了這些挑戰,稱其在未來幾年的計劃中,仍將繼續支援和釋出採用英特爾處理器的 Mac 裝置和新版 macOS 作業系統,並繼續為基於英特爾的Mac提供支援併發布新版本的macOS。看來一切都在霧裡看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