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說「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是錯的,看完後,你們千萬別揍我

loonggg

讀完需要

5

分鐘

速讀僅需 2 分鐘

大家好,我是校長。

週五,微信影片號直播的時候,又聊到了關於職場當中個人成長的話題,然後我就聊了聊我的觀點,當然了,我的觀點僅是我一家之言,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而且聽完後,可能會打我,因為認為這是雞湯。

不管你身處何位置,為何而工作,其實,你都是在為自己打工。

01

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

我相信,目前職場上最普遍的現象就是:

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

自己總認為我是在為公司打工,為老闆打工,為這些資本家創造財富,所以,職場上很多愛抱怨的人都喜歡奉行這麼一個原則:

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自己絕對不會多幹一點。

很多人認為我自己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是 1 萬,而我的工資只有 8000,所以,我就幹 8000 的活,多一點也不幹,幹完自己認為值 8000 的活,就開始摸魚。

有時候,還會和自己比較要好的同事或者新來的同事在茶餘飯後一起抱怨公司,說這個公司不好,老闆很摳,給的工資低於我的能力。

是不是很多人都有這種心理呢?

我不否認,我們是在為公司打工,為老闆打工,為資本家創造財富,但是我們要認清楚,其實我們更是在為自己打工。因為,在職場上,不管你身處何位置,為何而工作,其實,你都是在為自己打工,你都需要把自己當作成一個公司來經營。

公司給你提供了工作的機會,展示能力的舞臺,公司為你發工資,當然是要靠你賺錢,如果你感覺你做的事情價值 1 萬,公司就給你開工資 1 萬,公司運營的成本,繳稅的錢哪裡來?公司當然需要有利潤才能讓企業長期的活下去,服務更多的人,商業的本質不就是賺取利潤嗎?我們打工也希望賺取利潤,希望自己如果幹的活值 8000 ,公司能夠給 10000 ,那這就不是公司了,這就是奉獻愛心的福利院了。

02

不要忽視隱形收入

我們需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公司來經營,我們在職場當中既要關注這些顯性的東西,比如:金錢,更應該關注隱形的東西,比如:成長。

比給公司打工更重要的是,你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打工。

如果你感覺值 1 萬,公司給你開 8000 ,你就開始在公司摸魚,不好好幹,就幹 8000 的活,其實你就是在耽誤自己。

想一想,自己這麼年輕,我們可以幹很多事,多做一些事,讓自己獲得成長,積累更多的經驗,多好?其實,這就是職場的隱性收入。

工資,獎金,各種福利是顯性收入,而自己的成長,經驗是隱性收入。我認為隱形收入的價值要高於顯性收入。

顯性收入是短期價值,而隱形收入是長期價值。自己如果能夠獲得成長,積累更多的經驗,未來你在職場上才會獲得更多的收穫。

成長和經驗才能決定你未來長期的價值,讓你在職場上走的更遠。

03

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

如果你在職場上的心態是給多少錢,幹多少活,一點也不想多幹?你怎麼能夠獲得更多的成長,積累更多的經驗呢?你其實這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浪費自己的大好時光。

你這樣,還不如干脆就跳槽呢?千萬別忍著,渾渾噩噩的度日,你這是對自己極大的不負責。

你自己就是一個公司,你這樣的狀態就說明你作為公司已經開始入不敷出了,即將面臨倒閉了。

把自己比作一個公司的話,一個沒有成長性的公司,在股市上是沒有人會長期持有的。股市換成職場的話,也就是你將在職場上沒有任何吸引力了。

所以,我們在職場上工作,既是為公司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打工,讓自己獲得更多成長,你做的越多,你成長就越明顯,從而價值就會越大,公司就會給你開更多的工資。

不是你感覺自己值多少錢,就給你開多少工資,而是你先做出成績,然後才會根據你獲得成績和成長,給你升職加薪。

如果你永遠都是給多少,幹多少的心態,就做不出更大的成績,就無法證明你的能力,怎麼會給你開出更高的工資呢?

只有先付出,才會有成長和回報。

04

心態開放的我

我回想了一下我過去 10 年的職場經歷,我確實並沒有太多的關注過我自己的工資,說實話,我工作 5 年之後,月薪幾萬的工資拿過之後,我沒有給自己強制要求,每一次的跳槽都必須漲工資,後來 1900 一個月的工作都幹過,我不在乎落差問題。因為我考慮事情不僅僅只看工資,更看重成長,整體的環境和氛圍,我相信我會在後期把這些錢再掙回來的。

而就是在那個公司認識了最多的朋友,後期也給我帶來了收入很高的工作。其實,我當時進入那家公司,看重的是那個公司的團隊很好,工作氛圍很棒,我當時感覺這家公司的發展空間應該不錯。所以,1900 的工資我也沒在乎,因為我畢竟有點積蓄,能夠承受 1900 的壓力。

其實,放大我這 10 年的職場經歷來看,我感覺我現在之所以獲得了現在的影響力吧,都應該感謝我當時保持開放心態的我,更多的是關注公司,關注行業,關注自己的成長。

如果我初入職場的時候,更多的關注自己的薪資,可能我就沒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自媒體,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寫作了,也不會有現在的我了。

正因為我關注行業,關注成長,所以,我注意到了自媒體行業,抓住了自媒體行業的機會。如果我一味的關注薪資,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可能就會讓我成為一個只知道抱怨的人,會成為一個只關注短期價值的人,就無法獲得長遠的眼光。

05

總結

其實,要想讓自己在職場上不迷失自己,不焦慮,我們就應該讓自己擁有一雙能夠看長遠價值的眼睛,不要在乎短期的利益,應該關注長期的價值。

為自己打工,讓自己獲得成長才是長期價值,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上擁有持久的吸引力。

為公司打工的同時,我們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打工。我們不要感覺是在為公司打工,而總是忽視自己的成長。

公眾號「碼個蛋」的作者陳宇明有一句話說的很好:

不要從短期來看現在的價格,而是要有長期看到提升自身價值來工作,價格最終會迴歸價值。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看完後,你們是不是想揍我,說我在販賣雞湯呢?哈哈……

下面是我週五影片號直播之後,陳總在知識星球

「突破圈層,個體崛起」

當中的分享,如下:

為什麼我說「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是錯的,看完後,你們千萬別揍我

————- End ————-

最後推薦一下我的知識星球「突破圈層,個體崛起」,現在加入可以優惠

60

元,僅限 100 個名額,絕對是高質量的星球,我已經在裡面輸出了 5 本電子書,加入即可馬上獲得。

具體權益,請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