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別了,IE瀏覽器!

永別了,IE瀏覽器!

“我們宣佈,Internet Explorer 11桌面應用程式將於2022年6月15日退役。”Microsoft Edge專案經理Sean Lyndersay的一番話,宣告了IE瀏覽器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服役25年的IE瀏覽器,終於要走進歷史,與之一起的,還有身後的輝煌和爭議。

這次是IE,不知道,下一個倒下的又會是誰?

永別了,IE瀏覽器!

IE6瀏覽器介面。

捆綁Windows,IE走上巔峰

永別了,IE瀏覽器!

1994年,網景瀏覽器一經發布便佔據了75%的市場份額,微軟對此不可能視若無睹,次年就推出了第一個版本的IE瀏覽器。

微軟為了扶持IE瀏覽器,將其與作業系統深度捆綁,從此IE瀏覽器開始隨著Windows系統更新而更新。由於那時下載軟體並不容易,因此預裝的IE瀏覽器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佔據了人們的桌面,是瀏覽器市場當之無愧的王者。

2001年10月25日,Windows XP系統正式上市,集成了IE6。IE6堪稱瀏覽器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方面是加入很多特性,網頁走向多樣化、豐富化;另一方面,IE6的“長壽”也令人咋舌。

2002年4月,IE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96.6%,迎來了人生巔峰。

由於IE的佔有率過高,又不能單獨進行更新,再加上很多銀行和事業單位系統只支援IE瀏覽器,不少使用者乾脆就停在了IE6時代。

永別了,IE瀏覽器!

微博評論。

即使到了10年後的2011年,Windows作業系統已經更新若干次,但IE6依然有著高達8。6%的全球佔有率。以至於微軟不得不用各種手段“逼迫”使用者升級IE瀏覽器,甚至還特意為其做了佔有率跟蹤網站。

“有那麼一段時間,IE6已經成了同行中的一個笑話,所以我們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它趕快消失。事實上,我們在去年(2011年)三月推出的‘IE6倒數關閉’的網站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一程序。”2012年初,微軟IE市場部門總管Roger Capriotti在Windows團隊部落格上如是說。

但IE6的堅挺程度超出微軟的想象,截至2011年底,IE6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高達27。9%,遠遠領先其他國家。

不思進取,後來者居上

永別了,IE瀏覽器!

微軟的憂慮有著現實的緊迫感:就在使用者留戀IE6的這些年,瀏覽器市場正在被後來者鯨吞蠶食。

2006年,由於Vista系統的失敗,連累預裝的IE7也遭遇滑鐵盧,更不用說其最佳化不足,在一些情況下會導致CPU使用率飆升至100%系統出現卡頓等缺點,使用者紛紛尋找替代品。IE8同樣不爭氣,畢竟除了使用者介面有一些小變動外,其他表現基本一致。

也是在這時候,IE瀏覽器背上了“遲緩”的罵名,各種段子層出不窮。更有人直言:

IE唯一的作用,就是下載其他瀏覽器。

永別了,IE瀏覽器!

廣為流傳的嘲諷IE的段子。

此處的“其他瀏覽器”,就包括後來居上的Chrome。2008年,Chrome橫空出世,這款瀏覽器簡潔的外觀、豐富的外掛功能,很快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由於谷歌在網際網路內容方面的先天優勢,開發者也很願意為Chrome瀏覽器的核心進行相容性適配。

後來的各種國產瀏覽器和多核瀏覽器,很多都把Chrome核心稱作“極速核心”,而把IE核心稱作“相容核心”,這也可以看出,IE除了特殊地位帶來的相容優勢,其他各方面都顯著落後於競爭對手。

2012年,Chrome市場佔有率首次超越了IE。2013年推出的IE11成為了最後一個IE版本。

微軟放棄了IE,但並沒有放棄瀏覽器市場。2015年5月30日,微軟的Edge瀏覽器正式亮相,並隨Windows 10一同釋出。從這開始,微軟開始了逐步地將IE從Windows剝離的程序。

永別了,IE瀏覽器!

Edge瀏覽器介面。

IE將死,早已提前凋零

永別了,IE瀏覽器!

經過多年的發展,Google的Chrome已經穩穩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大獲全勝,Chrome核心由於其開源特性也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反觀IE這邊,則在不斷凋零。根據網路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資料,今年4月份,IE在全球檯式電腦瀏覽器市場上份額不到2%。

相比之下,谷歌公司的Chrome市場份額超過65%佔絕對優勢,蘋果公司的Safari佔約10%,Edge佔8%。

放棄IE的不只是使用者,還有微軟自己。

2016年,微軟宣佈停止對IE8、9、10的支援,並且建議使用者升級到IE11或者改用Edge瀏覽器。2020年8月17日,微軟宣佈2020年11月30日起,Microsoft Teams停止對IE11的支援。2021年8月17日起,IE11不再支援Office365、OneDrive和Outlook。

永別了,IE瀏覽器!

隨著最後一顆子彈的到來,IE瀏覽器終於要在2022年徹底告別人間,你會懷念IE嗎?

宣告: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本微訊號所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之用,如果您認為此文涉及侵權或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

編輯:範豐輝

記者:張旭

責編: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