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作者 | 賈衛中

8月產銷快報顯示,長安乘用車銷量超越吉利、長城。但該公司財報顯示,上半年長安利潤與吉利、長城有很大差距。今年,車市淘汰賽進入“跨欄賽”階段,長安能否補齊短板贏下“跨欄賽”?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長安重回第一

2017年起承壓下行的長安乘用車,去年築底,今年重奪中國品牌銷量第一。

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1~8月,長安乘用車累計銷量為83。16 萬輛,同比增幅 49。8%。同期,吉利汽車、長城乘用車累計銷量分別為81。79 萬輛、63。73 萬輛。

儘管前8個月長安乘用車銷量超越吉利、長城,但從三家企業上半年的財報看,長安汽車的利潤與吉利、長城仍有差距。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長安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67。85億元,同比增長73。22%;淨利潤為17。29億元,同比增長-33。55%;扣非淨利潤7。40億元,同比增長128。27%。”

吉利半年報顯示:“截止2021年6月30日,本集團實現營收450。32億人民幣,同比增幅22%,淨利潤為23。8億人民幣,同比增幅4%。”

長城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19。28億元,同比增長72。36%;淨利潤為35。29億元,同比增長207。87%;扣非淨利潤28。42億元,同比增長254。16%。”

由於吉利港股財報的緣故,我們只能比較長安、長城兩家的“扣非淨利潤”,長安7。40億元,長城28。42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扣非淨利潤,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的簡稱,是指把資本溢價等因素剔除,只看經營利潤的高低,這樣便於直觀地判斷企業的經營業績。”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長安賣車掙錢了

看到標題,或許很多人都會詫異,難道以前長安賣車不掙錢?

對此,有媒體報道稱:“上半年長安淨利潤雖然同比下跌,卻是在靠賣車賺錢,而不是用割肉賣股權這樣的操作粉飾出來的淨利潤。”

該媒體之所以得出上述結論,理由是2020年上半年長安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為26。02億元,同比增長207。87%;扣非淨利潤-26。17億元。”

去年上半年,長安淨利潤為正值,扣非淨利潤為負值,二者為何相差52億元之多?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上述媒體分析稱:“2020年初,長安先是為旗下全資子公司長安新能源引入戰略投資者並放棄增資的優先購股權。然後又把旗下合資品牌長安標緻雪鐵龍的50%股份悉數轉讓。之後,長安將所持寧德時代股票全部拋售。而上述出售股權所取得的收益會以非經常性損益的方式記入淨利潤。而這筆賣股權的收益,高達52。75億元人民幣。”

同時,毛利率指標也反映出前幾年長安的盈利能力始終處於下行通道。2017~2020年上半年長安財報顯示,該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2。55%、12。39%、7。67%和9。29%。

然而,今年上半年長安毛利率回升至15。32%,雖然仍低於長城汽車(毛利率16。25%)、吉利汽車(毛利率17。2%)同期水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漲了6個百分點,同時長安乘用車銷量大幅增長,因而推動該公司“扣非淨利潤”由負轉正。這是上述媒體得出“今年長安靠賣車賺錢”結論的原因所在。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跨欄賽”需補齊短板、補充體能

長安乘用車雖然取得中國品牌第一,公司扭虧為盈,但該公司短板同樣明顯。

一方面,長安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佔比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意味著在新能源汽車加速市場化的大潮中,長安暫時落後了。

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該公司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4。5萬輛,雖然同比增幅高達350%,但新能源汽車銷量佔該公司總銷量的比重僅為5。45%,與同期新能源乘用車高達12。81%的整體佔有率相比差距很大。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另一方面,儘管長安汽車毛利率自2019年以來實現了三連增,直追長城、吉利。但其中國品牌汽車的市場銷售平均價依然低於吉利、長城,意味著在衝擊高階市場的過程中,長安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長安乘用車市場銷售平均價首度突破10萬元關口,而2017年同期為8。37 萬元。雖然長安市場銷售平均價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53%,超過吉利、長城,意味著近年來長安持續增加研發投入、促進成果轉化、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等多方努力很見成效,但長安乘用車10。38 萬元的市場銷售平均價,與長城(市場銷售平均價12。28萬元)、吉利(含領克,市場銷售平均價11。87萬元)存在差距。

長安能否贏下“跨欄賽”?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長安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14。96 億元的研發投入,不僅2。12%的增速低於營收(增速73。22%),而且研發投入僅佔營收的2。63%,是近五年同期中首次跌入3%以下。”

《選車網》之所以分析長安、吉利、長城銷量和利潤關係。原因是,今年車市淘汰賽畫風突變:晶片短缺、新能源汽車提速、智慧網聯法規加嚴、中國品牌向上突破受阻……上述種種因素都可能成為中國品牌發展的“攔路虎”。

整體看,2018年車市下行以來,中國車市的“競賽規則”一變再變。2018年之前是“馬拉松”,2019年國五、國六切換,變為“百米淘汰賽”,今年多重“攔路虎”在前,中國品牌又不得不完成“跨欄賽”。

作為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冠軍——長安銷量高速增長、市場佔有率提升固然值得欣喜,但持續增長的、源源不斷的利潤是保障企業有充足“體能”,跨越重重障礙取勝的關鍵所在。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