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這一生存在的概念嗎?

對這一生有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有沒有想過一生的意義,自己是不是就只負責自己一生這一個階段呢?存在不存在人生使命?等等問題!有沒有概念。

經常能聽到有人說“過好自己這一生,該吃吃,該喝喝”。“稀裡糊塗過一輩子,”等等略帶消極的言語!實際上人真的消極了嗎?並不是,只是不願意說出來,或者對一生的概念並沒有完全明白,總感覺有一個使命問題,卻總抓不住重點。

你知道這一生存在的概念嗎?

而能明白人生概念的人,是不會說這些話的,他們目標是明確的,人生是明朗的,只會低頭做自己的事,從不隨波逐流。這是一些大徹大悟的人,一些歷經磨難後重生的人才能看懂的命題。

先從這一生這個跨度說,以平均年齡假設70歲。正常情況的一生前面的20歲幾乎都在學習知識,學習在人這個群體裡溝通等等一些知識,注意:只是知識而已,而這些是讓人先學會存活!並且這些是父母無條件付出的。

20歲之後開始在人的這個大環境中找自己的價值,這個階段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前20年所學的基礎上開展的,不論做什麼,都是從零開始。

你知道這一生存在的概念嗎?

跌跌撞撞的到50歲,這平均30年間,在基礎的條件下,開拓了認知,在知識的前提下開拓學問,從被撫養,到自力更生,從自力更生上外加一個要撫養。也多了一種使命,無私奉獻。

你知道這一生存在的概念嗎?

50歲以後的20年,一句話,進入總結階段,把總結的結果不留餘力的傳承。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

你知道這一生存在的概念嗎?

這是人的一生,也可以說幾十載的一段人生。從這段人生裡就是(接受——拓展——傳承)脫不開這個大綱的。但這不能蓋論人生的定義!

假如只有這一段,那麼可選性就多了,這一段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其中《思想行為豐碑的傳承》也不難理解,人生是可以穿遞的,有一種思想是透過生命傳遞的,自己的這一段只不過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後世的正確引導,有價值的思想傳承,價值導向的昇華,這些就是使命。

就像田間的玉米。你不一定是那個玉米,但一定是秸稈中的一段,或葉,或根。

也像一顆果樹,你不一定是樹上千百顆的果子,但一定是枝,或葉。

你知道這一生存在的概念嗎?

可見這一生的作用有多麼的重要,自己這一生或許對前面人的影響不大,可是對後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了後世的走向,到這裡還覺得這一生可以草率嗎?

人這一生就像是樹上的一個枝,一個故事的一小段,可是作用,及影響巨大。同樣的也不能把自己的一生概括為是全部的人生。所以當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定義時,還會那麼瀟灑嗎,還會那麼輕浮嗎,還會對自己不負責嗎,還會看不清自己嗎,還會沒有責任感嗎?這就是為什麼要修正三觀的意義。社會給了人自由,人生可容不得人過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