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樹最好種在心裡

我們先來看一幅圖:

這棵樹最好種在心裡

教育樹

這不就是一棵樹嗎?

是的。

對於樹,大家都很熟悉了。

我們可以把樹作為參照物,建立起一個認知模型。

認知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一目瞭然。

認知模型非常重要,用途非常廣泛。

(說句題外話,如果我年輕的時候認識它,改寫人生的機率絕對要高得很多。)

它可簡可繁,可小可大,小到可以透視一個知識點,大到可以貫穿一個知識體系,甚至一門廣博的學科。

因為其中蘊含了生命基本結構和成長自然規律,是微縮版的世界。

一棵樹由根、幹、枝、葉等部分組成,各有個的位置,各有各的功能。

一棵樹就是一個生命,都有一個清晰可見的生長過程:落地生根、萌芽成葉、獨立幹成、群枝斜出、開花結果或長大成材。

萬物有其形,生命有始終,這就是成長規律。

植物如此,動物如此,所有的生命也是如此,世界更是如此。

過目不忘是天才,知一通百是強大的學習能力。

觀察這棵教育樹,我們發現和以前的認知的不同之處了嗎?

先看結構——

教育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大部分組成,但他們不是並列關係,而是遞進關係,枝就是枝,幹就是幹。所以三者之間有交叉,但不能替換。

換句話說,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亦如是。否則,就會出現教育觀念混亂,教育方法錯誤,事倍功半。

再看功能——

家庭教育是養成教育,重點是培養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優秀的性格和各種習慣,是人的一生中的基礎教育;

學校教育是知識教育,重點是學習掌握完整知識體系,培養學習能力、思維方式、文化素養、完善人格等,是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教育;

社會教育是成才教育,重點是學習掌握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職業素養等,是一個人的成長教育。

三者有先後之分,有本末之分。一般而言,不可缺失,也不能跨越。超前或後置,都會成為人的成長困惑和煩惱。

最後看看最獨特的部分——

水有源,樹有根。水源地處偏遠,樹根隱身地下。都明白根深葉茂的道理,只是因為不可見常常被忽視。

在最新的教育理論中,家長教育被稱為根教育。

這棵樹最好種在心裡

樹有多高,根有多深。

根教育與上述三大教育模組同屬個人教育系列,但本質不同。

三大教育模組主體是受教育者,即學生群體。根教育的主體是家長,而家長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又是教育的施教者。

肩挑兩擔,從某種意義上講,家長才是教育過程中最難的那個角色。

關於家長教育,後面的內容還會有詳談。

看懂了這棵樹,最好把它種在心裡。也許在你不經意間,就會結出世界上最甜美的果子。

這棵樹最好種在心裡

人生如果,都要用心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