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汽車廠商開始造手機?

本文系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資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為啥汽車廠商開始造手機?

2014年,蘋果公司正式推出Carplay,這項被不少人譽為“一用就再也回不去”的功能,一度登陸過全球在售超80%的車型。

時至今天,雖然以智慧化為大旗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突破20%,不過我們在生活中仍不難看到或正在經歷著這樣一個常規的操作流程:上車-拿出手機-插資料線-開啟藍芽-導航-出發。

為何在新能源汽車智慧座艙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手機仍舊在一定程度上是駕駛場景中的剛需性存在?

一方面,現在市面上老款車和智慧化水平不足的低端電動車保有量還很大,另一方面,雖然現在不少中高階汽車座艙的智慧化水準已經碾壓Carplay,但回到剛需方面,就比如地圖等預軟體,部分車型給出的選擇單一,真正能夠在靈活性上媲美手機端通訊、導航等車載剛需的車型還不多。當然,使用者習慣問題也需要時間緩衝。

”談擎說AI編輯小易分析道。

近日,36氪報道稱,國內新造車頭部公司蔚來已經進軍手機行業,原美圖手機總裁尹水軍已經加盟,牽頭負責蔚來的手機業務。

這不禁讓人發問,作為新造車“一哥”的蔚來進軍手機業,是為了用手機在萬物互聯時代的終端價值反哺造車嗎?

若真如此,這是否又意味著以蘋果Carplay為首的手機投射式智慧座艙,還將在未來繼續稱霸車端?這些問題,都頗值得我們作出一些思考。

01

“買車後,第一件事是給家人換手機”

2021年末,小易有了為父母換新車的想法,不過頗為諷刺的是,作為一位智慧汽車領域的媒體從業者,小易自換車想法出現後,絲毫未考慮過自己如數家珍的一眾新勢力造車品牌。

對此,小易解釋,“這其實也是一個很無奈的決定”,一方面,老家的新能源汽車補能基建貧瘠,自家小區物業無法協助建設私人充電樁;另一方面,從安全形度出發,小易也不太放心讓父母去駕駛功能更加複雜的電動汽車。

“不過太老派的車也不合適,我爸爸之前開車因為看手機導航分心,曾出過一次事故”,也因此,“剛需的智慧水平”是小易最後的倔強,綜合考慮下,小易最終為父母選擇了最新款的25Li尊享版寶馬X1。

“同級BBA差異其實不大,

但選這款車,最重要的一個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因為它支援無線直連蘋果Carplay

,基本上連線一次後面再上車,車機就能迅速直連手機,接打電話、看地圖導航等剛需操作夠簡潔齊全,父母開車能讓我放心,其實就夠了”,小易說。

為了讓父母享受這份便捷,小易也可謂踐行了“曲線救國”的要義,“交了定金那天,我就直接給父母買了蘋果手機,過年期間,不少時間都是在教他們適應新手機”,小易笑著說道。

也許有人會表示,小易的購車決策更像是一個有些極端化的個例,但我們不妨進一步觀瞧幾組資料。

根據2017年Strategy Analytics的一項研究顯示,23%的美國新車購買者表示,他們“必須擁有”CarPlay,56%的人在購買新車時希望擁有CarPlay。在2018年的調查中,則有33%的人表示他們最常使用CarPlay,只有4%的受訪使用者表示,他們更多使用嵌入式系統而非CarPlay。

雖然上面的資料距今已經有幾年時間了,較為久遠,但據億歐智庫去年年末新鮮出爐的調研資料,年齡位於25-35歲的年輕人當中,有51%的人表示將座艙的智慧化水平作為其購車的重要參考因素,甚至有28%的人將座艙的智慧化水平視為其購車時的首要參考因素。

談擎說AI認為,

Carplay本質上就是承擔了導航、音樂、通訊等現代駕駛的剛需性智慧訴求。

不少消費者在購車時,去期待車上究竟有沒有搭載蘋果Carplay,其實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期待座艙能否達到一定程度的智慧化水平。

也因此,在車端智慧化水平很難讓人恭維的年代,蘋果用極具實用性競爭力的智慧化手段,對傳統汽車行業造成的衝擊之大,並不會太讓人意外。

那麼,這份衝擊又給蘋果帶來了什麼?

