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幾個世紀裡,有著世界哥特式建築巔峰一稱的科隆大教堂,始終是這個國家最著名的地標。曾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儘管在陰天,聳立在萊茵河畔久負盛名的它,依然無比壯觀!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它建於1248年,建築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從相關資料上來看,這座建築的東西長約145米,南北寬為86米,高度約為157米,建造時間前前後後加起來持續了600多年,這就是獻給聖徒彼得和瑪麗的科隆大教堂。它曾被人們列為是“唯一處於危險中的西方遺址”的名單中。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如今,這裡居然成了德國訪問量最高的建築之一,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或是信徒來到這裡,平均下來每天的訪問量在20000人次以上,這就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它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教堂,我想,這些頭銜足以吸引很多人前往一探究竟!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我們現在看到的科隆大教堂由兩座孿生的連體高塔組成,教堂整體成灰褐色,你們知道嗎?歷史上,科隆這個地方是歐洲最重要的工業基地,那時候,泛酸的空氣肆意侵蝕著建成僅160多年的科隆大教堂的每一塊石頭,長期被工業廢氣和酸雨籠罩的它,導致銀白色的雙塔越來越黑。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為了解救這座教堂,當地文物部門甚至打算用萊茵河的水為雙塔“洗澡”,雖說這樣做無法將科隆大教堂恢復如初,但的確能讓它清新許多,後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還是覺得保留雙塔被汙染了的黑褐色更好,他們認為這能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每每提起哥特式教堂,法國人可能都會說他們的巴黎聖母院更正宗。但是從哥特式建築的主旨來看,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味”的確更濃,當年,人們用了近40萬噸的大理石來打磨建築這座宏偉的教堂。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你們知道嗎?哥特式教堂迷人之處,還包括你現在看到的這些巨大的玻璃,它們可不是普通的玻璃,當陽光照耀在這些色彩鮮豔的玻璃上,人們能看到它會反射出的光輝,紅色的地方猶如寶石,藍色的區域像是天空。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最重要的是,這些玻璃並非隨意拼接而成,它們所呈現的是和基督教有關的故事,在科隆大教堂裡,我們還能看到精緻的雕像,它們和彩色玻璃窗,構成了莊嚴肅穆的氛圍。如果你要問,究竟是誰雕刻了這些精美的作品,我只能說,抱歉,我也不清楚。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畢竟當時很多參與科隆大教堂修建的工匠們,為其奉獻了一生,最後甚至沒來得及看到教堂修建完成的模樣,就已經離開了人世,不管怎麼說,科隆大教堂很幸運,它躲過了“二戰”之殤。而今,在科隆生活的人們,早已喜歡上了大教堂的鐘聲,他們也習慣了,經過這裡時,順便看幾眼科隆大教堂廣場上的人群。

躲過二戰之殤,歷時六百年建造的,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代表

感謝觀看,喜歡本期影片的小夥伴別忘了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