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每天心事重重,牢騷滿腹,覺得人生諸多不順,口頭禪就是“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怎樣。”

可是當有人鼓動他換一種活法時,他又會悲嘆:我又能怎麼辦呢?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心理學家阿德勒指出人之所以有這種想法,癥結在於:

人總是會極力避免去做感到有痛苦、有風險的事情, 為此寧願去維持現狀,自主選擇繼續“不幸”。

也就是說,有些人不願意改變,其實有一個隱藏的目的,那就是不給別人機會討厭自己,或者說,是不給自己機會去遭到拒絕和討厭。

其實,我們從不缺少幸福的能力,而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但是,面對自己的不幸,我們終將無處可逃。

讀完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愈加明白:對於一個渴望重生的人,我們最要有的是被人討厭的勇氣。

學會不困於他人,不困於自己,活在當下。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01 不困於他人

一位頗有名氣的商界女強人,在家庭群發了『對不起』三個字,然後從高樓縱身一躍,徹底離開人世。

其實,她算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

死前將近半年的時間,為了一個專案,她常常工作到凌晨,即使過年,也只是在家呆了一個多小時。

然而,在高層會議上,上司批評她工作不力,現有職位很可能不保。

可是,她已經竭盡全力了啊,卻還是沒辦法讓所有人都滿意。十幾個小時後,她跳樓自殺。

固然不是每個遭遇困境的人都走極端,那麼,我們該怎麼面對各方的期待和不滿意呢?

阿德勒給出答案: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不必尋求他人的認可。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剛出生就被未婚先孕的生母拋棄,是外人口裡“那個被母親遺棄的孩子”,這曾經是他刻骨銘心的痛。

但是,他沒有被別人貼給自己的標籤定義自己的一生,很早就想清楚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曾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飢,慮心若愚)”。

專注目標,不怕“討人厭”,喬布用最大的熱情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哪怕有時候自己的理想在別人看來非常可笑,也毫無畏懼。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雖然生活的困窘很隨意,不會倖免任何人。但是,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要靠自己去實現。

他人的期待,與你無關。

02 不困於自己

1963年,史蒂芬·霍金剛滿21歲,他被確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愛玩愛冒險的霍金受到重重一擊,他說:“我覺得自己像是悲劇中的角色。”

大多數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的生存期不超過5年,一想到自己最終會窒息而死,霍金情緒極度低落,他討厭行動不能自由的自己。

有一年多的時間,霍金終日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邊,靜靜地聽瓦格納的音樂,唯有這樣,才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力量。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最終,霍金選擇接受命運的這份饋贈,決定在生命終結前完成自己的博士學位。而這也令他走上了另一種生活,成為一個只需要用大腦就能工作的物理學家。

當我們看到史蒂芬·霍金以固定的姿勢坐在輪椅上的樣子,是否會問自己:“我的不幸又如何化解呢?”

阿德勒說,人生的答案應該由自己親自找出來。

而這正是阿德勒的親身體會,他從小個子就很矮,長大後也只有155㎝,而且還駝背,和哥哥比,阿德勒明顯被父母忽視了,這讓阿德勒從小就非常自卑。

有一天,阿德勒發現,相較於個子高大的哥哥,他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這樣的他更讓人有安全感。

至此後,阿德勒再也沒有為自己的身高而煩惱。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事實上,身高有所欠缺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阿德勒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高。

儘管我們無法改變自己“被給予了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決定“如何去利用這些被給予的東西”。

只要“我”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

03 活在當下

人類可能受過去的精神創傷影響,但阿德勒認為,我們不會一直被過去的精神創傷所操弄,完全有力量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當年,“中國菸草大王”褚時健,女兒自殺,自己貪汙入獄,這對於每個人來說無疑都是極大的痛苦,很容易一蹶不振。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但褚時健,一個從天堂跌落到地獄的人,已經75歲的老人重新振作,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保外就醫回到家鄉後,他承包了2400畝荒山,開始種橙子。

他說:“自己一輩子都要幹事情,任何情況下,只要活著,就要幹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義。”

對與錯,是與非,讚譽與詆譭,巔峰與低谷,褚時健最在意的永遠是當下。

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來,起決定作用的是此時此刻,認真過好“此時此刻”本身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好比如一個人要去旅行,從他踏出家門的那刻起,沿途就已經皆是風景,而非一定要到某個景點打卡拍照。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我們總是與幸福失之交臂,並不是我們沒有一年福的機會,而是我們不明白過好當下才是實現未來目標的基礎。

與其為遙遠的將來一次一次的設定目標,不如去關注如何度過眼前這一剎那。

從這一刻起,你就能變得幸福。

04

有人生來就鮮衣怒馬,擁有善良的父母,也有人很小就辛苦養家,身邊是涼薄的家長,世界本沒有絕對公平,這就是現實。

當我們把自己的“不幸”怪到他人身上,把責任歸於外部世界的時候,意味著我們可以不做改變,也就是說我們選擇了不幸。

反之,一旦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意味著我們必須為自己負責,有責任做出改變,而這往往是通往幸福的開始。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猶太人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

體會不到幸福,是因為你缺少了獲得幸福的勇氣。

幸福其實很簡單,少糾結一點,多行動一點。從此刻起,盡力而為就好了。