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過了江東是否能重來?

項羽這個人大家都很喜歡,“力拔山兮氣蓋世”,“彼可取而代之”,是個響噹噹的大英雄,再加上他烏江自刎的悲劇結局,兩千年來無數人為他感到惋惜,時不時要發出一句“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咱拋開那些文人的主觀臆想,稍微客觀地分析一下當時的條件,看看項羽過了江東能否重來。

項羽過了江東是否能重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大家認為項羽能重來的最重要原因怕就是他的軍事才能了,項王的軍事指揮水平確實很高,個人風格也是千年一見的勇猛。但是咱得承認,打仗不是光靠勇就行的,至少一軍主帥光靠勇是不行的。垓下之敗後,項羽手下還有多少能打的將領?真正還終於他的也就後來藏身韓信處的鐘離昧了吧?所以但是高階軍事指揮官的數量上來講他基本完敗。

再來說說軍事上的另一個因素,兵員。項羽兵敗跑到烏江邊上的時候,身後跟著的就幾十個人了,過了江東也談不上掛廣闊天地。那時候江東還是蠻荒之地,土地還沒大範圍開發,人口稀少,能動員出多少兵馬呢?

人口稀少就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後勤。江東物產豐富只不過是種類多罷了,那時候人能吃的優質食物還是穀物,軍糧當然也是這些。你總不可能拿果子和魚鱉蝦蟹當軍糧吧?主要還是看正經的糧食產量,其他的沒用。顯然,以當時江東還剩下的那點兒地方根本支撐不了項羽重來的後勤。這道理就跟跑到臺灣釣魚的蔣總裁無力反攻大陸一樣,哪怕臺灣經濟水平長期比大陸強很多,哪怕臺灣所有適齡男子都去服兵役。

當時最發達的黃河農業區以及關中、漢中和絕大多數的人口都已在大漢控制之下,縱使項羽劃小船到了江東又能再拉起幾個連呢?畢竟普通百姓的訴求就是安定地吃飽飯,有飽飯吃誰還跟你去玩命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