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要在車用領域突破,還要邁過多少坎?

GaN要在車用領域突破,還要邁過多少坎?

集微網訊息,回顧2021年,電動車在“補能”環節的痛點問題將在2022年電動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的過程中升級並爆發,成為行業高度關注的焦點,也將是產業要重點解決的一個環節。

2022年,車樁將往大功率高壓快充方向加速發展。目前,從車企動態來看,國內已有7家車企已經或者正在佈局800V快充技術,並有望在今明兩年陸續實現量產。毋庸置疑的是,800V高壓快充會先在高階車型上推廣。不過,由於成本較高,因此,800V的高階市場銷量不明,仍待時間考驗。

而在主力軍的中低端車型中,大部分還是沿用400V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在延長續航能力和增強補能環節的效率核心訴求下,GaN功率器件可以一展拳腳,有望迎來市場應用的拐點。

400V平臺仍是電動車主流選擇

顯而易見,電動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超級智慧終端。這一塊對功率器件需求,電動車相對燃油汽車,對功率器件需求大大增加,從電池管理到電機驅動等等一系列需求也大大增加。

英諾賽科相關人士指出,“在汽車這個領域,因為它是一個長週期的領域,對於氮化鎵的應用場景,主要的剛需是車載充電、車載DC/DC逆變器模組,甚至更前沿一些的無線充電等等,氮化鎵也會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車載充電是電動汽車領域比較大的一個市場。800伏電池,可能要用到1200伏或者900V的功率器件,當前氮化鎵做不到。但是400V電池、12千瓦這樣平臺的一些OBC,可以用氮化鎵去做,可以顯著提升它的充電效率和整個容量。”該人士補充到。

納微半導體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查瑩傑告訴集微網,“可以預見的是,從整個全球的市場分佈,歐洲基本上都是400V,因為它本身長續航里程對它來說,不是一個最重要的要求。我們預測在2030年之前,歐洲絕大部分的車型還都是以400V為主。”

對於中國市場,他認為是個特例,“因為我們的國土比較遼闊,充電樁的分佈也非常廣泛。所以,我們可以預判到2030年以前,中國將有將近一半的車可能會從400V到800V。整個全球的比重當中,400V還是主流,這是有共識的,現在Tier1廠商裡面,基本上可以看到未來幾年發展的平臺,車載充電平臺還是以400V為主。”

從車到樁,GaN器件在車上的優勢

從前述內容不難看出,800V的動力電池系統,主要用於長續航里程的中高階車型,但從全球來看,400V電壓仍是主流。而這也是GaN目前的重要目標市場。

“GaN在車上的應用廣泛,像低壓電池的保護,電池到系統直流端的轉變,高壓電池的保護,以及在車載充電器、牽引的部分都可以替代矽基功率器件。”前述人士指出。

它帶來的好處主要有幾個方面,業內人士指出,“首先是充電時間縮短了60%。原來的車載充電器沒有相應的標準,其實我們現在產品功率提高到了22千瓦,在相同的體積內把原來的6。6千瓦升級到了22千瓦,讓整個充電速度提升了3倍,包括整個車載充電器的體積和重量不會影響到本身車的重量。”

“再有一個就是逆變,GaN器件在雙向電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降低5%的電池電量損耗,間接增加5%的續航。也就是說,在同等體積下,他可以讓車載充電器的重量大幅度下降,以及提高效率,在逆變的過程中,在消耗電路上的能耗會下降。總的來看,一個是車的重量減輕,第二個是逆變效率會提升,可以延長我們的續航里程。”

憑藉著這些優勢,GaN的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在一輛電動車裡面,氮化鎵晶片的TAM(潛在市場總空間)超過250美元,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機會。”查瑩傑向集微網透露,“其中,車載充電器接近50美元,還有DC/DC的逆變器大概15億美元,而在主驅動的應用接近200美元,根據Yole的預計,我們認為到2025年電動汽車中氮化鎵晶片市場機會總值超過25億美元/年。”

GaN要突破,還要邁過多少坎?

儘管在車用市場的潛力很大,但現在車用GaN功率器件仍受可靠性、產品模式、生產模式、設計工藝等方面困擾。這些都是GaN器件在車用市場突圍時,要邁過的坎。

可靠性方面,查瑩傑強調到,“對GaN器件的測試非常重要,因為氮化鎵作為安全性器件,最重要的是可靠性。我們在過去幾年間積累了大量的可靠性的資料,這一塊有我們的專利在保護我們一些測試的方法。我們的工藝開發風險都是由自己定義的,確保在公用的平臺上我們和其他廠商的差別。”

此外,在小型的介面卡領域,GaN主要是以晶片的模式存在,但在中大功率,像電動車、充電樁等等中大功率的應用,GaN要從晶片到模組的轉型。在模組的設計中,有很多的能耗都是來自於封裝的能耗,這對模組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成本是至關重要的。

這種模式上的轉變,也讓GaN的生產模式層面發生了些改變。前述人士指出,“從晶片本身的角度來說,大部分廠商都是採用的無晶圓的工作模式。我們做設計,交給代工廠進行流片和光刻等,之後去做封裝,我們會把最核心的一些技術,包括工藝、晶片設計以及應用等部分,都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這個是傳統的無晶圓級的模式。但做大功率產品,尤其是面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我們採取了非常開放的方式,包括透過像合資公司、一些戰略性合作,以及在模組生產這一塊,我們也會進行一些探索。”

除了在應用模式、生產等層面外,氮化鎵目前的主要產品都是650V的器件,實測會遠高於650V,現在目前的應用場景都在650V這一個檔。

而碳化矽最主要的優勢是超高壓的場景,在高鐵、在汽車裡面超高壓部分元器件都是碳化矽的主打市場。業內人士指出,“兩者有一個應用領域的明顯界定,目前來看1200V是一個坎。氮化鎵的工藝需要不斷完善,電壓這一塊還要往上去提。”

集微諮詢高階分析師朱航歐指出:“車規級功率器件市場,目前國內已有眾多企業推出了相應產品,並已陸續開始進行上車驗證,但由於驗證週期較長,期待國內企業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有實際的落地應用。總的來說,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產線加快建設,供應鏈開始逐步成型,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增強。”(校對/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