花旗分析師吉姆蘇瓦曾估計,如果蘋果以每臺750美元的價格捆綁銷售CarPlay能力,這將為蘋果年度服務銷售額增加20億美元。

但事實上,蘋果並沒有這麼做,蘋果曾表示不會向汽車製造商收取使用該軟體的費用,對於C端使用者亦是如此,這就意味著Carplay似乎多年來並未給蘋果帶來直觀可見的資金回報。

這不禁讓人發問,看起來似乎“人畜無害”的蘋果Carplay盤踞車機端多年,究竟打著怎樣的算盤?

02

從蘋果Carplay,看智慧座艙價值幾何

億歐智庫在《2021中國汽車座艙智慧化發展市場需求研究報告》當中,將智慧座艙定義為同時搭載了中控彩屏、智慧語音以及OTA升級功能的汽車座艙。

為啥汽車廠商開始造手機?

按此定義,截至去年10月份,2021年中國新發布乘用車車型(含改款)當中,智慧座艙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0。6%。不僅如此,天眼查APP資訊顯示,與智慧座艙相關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211家,賽道並非不擁擠。

為啥汽車廠商開始造手機?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對打造智慧座艙的興趣日漸濃厚?我們不妨再次把目光放在Carplay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上,雖說多年不為蘋果提供直接盈利,不過蘋果心裡的那點兒“花花腸子”,主機廠們似乎是無不深諳。

首先是外因層面,一方面,前瞻產業研究院曾預測,我國智慧座艙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突破1000億元,主機廠們顯然不希望把這一千億級市場拱手讓給蘋果做“慈善”。

在可觀的潛在市場前景之外,蘋果在近來宣佈入局造車,同樣是給Carplay埋下了又當選手又當裁判的隱憂。

在內因上,談擎說AI則認為,智慧座艙其實還有著更底層的價值,Carplay對於蘋果而言表面上是一門不掙錢的生意,但本質上其實是一個能幫助蘋果佔領汽車場景,從而反哺其手機及軟體市場煥新競爭力的絕佳戰略

,我們進一步來看Carplay對蘋果具體有何價值。

首先就賦能車端而言,Carplay的智慧化程度本質上是在考驗蘋果手機。

從億歐智庫定義智慧座艙的三個要素來看,首先OTA升級對於蘋果手機而言是家常便飯,其次,無論是IOS系統在中控彩屏上的簡潔高效與絲滑程度,還是智慧語音領域頗具競爭力的Siri,都是Carplay透過車機賦能智慧座艙的實力體現。

隨著如今蘋果造車的計劃屢屢被提上日程,也許在消費者眼中,其在電子行業的造詣很難直觀嫁接到汽車層面,但深耕汽車市場多年的Carplay,無疑會給“蘋果牌”汽車在智慧座艙領域率先建立起一層使用者心智。

另一方面,就手機端而言,Carplay的潛在價值同樣巨大,首先就是能夠幫助蘋果轉化像小易父母這樣的安卓陣營使用者,用駕駛場景的剛需性來提高其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Carplay也能夠更好地反哺蘋果軟體業務。雖然Carplay軟體生態開放,但就像是與駕駛場景高度匹配的蘋果官方地圖與音樂等應用,在預設前裝的優先權加持下,也能夠激發更多使用者去使用。

從蘋果Carplay的底層邏輯中,我們可以進一步延伸,

對於汽車主機廠而言,發力研發智慧座艙,未來無論是對汽車產品本身的競爭力打磨,還是從軟體業務中挖掘第二增長曲線,都存在著可觀的潛在價值。

不過,究竟什麼才是智慧座艙的正確開啟方式,是像特斯拉那樣不斷在車內做智慧化武裝?還是用蔚來造手機這樣的新思路以“蘋果”打敗“蘋果”?我們不妨進一步分析。

03

用手機“圓夢”智慧座艙,靠譜嗎?

從去年至今,已經有兩位車圈明星傳出了要下場造手機的傳聞,前者是自主車企巨頭吉利,後者則是新勢力“一哥”蔚來。這樣的車企跨界造手機的思路,引發了我們讀者群不少“小天才”們的猜測,其中兩個較為常規的猜測如下:

蔚來造手機“華為版”:“蔚來OS”式創新,透過搶佔C位級智慧終端入口,給蔚來使用者提供人車機一體的駕駛體驗。

蔚來造手機“蘋果版”:透過打造“Nio Phone”這樣的強力產品,打造下一個手機行業的爆款,從而為企業再闢新增長曲線。

然而,還有這樣的畫風的:

蔚來造手機“賈會計版”:“硬體免費流”,手機將作為蔚來品牌生態的一部分,與車端生態強強聯合,用手機的終端價值與車端雙向賦能,從而更好地拉昇蔚來生態實力,最終實現生態化反。

具體如何解讀?只能交由各位看客見仁見智。

不過調侃歸調侃,在這裡,我們不妨進一步分析手機與車機,在智慧座艙的未來發展中,究竟誰能夠更具優勢。

談擎說AI認為,現階段手機在車端的優勢一定程度上還是很顯然,得益於多年的長足發展,手機似乎一直都還是智慧終端裡C位般的存在。

原因一方面在於,手機端的使用者慣性優勢巨大,就像如今PC端的網站應用大部分都會優先考慮手機掃碼登入。另一點則是手機端深耕多年所構建起的軟體生態壁壘,優勢突出。

而且Carplay之所以在前些年頗受歡迎,本質就是一方面,把使用者已經建立起個性畫像的通訊、音樂等功能直接嵌入座艙,承接使用者慣性,另一方面,能夠把手機端發達的軟體生態遷移到車機端。

車機的優勢則是在智慧化水平較高的狀態下,可以省去手機的中間操作環節,給車主提供更方便的操作方式。

在42號車庫網上,有一則早在2019年就已經做過的資料調查:對於車機互動,你更喜歡手機+投屏(例:Carplay)還是車載智慧系統(例:特斯拉、蔚來)?調查共有279人參與,結果顯示,選擇手機+投屏的僅佔比19。4%,而選擇車載智慧系統的佔比則高達78。5%。

到這裡,我們姑且得出一個結論:

如果未來車機端能夠在智慧座艙方面發展趨向成熟,手機其實並不具備搶佔車內智慧座艙C位的優勢。

由上文分析我們認為車機端的“成熟”,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軟體生態的多元化,二是能夠銜接手機終端的使用者慣性。

不過從市場的短期發展來看,不僅是如今老款與低智慧化程度車型保有量仍然巨大,億歐智庫資料顯示,雖然截止2021年10月,智慧座艙滲透率已經達到50。6%,但是10萬以下與75萬以上車型中,智慧座艙的滲透率仍不容樂觀,智慧座艙的市場發展並不均衡。

為啥汽車廠商開始造手機?

談擎說AI認為,

這樣的紡錘式結構發展,也許會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內,車機在智慧座艙領域的“終端話語權”仍相對較弱,在行業發展與市場需求的導向下,用手機賦能座艙的使命可能仍需要持續一段時間,而這正是車企造手機的機遇所在。

也許吉利、蔚來等主機廠造手機,意指要登陸智慧價值巨大的手機終端市場,抑或是為品牌開闢新的增長曲線。

不過對於早已進入存量市場的手機行業而言,從低端市場的榮米OV到高階市場的華為、蘋果,群雄盤踞的行業格局中,蔚來們還能否分得一杯羹?仍需交由時間檢驗。

文章來源於談擎說AI,作者鄭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